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专家: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 外贸面临不利因素

发布时间: 2013年04月11日 07:2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一季度顺差大幅扩大,但单月现13个月首次逆差

  先行指标显示外贸有望继续好转

  10日,海关总署发布的进出口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6.12万亿元,扣除汇率因素同比(下同)增长13.4%。其中出口3.2万亿元,增长18.4%,进口2.92万亿元,增长8.4%。贸易顺差2705亿元(折合430.7亿美元),与去年同期仅2.1亿美元的顺差相比大幅扩大。3月当月逆差8.8亿美元,我国外贸13个月来首现逆差。

  业内人士分析,一季度,外贸延续了去年四季度以来反弹回升的态势,从PMI新订单指数等先行指标来看,外贸有望在未来继续好转。不过,也要看到3月份出口增速有所下滑,外需仍未企稳,尤其是在美元日元等主要货币持续宽松背景下的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可能给今年出口企业形成新的压力,因此总体而言,今年外贸略好于去年但压力犹存,须警惕外贸回暖态势逆转。

  变化 13个月来单月逆差再现

  据海关统计,3月当月,我国进出口总值2.29万亿元,增长12.1%。其中出口1.14万亿元,增速从2月份的21.8%回落至10%,进口1.15万亿元,从上月的同比下滑15.2%大幅回升至增长14.1%。进口大幅回升和出口增速放缓,导致2月份再次出现单月逆差,当月逆差规模61亿元(折合8.8亿美元)。这也是自去年2月份出现逆差之后,13个月来我国外贸首次出现单月逆差。

  业内人士分析,春节因素和历史基数依然是3月进口和出口数据出现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去年春节在1月份,经过两个月的调休、返工后,出口规模在去年3月份就开始了大幅走高,而今年春节在2月份。春节效应消失和高基数使得出口放缓,相对应地,低基数使得进口大幅反弹。

  除此之外,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员陈鹄飞认为,造成进口大幅增长的原因还有3月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加大了对部分资源品的进口力度。从3月份海关总署公布的分国别进口增速看,3月我国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主要资源产出国的进口同比增速分别回升至66.94%、18.39%和14.20%,相比2月增速反弹表现明显。

  还有专家认为,国内微观制造业进口需求正在回暖,也推动了进口总金额的超预期大增。而海关公布的数据也表明3月份我国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进口累计同比分别劲升至14.5%和27%。

  业内预计3月逆差的状况不会持续,全年仍将是顺差格局。高盛高华中国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三月当月小幅逆差主要反映了进出口数据受春节因素影响的差异,预计这种状况不会持续。这种情形类似于2010年3月初,当年春节时间也相对较晚,在一二月出现较大贸易顺差之后,3月份因出口增长相对疲软而出现了暂时的逆差。

  “今年全年贸易较大顺差的格局不会改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王晋斌对《经济参考报(微博)》记者表示。他表示,3月份逆差主要是出口增速下降幅度大,这说明外部需求表现出短期的强烈不确定性。进口增速确实出现了反弹,代表了国内需求预期的偏乐观,但由于国内宏观调控仍具有不确定性,尤其是房地产调控。因此,对内需还需谨慎乐观,不能就一个月的数据确认内需回暖。

  趋势 今年外贸有望继续好转

  从去年12月开始,我国外贸进出口数据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反弹,此后在今年的1月和2月也基本上延续了回暖的势头,3月份虽然出口增速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着两位数的增长,进口也转为大幅回升。

  部分研究机构对四个月来的出口数据产生质疑,认为在春节因素之外,很有可能是出口商通过虚增出口的方式,将部分热钱通过贸易渠道流入中国境内,以获取中国境内较高的利差。从海关数据来看,3月内地对香港的出口增速接近100%,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不可能反应香港或最终目的地的实际外需水平。而几个月来强劲的出口数据,也呼应了中国外汇占款在年初的大幅增长。

  对此,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综合统计司司长郑跃声在10日国新办的发布会上回应称,“列入海关进出口贸易统计的每一个美元都可以找到一份实际存在的报关单与之相对应。这张报关单所反映的进口或者出口的货物,它是必须要跨越关境,或者进境或者出境的。”“是因为两地(内地和香港)之间在统计、做法上的这些差别,造成了两地贸易统计数据上的差异”。

  此外,他也表示,针对有些媒体报道的一些企业通过货物出口带来资金的流动,来套取内地与香港人民币利差的现象,中国政府进行了初步的调查和研究,将在必要时候视情况所需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

  郑跃声认为,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总值的增长,主要原因是国家关于促进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效果在逐步释放,国民经济发展向好的态势基本确立,以及出口企业的信心增强。

  尽管对外贸数据有质疑,不过,对于外贸正在进一步确立趋稳的态势,确是业内比较一致的判断。“尽管我们认为实际出口没有官方数据显示的那么强劲,但从韩国出口以及PMI中出口订单分项指数等数据判断,我们认为实际出口仍保持稳健。”宋宇指出。

  先行指标和企业调研也进一步印证了上述判断。3月制造业PMI新订单指数为52.3%,比上月上升了2.2个百分点。此外,郑跃声介绍,根据海关对近两千家外贸出口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今年的3月份,我国出口经理人指数连续第四个月环比在提升,为38.2,较2月份的调查提升了0.3,这表明我国外贸出口的形势有望继续好转。

  陈鹄飞认为,海外传统出口市场和新兴市场有效需求的进一步回暖,将从根本上推动我国对外出口继续保持增长。

  “政策效果的释放,国内经济稳定的发展和出口企业信心的增强,这种态势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所以,总体可以判断今年我国外贸进出口的情况可能会略好于去年。”郑跃声表示。

  风险 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

  不过,专家也提醒说,虽然有好转的迹象,但今年我国外贸依然面临一些不利因素,尤其是今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再次显现,可能成为出口企业新的压力,须警惕外贸回暖逆转。

  郑跃声分析,从外部来看,目前还看不到外部市场需求稳定增加的迹象。从失业率、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这些指标来看,美国经济增长势头表现良好,日本刚刚出现回升的迹象,但是通缩的压力又很大,而欧盟的稳定复苏还需要一些时日。主要发达市场需求实现根本好转的可能性还不大,全球贸易增长的动力仍然不足。此外,今年我国对外贸易的进出口面临的贸易环境也是日趋复杂。我们国家已经连续17年成为在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

  从国内来看,企业经营成本依然较高。郑跃声说,一方面劳动力价格在上涨,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13个省市先后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在16.9%。另一方面,人民币的升值以及融资难度加大等因素,也使我国的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高位运行。海关对近两千家企业问卷调查的情况来看,有70%和50%的企业认为劳动力成本和汇率成本还在上升。

  “今年要特别关注人民币升值给出口带来的不确定性”,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魏建国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今年我们对广东、福建、浙江、江苏等地的调研发现,原材料成本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物流成本上涨、贸易摩擦、人民币升值,这是外贸企业正在面对的‘五座大山’。而前面四座都是企业可以通过改进内部消化的,最怕的就是汇率风险。”

  今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不断刷新历史新高。据统计,第一季度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较去年末已上升0.36%,超过去年全年水平。王晋斌表示,人民币升值压力与近期短期资本流入有很大的关系。从长期因素来看,升值压力要小一些。因此,是短期因素(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入)放大了升值的压力。

  “去年全年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幅度很小,而前几年一直在3%-4%左右的水平。我个人认为今年全年人民币升值的幅度不应该超过3%。”他说,长期来看,人民币升值的空间不大,由于资本的持续流入,短期还是面临升值压力。

  魏建国认为,一方面,当前,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量化宽松的大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需要保持币值稳定,升值幅度应保持在3%以内,另一方面,还要出台帮助出口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度过严寒、保住市场份额的鼓励政策。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