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挪假”“拼假” 多少疲惫多少无奈?
“‘五一’想休息吗?先上够7天班!”有人调侃:果然是“劳动节”,不多劳动就不让你过节!这种“挪假”方式,让上班成了一种漫长的煎熬:元旦之后,连上8天班;春节之后,连上7天班;清明节之后,连上6天班……网友大呼“伤不起”。与此同时,大量的“拼假”攻略充斥网络,如何休假?如何休出高质量的假?考验着上班族的“智慧”,也表达出大家的“休假饥渴”。
疲惫的“挪假” 无奈的“拼假”
“又上7天班!”“惨!又上7天学!”这样的煎熬让很多人无心好好上班上学。在杭州基层法院工作的沈吉丹读书时是“驴友”,可工作了之后,只能无奈地看着放假安排叹气。“不是玩完了回来连上8天班,就是玩之前先上7天班,无形的压力在那儿放着,哪儿还有玩的心情?而且,上班到最后,只有疲惫的身心了。”沈吉丹觉得,这样“挪”来“挪”去的假期,甚至不如正常双休日来得舒心。
在陕西延安工作的刘雪觉得,3天假期太短又太集中,并不适合出门旅行。“就这么几天,全国人民都放假,肯定哪儿都是人,吃不好、玩不好,还不如在家看看书、逛逛街来得自在。”
也有一些上班族打算通过巧妙“拼假”,将原有的3天假期延长至7天。“5月2日、3日请假,加上5月4日、5日周末两天,原本3天的假期便可延长为7天。”在江西南昌从事教育咨询工作的万颖告诉记者,她已经请好2天假,打算去四川甘孜稻城亚丁风景区,开启一段“小清新”的旅程。
还有不少上班族对如何过小长假拿不定主意。“这样可长可短却又不长不短的尴尬假期,让像我这样的职场新人很无奈。”在广州一家媒体工作的梅雪卿说,若是请假“拼假”,怕给领导留下懒怠的坏印象;但若不请假,时间又不够去旅行。
小长假 “拼”不出休假质量
对上班族来说,“小长假”往往是旅游消费的高峰和集中出行的首选,但由于放假时间集中、假期时长死板等原因,使不少人不得不“拼假”,也给景点、交通的承载力带来考验。
多次小长假出行的不良体验,让在上海从事外贸生意的周晓芸对今年“五一”出游信心不足。“有一年去西湖,为了避开人潮我特地起了个大早,可刚逛到一半,黑压压的人群一股脑全进来了。”周晓芸说,“吃不好、玩不足、走不动、看不到”几乎是她对小长假出行的全部记忆。
在北京经营公司的薛鹏辉告诉记者,每逢“小长假”,公司一些员工就会“蠢蠢欲动”,对公司正常工作有一定影响。
自1999年“十一”黄金周政策实施以来,大大小小的假期繁荣了假日经济、刺激了需求、活跃了市场。国家旅游局4月12日发布的一季度旅游经济数据表明,今年第一季度,预计国内旅游收入763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
与此同时,较为死板的休假制度和相对集中的假期安排,也给景区、交通等方面带来压力。据统计,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每天抵达武汉的高铁旅游团队多达几十个;连续3天,位于武汉市内的湖北省博物馆前每天排起500米长队,为了一睹“镇馆之宝”编钟的风采。
在旅行社工作多年的卢波认为,老百姓这样“扎堆放假”必然导致“扎堆出游”,如此休假,质量难以保证。“网上很多人调侃‘长假去景区会被挤成照片,马路、高速都变成了停车场’,发泄对休假质量的不满。”卢波说,长此以往,可能伤害大家对整个旅游业的信任和信心。
科学“挪假” 还大家一个轻松假期
“挪假”,本为给大家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好好休闲,却事与愿违地频频被吐槽。山东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系副教授许峰坦言,“即便是‘挪假’也要‘挪’得科学。”他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安排假期时,可以适当考虑提前或延后,以便于假期与周末相连,“这样不至于让上班族们对假期前后的过长工作时间感到身心俱疲。”
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无论是何种度假方式,都表达了老百姓对今后更多休假时间、更高休假质量的期待。专家建议,当前应仔细分析需求,做好供给,优化现有假期资源,提升休假质量;未来应进一步落实“带薪休假”制度,使法定节假日以外的假期得到有效利用。
“不休不甘心,休了又太累,这是很多上班族的心声。”许峰建议,通过“软调整”来“削峰辟谷”,提升休假质量。“例如推广景区网上预约、通过媒体实时通告景点运载情况,来帮助大家理性地制订出行计划。”
南京大学城市旅游文化开发研究所所长胡小武认为,应该在保证假期总数基本不变的前提下,使具体日期安排更人性化。比如,可以尝试让一些单位拥有一定自主权,合理安排放假时间,满足人们不同的假期需求。
社会学者艾君认为,诸如清明节、端午节等一些法定节日放假的本意并非单纯休息,而应该围绕假日参加一些纪念活动。为了消费、旅游而“拼假”,失去了节日原有的文化内涵。“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希望大家回归节日本身的意义,让身心得到充分休息。” 记者 叶婧 潘林青 艾姗姗 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