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王乾荣
退休大官,前省长、前部长等等,香饽饽,受上市大企青眼相看,厚爱有加,成为“独立董事”,蔚为大观。正规独立,是以真理为准则的“中立”。可前大官任“独立董事”,真“独立”吗?
独立董事,为“促进公司规范运作,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相关者的利益”而设,是公司合法经营“看门人”。公司及其主要股东,不应影响独董对公司运营的独立客观判断。可读报得知,咱国上市公司的前大官独董,多为公司第一股东提名聘任,受“大股”雇用,多大程度上能顾及“小股”利益?受人恩惠,必当报之,即失客观。如此“独董”,其立场观点,会身不由己往“大股”倾斜。独董、大股并肩而“立”,你靠我,我靠你,何“独立”之有?
人家律师就向雇主表明,拿您的钱,就“立”于您一方,为您效劳,甚至钻法律空子,把重罪辩成轻罪,甚至把有罪辩成无罪,即使达不到目的,也尽力而辩,对当事人问心无愧。而“独立董事”,拿了公司把头许诺的钱,由几万到数十万不等,是一般工薪层望尘莫及的。羊毛出在羊身上,钱肯定是全体股东的;然而给“独董”多少,却是“大股”说了算。拿人钱财,为人消灾,并不独立——公司把头操控的违法经营种种,“独董”就睁只眼闭只眼,并不干涉啦!有报道说,深圳创业板一公司高溢价收购非上市公司,在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情况下,被众多小股东参加的股东大会否决——足见董事会上的“独立董事”,犹如花瓶,堂堂皇皇,却无独立立场和肺腑洞见,一门心思跟大股东屁股跑,还代表和维护啥小股东意见和利益?
很多退休高官既不是商场骁将,也非业界行家里手,更谈不上研究经济的专家大腕,公司为何热衷于聘请他们为“独立董事”?连最没有常识之人都心知肚明,是聪明的商人看中了这类前高官的丰厚“政府人脉”。世俗社会办事,人脉关系第一,否则寸步难行。老领导原为行政或行业主管,没当上更大的官,现退而不休,“余威”尚存,“余热”待发,“剩余价值”多多,在职期间的巨大关系网,如丝如缕,并不因退休而断弦,正大可为我所用。而独立,即“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是十分神圣的,是高大和特立独行的,是令人仰望和敬畏的。被人“利用”,龌龊有余,“独立”个屁!这被利用,无关知识、智商,仅涉及摆不上台面的“人脉”关系,从而使雇主抢占先机或打败对手,属于不正当竞争,当然叫人戳脊梁骨。
有个报道,挺好玩地写到,“被国资上市公司聘任为独立董事的退休官员,不少都年过七旬”,并点了数位高龄退休部长、局长之名。作者意思或许是,老人家七老八十,看那双腿,路都走不稳了,还“独立”?我觉不该如此调侃。如今,早不是“人生七十古来稀”时代——您瞧《人民日报》发布的高级领导人逝世讣告,终年多为九十、一百。七八十岁,硬硬朗朗小弟弟!关键不在年龄,只看您当不当、合不合做这个“独立董事”!很多国家规定,前公务员不得就职于和自己退休前几年工作部门有直接业务联系的企业;咱们很多上市公司,反其道而行之,最爱聘任这类官员,并不管他高寿几何,其意如上述,不言自明。
“独立董事”和上市公司,是不是都“不懂事”?他们都懂。退官明知“独董”其用何在,但“润笔”不菲,文章照做不妨。我当然也看到一些公司所定关于独董的章程,头头是道,实行起来,却是另一码事了。
关于“独董”乱象的新闻,也就热闹一阵子,如何变乱为治,目前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