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过去10年,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农业。
过去多年,农业在提供给人们丰富给养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环境生态问题,包括资源锐减、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而农业恰恰是与自然结合最为紧密的产业,其发展对于生态文明影响深远,必然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刚刚发布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同样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到相当高度。
下个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就将召开。业界认为,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农业发展,政府也有望出台以“生态补偿制度”为主的支持政策。在此背景下,代表农业新型生产方式的绿色循环经济、废物循环利用、低毒高效农化领域有望获得政策着重鼓励。
政策定调 生态农业变身“高富帅”
“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作为‘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毋庸置疑,但现代农业在带来丰富物质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生态危机,比如,土壤侵蚀、水源污染、化肥和农药的超量使用、畜禽排泄物及农业废弃物的无序处理等。这必须引起重视。”一位长期关注农业的学者表示。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室主任朱立志指出,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农产品产能提升面临很大困难;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兽药和农膜造成的污染成为农业生态系统破坏的主要原因,也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大隐患。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系统性地提出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并将其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形成“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朱立志认为,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是生态文明建设无法回避的,不彻底解决这些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无从谈起。只有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现代化生态农业发展之路,改善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稳定和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范围,调整严重污染和地下水严重超采区耕地用途,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
业界表示,政策已经将农村生态环境改善以及农业可持续发展推到一定高度,未来“可持续发展”将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政策取向,“生态农业”将取代“石油农业”成为未来发展方向。围绕生态农业发展,政府也有望出台以“生态补偿制度”为主的支持政策。
中信证券报告也称,政策重心有望向可持续农业倾斜,未来5-10年,我国农业政策取向将由过去的“大跃进”式的效率优先,升级为未来的“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模式,政府将以此理念为基础,持续出台、落实“三农”改革发展相关的利好政策。
生态补偿 农业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公司利用三门峡市的荒山、荒坡、荒地40万亩,采用种养结合、轮牧放养的方式养殖黑猪。自己种植胡萝卜、白菜、苜蓿草等青绿饲料,作为猪的辅食,猪的粪污还可以用来为蔬菜施肥,实现还田,从而能有效解决长期以来养猪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促进资源综合利用,实现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雏鹰农牧相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
雏鹰农牧所采用的这种循环模式,正是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一种典型代表。业内人士指出,种、养、加、肥循环经济生态农业模式,既发展了草业、畜牧业、畜产品加工业,又为种植业提供了大量的优质肥源,保证了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事实上,国家政策对于农业循环经济早有“布局”。在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中,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成为重要内容。行动计划提出,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业界认为,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确定了农业的生态补偿制度,参照该基调,相关政策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将予以重点支持。中信证券报告也认为,将生态补偿引入农业生态保护和农业污染控制中,是解决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理性选择。
此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草案)》。会议要求,要强化激励措施,鼓励规模化、标准化养殖,统筹养殖生产布局与农村环境保护,严格落实养殖者污染防治责任,扶持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使畜禽养殖污染明显改善,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
曾有业内权威人士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国家后续有望出台具体的财政资金支持政策,促进养殖污染防治。“预计资金支持将采用补贴的形式发放,已经承担了一定的污染防治成本或者实行循环经济的养殖类上市公司将会优先获得该项资金支持,而且,上市公司普遍排污设施规格较高,有望获得更多的补贴份额。”
变废为宝 废弃物利用“逆袭”
“焚烧秸秆的现象太严重了,这几天晚上市区各个角落都能闻到刺鼻的焚烧味道,到处都是浓烟雾霭。”这是微博上最新一则关于焚烧秸秆的抱怨,也反映出当下农业废弃物污染的窘境。
但业内人士指出,从能量利用来看,作为农业废弃物的秸秆和畜禽废物分别是生态系统中第一、二营养级所产生的废物,含有较多能量,因而具备资源化利用的物质基矗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农业废物,既能保护农业环境,又具备较大的经济利益。
中信证券报告认为,预计在“生态农业”的政策基调下,针对农业污染物的环保政策将不断推动落实,包括推动农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等。资源化利用方式包括推动农业废物的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等。
近期国家对于农业废物处理的政策也有“升温”迹象。环保部、农业部日前合力推进“农业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力争“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以秸秆为例,有数据显示,我国可收集的秸秆量达7亿多吨,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秸秆还是很好的清洁能源,平均含硫量不到千分之四,远低于煤百分之一的平均含硫量。
利用秸秆生物质发电已成为一种重要方式。发改委预计,2015年、2020年生物质发电规划装机容量分别达到13000及30000MW。中信证券指出,目前我国生物质资源可转换为能源的潜力约5亿吨标准煤,丰富的生物质资源为后续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生物质发电行业主要面临成本控制和产业化方面的约束,但长期的市场空间可以期待。利用秸秆生产燃料乙醇亦有待逐步实现产业化。
转型升级 低毒高效成“新潮”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对肥料在我国农业生产中重要地位的典型写照。为提高单产,国内农业种植过程中一直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这两项也成为农民最主要的农资成本构成之一。
据统计,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化肥生产国和消费国,也是世界第二大农药生产国和第一消费国。据相关研究,我国肥料的当季利用率氮肥为30%-35%,磷肥为10%-25%,钾肥为35%-50%,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更是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多,农药施用量也远高于其他国家。
而过量使用化肥农药也是全国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根源。多年前,便有专家持续提出,中国农药化肥使用过多,不仅造成严重农业面源污染、江河湖泊富营养化、近海赤潮频发,而且造成农民收益下降。
在“生态农业”的大背景下,业界认为,以往农业发展的高产出依赖农化产品高投入的模式有望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将在总量上降低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在结构上推广符合绿色生态的新型产品。
而国家扶持政策则在其中起到了良好的“指挥棒”作用。今年2月,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启动“高效缓释肥料使用补助试点”。农业部11月4日也发布消息称,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稳步推进、全面实施”原则,每年在5个省分别创建4-5个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县,每个县确定20个左右示范门店,同时在10个省实施低毒生物农药补贴试点,示范带动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全面开展,引导农民减少高毒农药使用。最终目标是:“经过3-5年的努力,基本建立起规范化的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和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补贴政策。”
中信证券认为,预计未来行业标准规范和政策补贴范围扩大将成为推广低毒高效农业的重要方式。我国未来很多涉及转移支付的支农项目,有望实现与农业环境保护捆绑,通过税收、补贴等方式,持续调整农业化学品的使用,鼓励生产低毒高效低残留的农业化学品,通过升级栽培模式,尽量减少农业化学品的使用。出台有机肥使用补贴政策,鼓励有机资源再生利用。
生态农业产业链重点公司一览
代码 公司名称 三季报收入 收入同比增速 三季报净利润 净利润同比增速
(亿元) (亿元)
循环型农业 002234 民和股份7.3 -18.6% -1.4 -175.1%
002477 雏鹰农牧12.7 11.7% 0.7 -74.0%
002604 龙力生物6.6 -13.8% 0.6 -7.2%
000930 中粮生化57.2 -2.4% 0.6 -47.2%
生态农化类 002588 史丹利41.7 1.1% 3.4 36.2%
002170 芭田股份16.8 -3.0% 1.0 30.8%
002215 诺普信15.2 7.4% 1.7 26.0%
生物质发电 000939 凯迪电力14.8 -12.9% 0.6 30.1%
000601 韶能股份18.3 10.9% 2.3 22.0%
300335 迪森股份3.1 0.2% 0.6 22.4%
循环型农业产业链公司
在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进程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具有广阔的应用领域和深远的意义。2013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要求,在农业领域,加快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在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典型的方式有两种:一类是“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通过畜禽粪便的有机肥生产,将猪粪等养殖废弃物加工成有机肥和沼液,可向农田、果园、茶园等地的种植作物提供清洁高效的有机肥料。A股代表公司有民和股份和雏鹰农牧(00247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
另一种是资源再生产业,建立废物和废旧资源的处理、处置和再生产业,从根本上解决废物和废旧资源在全社会的循环利用问题。A股代表公司有龙力生物和中粮生化等。
民和股份 (002234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作为肉鸡及鸡苗养殖业龙头企业,公司通过生物技术实现了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公司生产的“新壮态”叶面肥采用“笼养新鲜鸡粪-沼气发电/发酵-过滤浓缩”的方式,利用自有鸡粪进行厌氧发酵,产生了沼气、沼液和沼渣,沼气用于发电,沼液和沼渣则通过纳米膜技术、浓缩技术等最终生产出安全、无残留的“新壮态”营养液。该营养液不仅含有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大中微量元素,还含有氨基酸、蛋白质、维生素、糖类、吲哚丁酸、吲哚乙酸、维生素B12等活性、抗性物质,具有促进作物生长和控制病虫害发生的双重作用,实现了畜禽粪便的循环利用,是循环经济的典范。根据公开资料,目前公司“新壮态”营养液产能1万吨,已进入销售阶段。
雏鹰农牧 (002477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公司的三门峡“生态猪”项目具备优越的生猪自然生长环境、标准的生产技术规范及养殖流程、科学的疫病监测体系、可循环的废弃物综合处理流程,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三门峡黑猪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证书。目前全国仅有17个产品获得国家“生态原产地保护”,雏鹰所获认证是所有产品中唯一一个养殖领域内的产品认证。公司目前生态猪产能已达10万头,未来规划产能100万头,为国内龙头。
龙力生物 (002604股吧,行情,资讯,主力买卖):公司以玉米芯、玉米为原料,生产功能糖、淀粉及淀粉糖等产品,并循环利用功能糖生产中产生的玉米芯废渣生产第2代燃料乙醇等新能源产品及木质素等高分子材料产品。目前公司已基本实现玉米芯的充分利用,不但节约生产成本,而且减少了碳的排放量,循环经济产业链基本形成。根据公开资料,公司采燃料乙醇年产能6万吨,又计划新建20万吨玉米秸秆综合利用项目新增燃料乙醇产能3万吨。(王锦)
生态农化产业链公司
在生态农业中施用农用化学品,一方面要控制总量,在不大幅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单位使用;另一方面要做结构性调整,推广高效的化肥和农药。
从国外生态农业经验来看,化肥领域首先是推广缓/控释肥,其具有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规律同步的功能,能提高化肥利用效率,且适合种肥同播。与施用普通肥料相比,缓控释肥利用率可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在施肥量相同的情况下,可增产10%-15%;其次是推广滴灌和水溶肥,水肥一体化是对农田水分和养分进行综合调控和一体化管理,借助微灌系统将肥料配兑成肥液,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适时适量地满足作物对水分和养分需求;此外,平衡施肥、测土配方也是重要方法。
农业生产离不开农药,生态农业需要更加绿色环保的农药。推广低毒高效的农药是大势所趋,农业部从2014年开始将大力推进高毒农药定点经营示范和低毒低残留农药示范补贴工作。另外,生物农药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金正大: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缓控释肥厂商,拥有170万吨产能,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已经覆盖主要农业大剩公司还拥有40万吨水溶肥项目,为国内最大规模,且与全球领先的滴灌设备公司以色列耐特菲姆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史丹利:公司是国内第二大复合肥厂商,近年来加速发展缓控释肥业务,目前在建80万吨专用缓释肥产能。公司的熔体造粒多元素高效缓释作物专用肥,更是被国家科技部等4部委列入国家重点新产品。
芭田股份:公司开创出原生态施肥模式,在国家测土配方数据库的基础之上,建立自己的数据,向终端用户销售最适合土壤性质的配方肥。另外,公司2013年收购了山东青岛佳禾滴灌设备有限公司60%的股权,开始发力水溶肥市常
诺普信:公司是全国最大的农药制剂厂商,深耕绿色农药,水基化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公司获批国家新农药登记产品900余个,其中生物性仿生性农药及水性化环保型制剂产品登记占比达到50%,创制开发4种松脂基环保溶剂,研制开发并成功试产100余个绿色生态制剂产品,并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1项。公司旗下的实验室还获批为深圳生物农药制剂技术工程实验室。(王锦)
秸秆利用产业链公司
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我国可收集的秸秆量达7亿多吨,而2吨秸秆相当于1吨标准煤。国务院2013年2月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到2015年秸秆综合利用率提高到80%。
目前秸秆主要利用方式有三种:一是降解后堆肥或还田。秸秆打碎还田后,既能增加土壤肥沃程度,又能增加保护水能力。二是利用秸秆生物质发电。我国可作为能源利用的生物质资源总量每年约4.6亿吨标准煤,目前已利用量约2200万吨标准煤。我国在上网电价、税收等方面对生物质发电给予明确支持,发改委统一标杆电价为0.75元/度。三是农作物秸秆燃料化。凭借成熟可靠的利用技术,企业把秸秆等转化为清洁能源,最终实现产业链循环利用。
凯迪电力:公司是国内最大生物质发电企业,运行生物质电厂10座,装机容量528MW,在建电厂8座,装机容量288MW。2012年亏损的5个电厂,目前已经被大股东阳光凯迪回购。公司积极推进电厂升级,二代电厂是高温超高压,单耗降低,效率提高。公司增加村级收购点,收集大客户的农产品剩余物,优化商业模式。今年8-10月,10家电厂每月发电量分别为1.20亿度、1.10亿度、1.56亿度,公司生物质发电业务扭亏为盈。
韶能股份:公司于3月底完成定向增发,募集资金5.5亿全部用于建设2×30MW生物质电站项目。该项目2012年7月开工,采用最先进的丹麦BWE公司130t/h水冷振动炉排高温高压锅炉,预计今年年底两台机组将逐步投产。公司每股净资产3.58元/股,最新收盘价3.63元/股,目前市场对该生物质发电项目预期较低甚至认为不盈利,若项目进展顺利,市净率弹性较大。
迪森股份:公司是国内首家生物质燃料运营服务提供商。公司生物质燃料包括:成型燃料(BMF)、生态油(BOF)、生物质可燃气(BGF)。在燃料环节,公司将林业“三剩”物、秸秆压缩为固体成型燃料,将体积密度放大10倍,实现了远距离的运输。在使用环节,公司用BMF燃料工业锅炉替代煤或重油燃料锅炉,以BOT形式提供热能服务。公司还将生物质能源做成蒸汽产品,在工业园区投建热能装置,为客户提供热能。公司还原一吨秸秆,产值达到1000元以上,具有较高毛利率和内部收益率。公司还大力发展生物质炼油,目前正在北海建设年产200W吨的生物质炼油项目。公司原料除了广西本地供应外,也积极与马来西亚等方面联系,并且已经取得相应进展。(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