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统计局报告显示农村居民比城市居民更敢花钱

发布时间: 2014年04月09日 08:4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中国消费者信心调查的一个核心指标就是人们对未来收入状况的预期。景气中心副主任潘建成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2014年1、2月份来看,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稳步回升。

  潘建成表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一方面是农民工的收入稳步上升,另一方面是企业面临的一个重要困难就是用工成本上升,“就像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我们既要看到目前企业的困难,也要看到这种困难的背后是农民收益的增长,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一种利益再分配。”潘建成说。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农民的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上涨,这表示他们钱挣的越多花的越多;相反,近年来城镇居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持续下降。潘建成解释称,城镇居民的支出绝对水平要比农民高,但是从支出占收入的比重的变化来看,农民将挣来的钱的更多部分用来消费,而城里人则将挣来的钱的更少部分用来消费,“这意味着农民收入增长对推进消费作用很大,稳步、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对促进消费增长意义重大;与此同时,对城镇居民来说,目前迫切需要完善其社会保障,比如住房、子女教育、医疗、养老,让人们有了钱愿意花、敢花。”潘建成说。

  另外一个重要调查结果是不同收入群体(高、中、低)对未来的收入预期也不相同。具体来说越高收入的人,预期自己未来收入乐观的比重越高,越低收入的人,预期自己未来收入乐观的比重越低。

  潘建成表示,这个现象实际上对消费不利。具体来说,收入多的人消费能力其实是“弱”的,原因是收入高的人用于消费的比重少,比如亿万富翁的收入增长1000万,他不大会去买彩电或者增加食物消费,更可能是去增加投资,比如房地产、艺术品等等。他的消费水平没有增长多少,但是农民工、低收入群体,一个月增加500元,可能很高兴就拿出去消费了,所以需要关注中低收入群体,因为减小收入差距对于促进消费起着很大的作用。

  通胀预期继续回落

  调查结果显示,53.7%的消费者认为未来6个月价格总水平会“上涨”,比上月减少7.8个百分点;35.9%认为“保持不变”,比上月增加6.4个百分点;10.4%认为会“下降”,比上月增加1.4个百分点。

  分城乡看,城市和农村消费者预期未来6个月物价“上涨”分别为57.0%和45.6%,分别比上月减少8.3和6.8个百分点。

  潘建成表示,消费者通胀预期的回落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2013年我国粮食连续10年丰收,为粮食价格稳定奠定了基础,也为整个食品价格的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消费品价格的上游价格,即工业生产者的出厂价格最近持续下跌,不会对消费品价格形成推动力。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