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0日电 (记者 吕骞)今天上午,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1年会企业峰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专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详细解读了为何存在消费品国内比国外贵的现象,并提出了相应政策方向。
陈德铭表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也更多的需要进口一些消费品。现在中国确实对于中高档消费品的进口占到世界各国进口的第二位了,有可能再过几年我们会超过日本成为第一位,这是不足为奇的,因为中国是13亿人口,日本不到我们人口的1/10,如果我们消费品进口量大一点,我们仍然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均GDP处在100位左右的国家。为什么中国的进口高档消费品最近一段时期,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呈现非常旺的趋势呢?我们考虑有几个原因:第一,我们自己的民族品牌、高档消费品品牌还不能满足需要,也就是不能满意日益增长的物质需要。
第二,我们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确实提高,一些新的消费群体在我们的商业统计中,特别是80后、90后的群体,他们更崇尚于名牌的消费,而这种现象越来越多。因为现在这些中国中高档消费品的价格都比国外贵的说法是不完整的,大量中国的高档消费品,尤其在食品类的、鲜货农产品类的,我们都比国际低得多,主要是在一些名牌,特别是欧洲的名牌方面的奢侈品,还有一些日本名牌,我们确实比他们的价格高得多,这是因为我们有一定的关税,有些国家是没有关税的,比如说我们香港这么一个地区,它是零关税,所以很多人到香港就觉得,怎么香港的东西比中国便宜呢?另外一个是中国的高档消费品销售体制,分销体制刚刚建立,它的层次多,费用大,所以整个高档消费品到中国来的整体交易费用还是相当高的。
第三,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西方的产品在他们所在的国家为了促进消费进行了折扣和降价的处理,我们因为市场一直平稳,没有出现过这样的现象。
所以,在这个方面,在消费品的进口和价格让它回归更正确的水平方面,我们想后面要做几个工作:
首先,要培育市场竞争的主体,包括培育在中国的高档、优秀的消费品品牌。我可以讲很多西方的高档消费品,其实他们的面料、原料、加工制作国家可能都已经在中国了;但是我们确实目前整个中国的水平还处在一个加工的阶段,我们还需要使我们的能力往设计和研发延伸,往直接的营销延伸。我知道的很多欧洲、美国品牌他们的面料都是从中国出口的,甚至某一部分的加工还在中国做。为什么我们已经是出口的第一大国,却没有很著名的品牌呢?世界上出口最有名的前100个品种里面,中国目前还是零,我为此感到惭愧。我觉得我们应该加快培育自己的品牌。
第二,我们应该完善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我们正在制定“十二五”期间的商贸物流的一个规划,使第三方物流和大型连锁配送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降低所有的商品在中国的交易成本。长期以来我们的规划、投资没有把商业的网络、没有把物流成本的降低作为是必要的投资。很多国家,甚至于一些国家把农产品的流通都作为一些工业性的投资来做,我们在这方面还需要加强认识和采取实实在在的措施。
第三,转变和创新零售模式。特别是大型百货企业和零售企业,提高代理和外贸转内销的产品,因为很多产品既然是中国生产的国际名牌,在中国代加工的,为什么还要到国际上进行一次大旅行、大循环,既增加了碳的排放,又增加了物流费用呢?所以我们需要对那些外销产品转内销提供一个直接的、便利的方式。比如说我们所知道的男同志穿的一种西装杰尼亚,有的是在东亚生产的,但是我们用飞机运到很多地方,中国需要几件又运过来,显然增加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第四,我们要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竞争环境,进一步加强行业管理指导,还有就是在中国特别要注意的,商业的诚信,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假、售假的行为,我们集中行动进行了半年左右,一部分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但是还存在着不少这样的现象。所以,我们对于保护知识产权和打击假冒伪劣要加重。
第五,减轻部门的负担,减轻零售企业的负担,给予相应的政策上的优惠,这个问题等会儿谢部长还会回答,他会比我更准确。
责编:李芮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