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银行,支持企业走出去,并不是简简单单为这个企业赚些钱,或者银行赚些利润,它也是在践行一个国家的战略。
改革开放前30多年,基本上我们国家是请进来的阶段。未来的30年,更多是走出去。现在对外投资已达6000多亿美元的规模,是前30几年的总和。但是在未来的5年,我们就要对外投资5000亿,这个规模相当地大,会有很多的企业走出去。
金融业要跟着这个节奏,配上套,不能滞后,要为企业提供更多的金融的产品的支持,提供金融服务的能力的支持。同时我们国家的金融业也会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全球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也为在全球的发展和布局提供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最近欧美国家的银行,在呈现收缩状态。经过金融危机,金融的治理结构有了更多严格要求。同时成本上升也使他们在市场呈现收缩状态。而相反中国是呈现一个蓬勃发展的状态。
银行不光是为企业提供结算,提供信贷服务,银行就像酿酒一样,它有的是需要年份的。日积月累之后,它吸收信息的能力就强,捕捉商机的能力就强。
未来中国银行会沿着“一带一路”布局增设机构,利用这个机会,努力地塑造出一个世界性的网络来。继续把这个网络搭建地更强。同时我们也会在完善信息系统、发展网络和物理渠道的、电子渠道的互补,争取做到跨境、跨区域,打造24小时全球一体化、高效率的金融服务体系。
作为交易货币,整个人民币的贸易量,占到了全球第九位了。同时我们整个的人民币作为一种支付货币也已经占到了第七位了,这个标志着什么,标志着人民币在全球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
中国已经是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的出境旅游的市场,出国留学人数已经居世界首位了,这样巨大的个人跨境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对商业银行专业化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释放了好多对市场特别利好的政策:简政放权、为小企业减税、对第三产业大力地支持等。但这些政策跟投资不一样,它不是一下子就能够让市场活跃起来了,它是需要时间的,相信市场无形的力量,你就得给它点时间,沉住气,这样它的后遗症反而会少。
田国立:在新常态阶段,企业“走出去”可以成为释放国内过剩产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在中国实体经济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中国金融业不应该缺席,中国银行既要为中资企业“走出去”铺路、架桥,更要成为人民币“走出去”的桥头堡,不断提升全球服务能力。
田国立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日益表现出巨大的活力,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一是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二是国际地位快速提升。三是海外使用范围不断扩大。
陈四清行长在致辞中表示,巴黎人民币清算机制的建立,是中法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银行完善全球清算网络的必然举措。建立巴黎人民币清算机制,有利于提升两国经济参与者使用人民币的效率,进一步降低经贸成本,丰富投融资选择,顺应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需要,也将为两国深化合作开辟新的空间。
出品人:汪文斌 总监制:罗琴 监制:王寒英、吕正标 制片人:唐晓艳 王玉飞 编导:兰军 宋丹 黄田园 摄像:张土昌 武彦 李春海 倪扬 剪辑:张土昌 灯光:邓鹏 配音:张仲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