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22日,“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深圳举行。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韩俊发言。摄影/人民网记者 郭亚飞
人民网深圳8月22日电 201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中央有关部门与深圳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经济特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今日在深圳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韩俊在研讨会上作了题为《以“四个融入”为抓手 扎实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言。
韩俊说,深圳的常住人口最新的统计数据是886万人,但是户籍人口只有240万左右,不到常住人口总量的1/3。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韩俊认为,提高户籍人口比重的同时也要为这些外来人口融入学校、融入企业、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创造条件,这“四个融入”。要从外来人口子女融入学校抓起,让农民工逐步融入企业,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强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外来人口融入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
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大家中午好!感谢我们会议的主办单位邀请我参加这次会议,我发言的题目是《以“四个融入”为抓手 扎实提高人口城市化水平》。大家知道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刚刚初建的时候,当地常住人口也只有31万人,经过30年发展,深圳已经成为人口突破1400万人的特大型城市,这在世界的城市发展历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奇迹,目前深圳的常住人口最新的统计数据是886万人,但是户籍人口只有240万左右,不到常住人口总量的1/3。户籍人口与非户籍人口严重倒挂,可以说全国还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深圳这样一种人口结构。由于受到二元户籍制度影响,一大批长期在深圳工作和生活,把青春和才华都献给深圳的外来工作者还不是真正的深圳人。解决这个问题也是历届市委市政府他们在思索、探讨,力图突破的一个问题。
我注意到王荣书记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户籍人口的比重,并且深圳现在已经开始在降低外来人口落户的门槛。深圳要建设一个现代化、国际化的先进城市,不仅体现在它的产业竞争能力上,它的自主创新能力上,它的行政效率上,也要体现在它的社会管理水平和社会和谐程度上。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一个试验区,深圳在外来人口管理体制改革上可以先行先试,率先突破,为全国的城镇化提供可作借鉴的经验。我认为我们在提高户籍人口比重的同时也要为这些外来人口融入学校、融入企业、融入社区、融入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要创造条件,这“四个融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扎实来提高我们的城市化的水平和城市化的质量,让外来人口、常住人口能够有序地融入城市,我认为这是促进城市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使我们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需要探索的一个重大课题。
下面我就四个方面谈谈:第一,首先要从外来人口子女融入学校抓起。外来人口子女融入公办学校可以说是外来人口融入这座城市的基础。外来人口子女能不能顺畅进入我们公办学校,进入学校后能不能享受同样教育。能不能融入教育,对教育公平来讲至关重要。没有融合教育,就没有教育真正公平。我想不仅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我们要体现在起点的公平和过程的公平,特别要加快发展职业教育,让义务教育阶段以后和高中毕业后升不上学的学生能够顺畅进入各类职业学校。增强他们就业的竞争能力。这样也是为我们深圳的发展培养一个庞大的、合格的一个产业工人大军的重大举措。
第二,让农民工逐步融入企业,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可以说招工难从全国来讲有越来越蔓延和越来越加剧的趋势。开始由沿海扩散到内地,季节性用工短缺和常年用工短缺同时存在,年轻工人普通工人短缺也呈常态化。农民工工资水平总体水平还比较低,今年23个地区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但最低工资占社会平均工资比重仍然很低,全国去年只有4个城市这个比重超过的30%,很多国家这个比重都在40%、50%之间。可以说合理稳定提高农民工工资水平,开展工资的集体协商是大势所趋。深圳在这方面已经提出了很好的一些政策。我想在这方面应当探索出一条新路,为缓解劳资矛盾,促进经济健康发展建立一个和谐的城市和和谐乐观社会奠定一个坚持的基础。强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
第三,促进农民工融入社区,改善我们基层治理。最近深圳总工会、深圳大学联合开展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表明新生代政治权力意识已经觉醒,有46%的人希望选出更多的农民工人大代表。重庆在2007年就允许外来农民工在城市社区参加选举,现在已经有8万多农民工登记城市的居民委员会选举。这方面我认为深圳在扩大农民工社区参与方面步子可以迈得更大一点,同时作为我们综合配套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放在首位,行政管理管理体制改革我认为一个最基础性的工作是提高我们社区这个层面提高公共服务的能力。深圳市去年以来在这方面有很大的动作,有非常彻底的一种改革思路,一方面推动城市社区要服务外来的农民工,同时又要吸纳这些外来的人口参与社区管理,在社区层面促进融合。
第四,强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让外来人口融入我们的公共服务体系。可以说外来人口融入这个城市的过程,它的实质就是一个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认为户口的改变是一种形式,而对服务的分享则是问题的本质,外来人口融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户口密切挂钩的低保、经济适用房、廉租房等等也要逐步覆盖符合条件的农民工。我认为户籍政策是整个国家的政策,比如取消高考户籍政策限制,这个需要国家层面做出决策,但是地方仍有很大探索空间,逐步实现户口最终与福利脱钩,这是户籍制度改革应该努力探索方向。
责编:王玉飞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