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自2011年4月上市至今,贝因美(002570)的股价已经从发行价42元跌至20元左右,跌幅近50%。
据了解,贝因美上市以来,公司业绩增长势头还行,大部分机构都给予积极评价,股价跌跌不休与公司高层频频离职、创业元老在解禁日纷纷套现等不无关系。
再度补缴巨额税款
5月22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收到浙科发 【2012】19号文件《关于浙江贝因美科工贸股份有限公司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的通知》,认定公司前三年研发费用归集不合理,公司不具备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根据该通知,贝因美应于5月30日前补缴税款2785.26万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2011年9月29日贝因美发布公告称,由于不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条件,需补缴2008年、2009年税款5892.7万元,并分别影响2008年、2009年净利润1082.25万元、4810.46万元。
对此,贝因美在2011年年报里解释称,审计署认定公司存在如下问题:2008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时,前三年实际投入的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仅为0.65%;且申报的发明专利与其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不直接相关。减免的2008年度和2009年度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需补缴税款58927096.40元。
据本报记者了解,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低于3%。
值得关注的是,贝因美上市之时对于公司的研发经费投入涉嫌“虚假披露”。
据了解,贝因美新股发行网上路演信息显示,时任公司副董事长朱德宇回答投资者关于研发方面的投入时表示,“公司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和技术研发,2008年、2009年和2010年,公司研发费用分别为 5972.55万元、10204.65万元和 11098.88万元,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3.09%、3.14%和2.76%。 ”
因研发费用不达标及专利与产品不相关被追缴税款,贝因美再度被要求缴补税款,5月23日,贝因美最大跌幅达3%以上,当日收于22元,下跌0.90%。
高管频繁离职
贝因美自2011年上市以来,公司高层亦频频发生变动。
2011年7月5日,公司监事郑延海因个人原因请求辞去公司监事的职务。辞职后,郑延海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
同日,贝因美创始人、原董事长谢宏因个人健康原因请求辞去公司董事、董事长及公司总经理职务,辞职后谢宏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谢宏持有贝因美集团55%股权且间接持有上市公司21.26%的股份,持有贝因美股票市值30多亿元。
2011年10月、11月,公司董秘兼副总经理刘晓宇和公司监事李宇航分别辞职。
令市场震惊的是,2012年4月6日,公司发布公告称,接任董事长的朱德宇再次因个人原因递交辞职报告。辞职后,朱德宇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务。Wind数据显示,朱德宇在加入贝因美之前从事过房地产、能源企业的市场推广和项目投资,对乳制品业并不熟悉。
4月25日,贝因美董事会选举独立董事黄小强为公司董事长。据悉,黄小强曾任舜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管理部长、市场营销部长、总裁助理,现任杭州电联农业生态有限公司董事长,似乎与乳制品行业没有什么渊源。
事实上,贝因美上市以来,令人眼花缭乱的高管离职潮背后是解禁股大额抛售套现。
根据贝因美公告,2.18亿限售股自2012年4月12日上市流通,占总股本的51.18%。由于解禁市值相当于此前流通市值的5.06倍,解禁当日起贝因美就频繁现身大宗交易平台。
深交所大宗交易信息显示,贝因美于4月12日成交400万股,4月13日成交673.5万股,4月16日成交895万股,连续三个交易日共减持1968.5万股,占此次解禁股的9%,减持金额达到4.08亿元。(徐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