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惊现两大重磅利空 钻石底得而复失?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25日 08:2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证券网

 



  [中国证券网编者按]周三早盘市场再爆两大重磅利空消息,在内忧外困背景下,周三大盘如何演绎备受关注,2132点会否再度被击穿?

  本文导读:

  【两大重磅利空突现 周三再度考验钻石底?】

  【两大利空出台】

  【1、国务院督察楼市调控】

  忧楼市失控 国务院再次督查16省市

  国务院督查组抵南京 楼市不放松信号强

  【相关新闻】

  南京11小时两度否认松绑楼市 国务院督察组已到

  中央两月十度释放调控不动摇信号

  楼市过量反弹或引发新一轮调控

  【2、隔夜全球股市继续调整】

  利空财报与欧债阴云令美股收跌

  西班牙短债风险上升,欧洲股市周二收跌

  欧债危机风险蔓延 核心国家德国AAA评级报警

  国际油价24日震荡收高

  【A股影响】

  "钻石底"破 信心犹可贵

  多家基金公司上周增仓 基金左侧交易意愿增强

  【机构观点】

  申银万国:等待是当前最优策略

  中原证券:技术反弹的时间和空间均不会太大

  【大势研判】

  短期很难逆转颓势 继续等待明确企稳信号

  A股目前进入底部区域 短期难以大幅回升

  2132点击穿弱势显现 短期转势需长阳拉升

  忧楼市失控 国务院再次督查16省市

  眼看楼市调控渐呈失控之势,国务院急派督查组纠偏。中央调控和地方"微调"之间的太极拳,或将演变为近身拆招的咏春拳。

  国务院办公厅24日发文称,针对近期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为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国务院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这是15个月来国务院再度出台此类举措。

  国务院"新情况、新问题"的提法被广泛解读为针对近期全国范围内出现的楼市回暖迹象和楼价上涨预期,此次督查也被视作"突击查房"。有房地产业人士则向记者称,部分城市政府已向开发商打招呼,要求后者近期保持低调,不涨价。

  失控忧虑

  此次督查的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国务院督查组将深入有关部门和机构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实地查看商品住房项目,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这也是去年以来国务院第二次专门为房地产调控派出督查组。去年4月,国务院曾派出8个房地产调控督查组,奔赴16个省(区、市)进行督查。督查组出发之际,正值各地刚刚公布房价控制目标,因与民众预期相距甚远,房价目标引发极大争议。

  现场督查结束后,8个督查组还专门向国务院做了汇报。不过,有关此次督查的详情和报告,相关部门并未对外公开。

  按照惯例,这种督查组应由副部级官员带队。去年4月份的督查组中,级别最高的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姜伟新。

  国办的文件中所称"房地产市场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指近期地价和房价出现了环比上涨,以及这种背景下市场预期的变化。

  这在本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讲话中已经有所预警。他表示,今年二季度全国主要监测城市的地价出现环比微升。6月份,一些城市新建住宅的价格出现环比上涨。目前,房地产市场信息比较混乱,市场对房价走势的预测也出现一些变化,群众普遍担心房价反弹,必须进一步坚定不移地搞好调控工作。

  3天之后的10日,北京在出让万柳地块的过程中又出现了地王,楼面地价高达4万元/平方米,一时间舆论惊诧,这也直接引发了对本轮调控可能失控的担忧。

  7月19日,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成果的紧急通知》,要求防止出现高价地,地方不得擅自放松楼市调控。

  一位接近国土部的人士透露,上述通知的出台与北京万柳地王的出现有一定关系,虽然该地块因位置特殊,其价格从市场角度看并无太大不合理之处,但它确实影响到了市场预期。

  该《通知》即要求,下半年各地要密切跟踪市场形势,切实把握好土地出让节奏、时序和价格,防止出现商服和住宅高价地,扰乱市场预期,破坏市场稳定。

  中央政策权威性打折

  但两年房地产调控之下,土地收入的歉收令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面临困境,后者突破楼市调控的意愿也更加强烈。

  财政部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11430亿元,同比减少4342亿元,下降27.5%。

  北京在出让万柳地块前,已经较长时间没有住宅用地出让,土地收入相比去年大幅下降。据前述人士透露,在出让该地块前,北京市相关部门和国土资源部进行过沟通,已预感到会出现较高的地价。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认为,2011年国八条出台后,楼市调控一直存在着中央坚决执行与地方微调的博弈。虽然中央各部委多次重申调控力度,甚至10天内四部委辟谣,但是地方政府的微调依然在频繁出现,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松绑意愿很强烈。

  张大伟也认为,虽然中央部委不断强调不得放松调控,但调控政策已经出现事实性松动。据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统计,截至目前已经有近40个城市出台的不同程度的楼市调控政策微调。

  "地方政策微调不断,且力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除了原有的购房入户、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提高普通住宅标准等政策外,一些城市对个人购买成品住房提供房款4%。~6%。的政府奖励、放宽城镇落户条件、大幅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均明显超过了之前政策微调的幅度。"张大伟称。

  不过,如果对比2011年出台的国八条,上述政策实际上并未违反后者的"原则性"规定。

  地方要求开发商低调?

  各地微调到底在搞什么名堂,房价究竟会不会涨?国务院派出督查组,就是想实地看一看。然而,眼见能否为实?

  日前因"321人才不限购"等最新"微调"闹得沸沸扬扬的南京,也许将是督查效果的首个试金石。

  有业内人士向本报称,南京市政府已跟部分热销楼盘的开发商"打过招呼",后者近期将不调整价格,也会减少在媒体上推广的力度。

  不过,南京多家开发商对本报表示,目前还没有接到任何政府发出的约谈通知或参加座谈会的邀请。

  广州一名开发商对本报表示,据他了解,当地并没有政府为应对督查而要求开发商"低调"的情况,而侨鑫集团在珠江新城一个均价高达每平方米7万元的豪宅项目,也已于近期拿到了预售证。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常清表示,此次国务院开展专项督查,无疑将加大市场对于下半年调控从紧的预期,未来中央对于地方政府企图救市的微调政策也将严加管控。之前的地方调控松绑的红线或将被重新定义。因此不排除个别城市之前通过的松绑政策被叫停。

  此外,常清判断,本次开展专项督查对于当前市场的高成交还并不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只相当于一种市场信号,最终的督查结果对于后续调控政策如何把控就显得尤为关键。(第一财经日报)

  国务院督查组抵南京 楼市不放松信号强

  近几月楼市的回暖势头已令管理层有了行动。

  昨日(7月24日),中国政府网消息称,为进一步推动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国务院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南京权威人士处获悉,国务院派出的"江苏上海督查组"已于昨日抵达南京,今日将正式开始调查工作,包括调查南京、苏州和上海3个城市的楼市现状。

  之前地方政府频频"微调",不断试探中央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底线"。目前来看,此次国务院督查组的督查重点更多指向了 "微调"中相对敏感的内容: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以及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

  本月初,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常州调研时就曾明确说,对有地方出台或变相放松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要有针对性地及时制止纠正。

  中国住宅及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央政府频频重申房地产调控不放松,本次派出大规模督查组进行督查整改,正与此前表态相呼应。

  8督查组赴16省市

  中国指数研究院调查显示,20个重点城市上半年楼市成交量与2011年和2010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17%和12%,其中6月成交量与2010年调控以来最高点持平,与2009年高点仅相差15%。

  在楼市异动背景下,此前就有消息称,国务院将派出6个督查组奔赴12个省市进行督查。但实际督查力度更大,入列省市也更多。

  此次督查覆盖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对其他地区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楼市反弹引高层关注,过量反弹可能再起调控。从目前中央重申力度看,中央对本轮市场反弹的影响非常关注。

  近日,国土资源部、住建部还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严格房地产用地管理巩固房地产市场调控成果的紧急通知》,要求严格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不得擅自调整放松要求,已放松的,要立即纠正以及加大闲置土地处置力度。

  "地价上涨与房价上涨关系密不可分,两部委出台稳地价的政策也是为了保证房价平稳的根基不动摇。"顾云昌说。

  督查组今天开始调查南京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国务院督查组已于7月24日抵达南京,7月25日将正式开始调查工作。"预计在每个城市都会待几天调查,这次抵达南京的督查组是江苏上海督查组,将要调查南京、苏州和上海3个城市的楼市现状。"一位当地权威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南京市23日出台一揽子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政策,其中最能牵动市场神经的,当属扩大对首次购房家庭公积金支持力度,以及放宽对"321"引进人才的购房限制等规定。

  "虽然当地住建部门已在否认南京此次公布的政策是松动限购政策,但是还是有打擦边球的嫌疑,所以这次国务院督查组到南京,让人不免有一些想法。"南京房地产界一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

  "就这次督查的任务来看,还是有很大意义的,因为现在不少地方政府为了自身利益,纷纷推出一些打着擦边球的救市政策,这次督查组来督查,会很好地稳定楼市现状。"江苏省房地产协会的一位负责人称。

  中央与地方博弈持续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将被督查的省市名单中发现,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全部入列,其他被督查省市经济也多较为发达。

  张大伟表示,中央从严调控、地方希望松绑的博弈依然在持续,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原因还是各地财政依赖的土地出让、土地税费在调控后出现了重大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经济出现局部困难的情况下,有关房地产的部分收入减少对地方政府来说影响很大。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2012年上半年,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出让金总额6525.98亿元,同比下降38%,缩水额度超过4000亿元。其中,上半年北京市土地出让金仅为144.8亿元,同比下降55.7%,为2011年全年的13.7%。

  "以房地产拖累经济为由要求放松调控政策,正是我们所担心的。"顾云昌说,现在房地产"调控的压力来自于人们将楼市与GDP捆绑的思维,忽视了调控对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所取得的成效"。

  据悉,此次国务院督查组的督查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国务院督查组将实地查看商品住房项目,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多位业内人士均认为,这次8个督查组奔赴地方恰恰说明,中央要将调控落到实处,预计后期地方试探调控底线的情况将有所减少。

  与此同时,地方也正逐步落实中央精神,房地产调控执行力度有所加强。

  住建部网站昨日有消息称,广东省召开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住房保障工作座谈会,副省长许瑞生讲话称,对新建住房价格出现过快上涨势头、土地出让中连续出现楼面地价超过同类地块历史最高价,要按照规定对相关负责人问责。

  房地产新一轮调控可能性多大?

  国务院督查之后会否出台新一轮调控?

  顾云昌认为,这一轮成交量的反弹与开发商前期"以价换量"有关,更重要的是货币政策的宽松带来的预期改变,使得自住性需求认为购房窗口已经打开,积极入市。在目前形势下,房价过快反弹和暴涨的可能性不大,最多只会是温和上涨,新一轮更严的调控可能不会出台。

  "我认为此次督查行动应被视为中央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使得房价在目前状态下平稳运行,防止新一轮暴涨的信号。"顾云昌说。

  中指院报告也认为,房地产政策将以稳定为主。房企对调控的承受能力也值得考量,多家上市房企上半年利润出现亏损或者下滑。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分析师常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目前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政策不动摇且收紧趋势明显。房地产贷款和信托风险逐渐暴露,预计下半年房企融资依旧难以大幅放松,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每日经济新闻)

  南京11小时两度否认松绑楼市 国务院督察组已到

  南京市7月23日发文称免除"321"人才购房的限购令,被解读为"南京限购令变相松动",随即南京官方11小时内在其微博连发两条"澄清"消息,否认"松绑"楼市,此举被业内称为"史上最快澄清"。分析认为,南京此次打"人才"牌较为巧妙,不会被叫停,且开放人数有限,更多为提振市场信心。

  另据《现代快报》消息,国务院楼市督察组已于昨日到达南京。

  官方11小时两度"澄清"

  南京市23日发布的《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扩大内需拉动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支持南京市"321"人才本地购房的政策,被指违背楼市宏观调整政策,是变相地给楼市"松绑"。

  《意见》表述为:"将积极支持人才住房消费,入选"321"计划的人才,正常缴纳公积金的可优先享受公积金贷款;首次购买自住商品房住房,视同南京户籍,并可按五年内个人所得税市以下留成部分,给予购房补贴。"

  据当地媒体人士介绍,南京市政府对楼市松绑传言"极其重视",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深夜罕见接受媒体电话采访,否认放松调控。

  7月23日深夜11时,南京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官方微博"南京发布"发文称:政府特批购房资格仅针对入选南京"321"计划的高端人才,总数不超过3000人,"是将执行调控政策与地方政府吸引人才政策的有机结合"。昨日上午10时,"南京发布"再次重申,南京没有出台放松房产限购政策,"坚决贯彻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控政策,对调控政策的执行决心不变,方向不改,力度不减。"

  稳增长或成放松楼市政策动力

  对于南京支持人才购房的消息,南京房地产开发建设促进会秘书长张辉表示,人才引进一直有扶持性政策,包括人才公寓、安家费等,与救市无关,而公积金支持首套房和保障性住房符合国家政策导向,不应过多解读。

  但瑞银分析师孙旭表示,南京市此番举措反映出地方政府放松调控政策的动力十足。海通证券(600837)房地产行业高级分析师涂力磊则认为,地方政府稳增长需求强烈,南京的新政策具备示范意义。据其介绍,今年1季度南京市GDP增速为10.1%,连续9个季度回落,2季度GDP增速为7.6%,当前GDP增速低于2008年平均增幅。今年上半年南京市土地出让收入负增长30%以上。

  据《现代快报》报道,国务院楼市督察组已于昨日到达南京,这是国务院派遣的8个督察组之一,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察。

  分析

  打"人才牌" 擦边巧妙不易叫停

  地方政府试探性"松绑"楼市,随即叫停政策,已成为本轮调控的独特现象。南京成为最新"否认松绑楼市"的主角。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南京官方此次打"人才"牌较为巧妙,仅针对"321"高端人才放开限购,总量不超过3000人,更多是为了提振市场信心;同时和支持首次购房、加大保障房建设力度的一揽子方案推出,预计政策风险较小。

  "擦边打得妙,师出有名,不会被叫停。"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杨红旭如此评价南京政策。

  此前也有地方政府希望以"放松限购"、"加大购房补贴"来促进房地产消费,后因触及政策红线而被叫停。

  据南京房地产业内人士介绍,南京执行的楼市限购令仅需当地一年期社保和纳税证明,此前楼市低迷最大原因在于预期悲观,今年5、6月全国楼市回暖背景下,南京楼市成交量也迎来调控后首次强势反弹。(新京报)

  中央两月十度释放调控不动摇信号

  综合报道,近期楼市回暖,社科院预警房价存报复性反弹风险,国务院办公厅24日发出通知,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赴16个省(市)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开展专项督查。这是近两个月来中央对楼市调控第十次释放调控不动摇的信号。

  国务院派督查组查16省市楼市调控落实

  此次督查的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国务院督查组将深入有关部门和机构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实地查看商品住房项目,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督查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对其他地区落实情况,国务院有关部门也将通过各种方式进行督促检查。

  7月全国楼市涨跌互现 多数一线城市"高烧不退"

  7月原本应是楼市淡季,但从不少城市的楼市成交量来看,似乎并无降温之意,不仅包括北京、广州、杭州在内的一线城市继续"高歌猛进",南京等城市的"日光盘"再现,更是让市场对楼市不断升温的态势担忧不已。

  相比之下,上周的上海楼市成交虽然在调控之下并不算差,但无论是成交量还是成交均价环比前一周均出现了不小的降幅,而这也被业内人士解读为由于优惠幅度的收窄而直接导致了"量价齐跌"。

  根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显示,截至7月中上旬,北京合计签约新建住宅7952套,二手房住宅签约10446套,合计总签约套数达到了18398套。虽然这一成交量与限购前相比依然有较大差距,但与上月同期相比上涨幅度达到了22.1%,而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更是达到了64.6%。中国经济网23日报道称,7月以来,涨价项目遍布北京各个区域,而且大多数楼盘每平方米的价格都上涨超过千元。

  另据中新网房产频道了解,上周南京楼市住宅认购1772套,成交2044套。虽然这一数据环比前一周分别下跌了18.83%和1.11%,但是与去年对比来看,南京楼市成交量已经有了较大涨幅。

  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杭州分院数据,截至7月15日,杭州商品房新房成交已达4578套,其中主城区成交2373套。而2011年,杭州主城区整个7月的成交量仅为2583套。

  据报道,上周广州市新房网签2321套,环比前一周上涨29.74%;成交均价12350元/平方米,环比下降5.28%。

  同期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17.55万平方米,环比前一周下跌16.83%;成交均价也环比下跌7.92%,至23408元/平方米。

  楼市下半年或"软着陆" 房价存报复性反弹风险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23日发布报告称,上半年中国楼市仍处调控目标区间,下半年只要政策得当,仍可实现"软着陆"。

  社科院称,今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上仍处在调控和预测的调控目标区间。但近期楼市回暖,呈现出偏离"软着陆"目标的趋势。

  报告指出,楼市回暖给下半年调控增加了复杂性和难度。政府宏观经济调控宽松温和趋势与房地产调控从紧的政策趋势相反、地方财政吃紧支出增加、开发商资金断裂积聚房地产金融风险、需求者预期变化较快是下半年房地产调控面临的主要问题。

  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住房问题研究"课题组组长高培勇指出,尽管2012年6月房地产走势出现偏离调控目标的趋势,但只要下半年政策得当,住房市场调整仍有望趋向价格缓慢下降的"软着陆",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健康发展。

  报告建议,要扭转房地产回涨局面,确保宏观经济与房地产市场双双"软着陆",需要继续从严执行《国务院关于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通知》等调控文件,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落实房地产调控问责制、完善差别化的金融政策、扩大房地产税试点、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等。

  楼市博弈升级 地方屡探"政策微调"

  据《经济参考报》25日报道,23日,南京市与郑州市分别推出房地产新政,虽未触碰限购、限贷红线,但在中央频发信号稳市场预期的关键期,引起众人热议。

  郑州住房管理中心通知显示,8月1日起,郑州低收入人群若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可申请公积金贷款限额贴息,连续正常缴存公积金两年以上;购房面积小于90平方米(含90平方米),且家庭只有一套住房;申请人按贷款合同约定正常还款一年以上,尚未结清贷款,无违约记录;申请人上年家庭实际收入低于当地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标准或申请人有重大疾病。

  同日,南京市出台《市政府关于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加大公积金政策对首次购房和保障房的支持力度"、"对于公积金缴存者首次购房家庭给予公积金贷款支持"。与此同时提出,入选"321"计划的人才,正常缴纳公积金的可优先享受公积金贷款;若首次购买自住商品住房,视同南京户籍,并可按五年内个人所得税市以下留成部分,给予购房补贴。

  据不完全统计,自房地产调控以来,通过各种手段"松绑"楼市调控的城市已达近50个,虽然成都、重庆、扬州等城市微调政策获放行。但有些省市"新政"出台不到一个月,甚至还来不及实施就已夭折。

  调控后续新政受期待 亟待形成长效机制

  分析认为,地方政府敢于试探政策红线,同时也让购房者笃信房价将继续上涨,和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方面,对土地财政的高度依赖让地方政府离开了土地这个"命根子",就很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另一方面,出让土地带来的畸高收入让部分地方政府丧失了调整经济结构、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

  土地财政已成为人为哄抬楼市价格这一利益链条上的关键一环。如不破除土地财政怪圈,不仅严重影响楼市调控的效果,稳增长、调结构等政策的执行也将大打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地方财政对土地收益的高度依赖已引起高层关注。有消息称,有关部门正着手研究地方财政对土地的依赖程度,未来或将出台应对措施。(中新网)

  楼市过量反弹或引发新一轮调控

  楼市反弹再次引起高层关注。据悉,国务院决定从7月下旬开始,派出8个督查组,对16个省(市)贯彻落实国务院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情况开展专项督查。

  专业人士分析,楼市的反弹、土地市场的异动、房地产市场潜在的金融风险已引起高层关注,楼市的过量反弹或可引发进一步的调控。

  此次督查的重点是检查住房限购措施执行情况,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执行情况,住房用地供应和管理情况,税收政策执行和征管情况。国务院督查组将深入有关部门和机构核查政策落实情况,实地查看商品住房项目,听取基层群众意见和建议。对落实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措施有偏差、不到位的,国务院督查组将督促进行整改。

  据了解,此次督查的地区包括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辽宁省、吉林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福建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四川省。

  从2011年以"国八条"为标志的新一轮最严厉调控到现在,中央对楼市调控的坚定态度与地方政府对调控政策的不断微调的博弈始终没有间断。另外,随着房企资金链压力的加大,房地产贷款和信托风险逐渐暴露,房地产市场金融风险加剧。业内人士认为,政府仍需严控风险,不排除后续出台新规的可能。

  北京中原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中央最近多次强调从严调控,但地方希望松绑的博弈依然在频繁出现,且力度有进一步加大的趋势。近日相继传出河南松动改善需求及珠海再次提及限价、限购调整的消息,虽然最后都作为谣传被终结,但其传递出地方政府对楼市调控松绑意愿很强烈。其带来的后果是购房者对政策松动的担忧、对市场反弹的恐慌。国务院督查行动透露出楼市反弹已引起高层关注,过量反弹或可引起进一步的调控。

  虽然楼市处于调控期,但目前地产市场金融风险在加剧。虽然二季度房地产新增贷款增长明显,但是房企的国内融资渠道并未明显改善,最近海外融资进入活跃时期,融资规模和力度加大。从3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房地产市场回暖,房企回笼资金明显增加,但是部分房企的资金链压力依然紧张。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常清认为,从房企目前披露的半年报预告和快报情况来看,超过半数的房企在上半年的利润出现亏损或者同步下滑,经营风险增加。而资金运作能力较弱的房企盲目的逆市扩张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风险。

  随着五六月份市场的活跃,房企拿地也逐渐积极,最近全国土地市场整体溢价率呈上涨趋势。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对20大重点城市住宅土地市场的监测显示,土地成交溢价率从前5月均低于5%的平均水平上上涨至7月的18%,同时北京、天津、广州等地也开始出现地王,最近房企拿地积极性可见一斑。房企高价拿地加剧运营风险。常清认为,从目前的政策走势来看,调控政策不动摇且收紧趋势明显。房地产贷款和信托风险逐渐暴露,已引起监管层的警觉,预计下半年房企融资依旧难以大幅放松,房地产行业的前景依然不容乐观。(中华工商时报)

  利空财报与欧债阴云令美股收跌

  北京时间7月25日凌晨消息,周二美国股市收低。企业巨头UPS与AT&T财报欠佳、德国债务评级前景遭到下调、希腊需进行更多债务重组等消息,使市场对全球经济与企业盈利前景都感到担忧。

  道指已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每天下跌超过100点,为去年9月份以来首次。

  美东时间7月24日16:00(北京时间7月25日04:00),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下跌104.14点,收于12,617.32点,跌幅为0.82%;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7.16点,收于2,862.99点,跌幅为0.94%;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12.20点,收于1,338.32点,跌幅为0.90%。

  道指盘中一度下跌近200点。

  周二美股低开,在路透社报道称欧盟官方认为希腊可能将被迫重组约2000亿欧元的债务之后,股市跌幅扩大。希腊将进行更多债务重组的消息使得欧洲央行与欧元区成员国面临更大压力。

  RiverFront Investment Group首席投资官迈克尔-琼斯(Michael Jones)称:"越早承认不可避免之事越好。"他指出,由于不愿意进行减记操作,希腊政府债务负担已不可持续。

  琼斯认为,所谓的三驾马车--欧盟委员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欧洲央行--能够继续向希腊提供救援资金,并继续把希腊的烂摊子勉强维持下去,但最好的选择还是让所有的政府实体承担减记损失。

  思科公司(CSCO)下跌5.8%,为跌幅最大的道指30成分股。分析师警告称,VMware(VMW)收购Nicira公司可能对思科公司造成威胁。

  标普500指数当中,电讯板块下跌了2.2%,为10大板块中跌幅最大者。电讯行业巨头AT&T(T)宣布第二财季每股净收益66美分,营收小幅攀升但低于市场预期,并宣布将回购价值25亿美元的股票。

  西班牙短债风险上升,欧洲股市周二收跌

  欧洲股市周二(7月24日)在交投震荡中收低,扩大前一交易日的急跌走势,因投资者担心西班牙可能需要全面救助,同时德国经济有下滑的风险。

  泛欧绩优300指数收低0.6%,报1,018.61点;英国FTSE 100指数收低0.63%,报5,499.23点;德国股市DAX指数跌0.45%,报6,390.41点;法国CAC 40指数下挫0.87%,报3,074.68点;西班牙IBEX 35指数重挫3.6%,意大利FTSE MIB 指数大跌2.7%。

  行业个股方面,银行股大跌,因市场担心他们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敞口;德意志银行股价下跌0.25%,此前该公司公布第二季税前获利不及预期,因欧元走软和交易活动降低拖累盈利表现。

  数据编撰机构Markits的数据显示,德国7月Markit/BME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自6月录得的45.0降低至43.3,远低于45.3的预期。其中制造业产出指标自44.8降至42.8;该两项指标均创下37个月低点。

  西班牙财政部周二公布的拍债结果显示,该国此次短债销售认购水平良好,但由于市场对该国或寻求主权资金援助的猜测,其融资成本升至欧元创立以来的第二高水平。

  Crossbridge Capital投资服务部董事兼主管Manish Singh说,"短期国债收益率正升至与长期国债收益率一样高的水准,很快西班牙将发现短期内也很难为自己融资。"

  欧债危机风险蔓延 核心国家德国AAA评级报警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23日宣布,由于西班牙和意大利申请全面救助的风险上升,国际援助方进一步援助希腊意愿下降,导致希腊发生违约甚至退出欧元区的风险再度上升,欧债危机不确定性骤增,故将欧元区尚拥有AAA最高主权信用评级的德国、荷兰和卢森堡三国评级展望由稳定降至负面。

  截至北京时间24日18时,西班牙和意大利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达7.60%和6.46%。

  据英国《卫报》报道,西班牙财长奎多斯当地时间24日将与德国财长朔伊布勒紧急会面,讨论不断上升的融资成本问题。

  核心国家评级堪忧

  穆迪23日称,"在现行危机应对政策框架下,欧债危机结局的不确定性继续增加,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可能性上升,并为欧元区和其他成员国,尤其是西班牙和意大利带来传染风险,导致这两国集体寻求更大规模援助的可能性上升",而救助成本将主要落在目前拥有AAA评级的欧元区核心成员国身上。

  穆迪同时指出,芬兰目前是欧元区拥有AAA评级的成员国中,唯一评级展望稳定的国家,该国银行业规模小、主要面向国内市场,且在贸易方面对欧元区其他成员国依存度小。

  德国财政部23日发表声明反驳称,当前德国经济形势稳固,穆迪作出的评级决定仅考虑了短期风险,而未考虑到德国较长期的稳定前景。欧元区也已采取一系列针对欧债危机的措施。德国自身有望在明年实现财政平衡;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已明显改善;且经济增长前景良好,在国际资本市场拥有很高信用度。

  分析人士认为,虽然评级展望降至负面并不一定意味着评级立即会被下调,但进一步暴露了欧元区的脆弱性,清楚地显现出不断深化的欧债危机对欧元区核心国的重创。

  西意申援几率上升

  目前,欧债之火已燃至欧元区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意大利和西班牙。西班牙瓦伦西亚地方政府日前已向该国中央政府求援,另有6个地方政府可能随后求援。为安抚市场恐慌情绪,西班牙经济与竞争力大臣德金多斯23日否认西班牙将申请全面救助。但《西班牙经济学家报》引述政府消息23日援引西班牙政府人士消息报道,若欧央行不尽快购买西班牙国债,压低该国融资成本,西班牙政府将考虑向欧盟申请全面救助。

  西班牙24日拍卖了16.3亿欧元3个月期和14.2亿欧元6个月期国债,其中3个月期国债拍卖收益率为2.434%,高于此前一次的2.362%;6个月期国债拍卖收益率为3.691%,同样高于此前拍卖时的3.237%。欧洲最大的主权债券清算机构伦敦清算所集团(LCH)宣布,自24日起上调交易意大利和西班牙国债的保证金,这是继6月21日LCH上调意西两国国债交易保证金后,时隔一个月LCH再次上调两国国债交易保证金。

  瑞信集团欧洲利率策略负责人霍沃思预计,未来三个月,西班牙将可能需要一揽子救助,可能将以欧元区救助基金购买西班牙债券的形式实施。荷兰拉博银行分析师麦圭尔认为,西班牙债务危机面临螺旋式下降态势,甚至可能发生债务违约。德国贝伦贝格银行分析师舒尔茨预计,假如西班牙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持续在7%以上的高位运行,市场可能最终对西班牙关闭融资大门。

  另据意大利《新闻报》23日报道,包括那不勒斯和巴勒莫在内的10个意大利城市正面临严重的资金短缺问题,"离财政崩溃仅一步之遥"。此消息令市场对意大利爆发债务危机的担忧加剧。意大利总理蒙蒂上周证实,该国西西里地区正处于债务违约边缘。另据外电报道,意大利北部繁荣地区财政状况也堪忧,5月热那亚地方政府曾因负债1亿欧元而宣布进入财政紧急状态。不过,意大利目前公共债务规模仅为2万亿欧元,鉴于中央政府潜在的支援能力,地方债务危机短期内不会迅速爆发,但随着债务危机继续,预计意大利各级政府的财政压力将愈发沉重。(中国证券报)

  国际油价24日震荡收高

  新华网纽约7月24日电(记者 乔继红)受欧洲债务危机、中东局势和中国经济数据等多重因素影响,国际油价24日震荡后微幅收高。

  在前一交易日导致油价大跌之后,欧洲债务问题当天持续压迫市场。投资者对西班牙财政状况的担忧推动西班牙国债收益率再次走高,关于西班牙寻求资金援助的议论导致市场避险情绪高涨。

  另外,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23日将德国、荷兰和卢森堡三国的顶级主权信用的前景展望由稳定调为负面,并说希腊退出欧元区的几率增大。

  经济数据方面,欧元区7月份采购经理人指数维持在46.4不变,该指数已经连续6个月在50以下,表明欧元区制造业活动萎缩,该经济数据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对欧元区债务危机的担忧。

  但是,中东动荡局势和中国制造业数据改善为油价提供支撑,最终推动油价反弹。

  当天,叙利亚表示,如果外国介入本国局势,将可能动用生化武器。伊朗也警告西方国家说,一旦外国势力介入叙利亚局势,将实施反击。中东紧张局势恶化引发石油供应担忧,推动油价上涨。

  另外,中国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工业产出为9个月以来的最好表现。该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信心。

  到当天收盘时,纽约商品交易所9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微涨36美分,收于每桶88.50美元,涨幅为0.41%。9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6美分,收于每桶103.42美元,涨幅为0.15%。(新华网)

  "钻石底"破 信心犹可贵

  市场上所说的"钻石底"破了,恐怕是近日大家最津津乐道的话题。平心而论,"钻石底"一说炒作至今,已演变成一场由专家、股民、微博共同营造的不容忽视的股市现象,其娱乐成分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我们无意于对市场的底部进行过多评价和猜测,但是市场再创新低,确实关乎广大投资者的根本利益,关乎证券市场的长远健康发展。股指跌回年初原点,市场走势萎靡,悲观情绪逐渐蔓延,都是不争事实。过度悲观,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资本市场的功能发挥、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都会带来不利影响。我们相信,中国证券市场发展至今一直受到管理层甚至更高层面的细心呵护,其健康发展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是一致的。

  对投资者而言,"钻石底"破了,信心犹可贵。

  过去半年,欧债危机日益深重,国内经济增速明显放缓,上市公司盈利水平下滑,这是股市下跌的主因。而中国股市自身的缺陷在熊市中被放大,进一步加剧市场的弱势。市场涨跌,本应抱着平常心,客观冷静对待。

  有必要提醒投资者,中国证券市场的市场化建设并非无牌可出,更不会无所作为。相反,我们的经济底蕴、调控能力和政策储备都具有回旋空间。

  首先,从宏观经济上看,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显然有足够的底气。中国政府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着力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加快结构调整,切实改善民生,推动经济走上内生增长、协调发展的轨道。这是对中国股市最根本的利好。

  其次,从股市本身来说,有关方面正在努力推进相关制度建设,深化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引导上市公司建立合理、持续的分红机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降低股票交易费用,倡导价值投资理念和文化,加大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力度,努力为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这是对中国股市最长远的利好。

  第三,从短线预期来说,券商、基金、保险等机构近日纷纷建议,呼吁管理层出台延长大小非解禁时间、鼓励大股东增持、力保一二级市场和谐发展等"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这可能催生对中国股市最直接的利好。

  "钻石底"破,并不可怕。历史经验表明,愈是困难,改革就愈有动力;愈是困难,沉疴去除愈快;愈是困难,政策就愈能亮剑。

  此刻,我们也相信确有"钻石底",它绝不是某一个具体的点位,而是对于中国经济保持长期增长的信心,对于中国政府调控经济能力的信心,对于中国股市走向健康成熟的信心。这个底,坚不可摧。(上海证券报)

  市场信心亟须提振 期待下半年

  "钻石底"击破,呼吁"国家队"出手增持稳定市场信心的声音愈加强烈;部分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已进入超跌阶段,指数每下跌5%将进行一定增持;保险机构虽然谨慎乐观,但也积极布局,逐步抬高权益仓位。

  在市场疲弱之时,汇金总会被人寄予很高的期待。而在7月份获得巨额分红后,四大行大股东中央汇金手中粮草充足。在这样的背景下,市场上呼吁"国家队"汇金再次出手增持的声音愈加强烈。

  粮草充足

  虽然今年四大行的分红比例下降至35%,但是根据先期公布的年报披露的数据,四大行合计分红近2160亿元,作为大股东,汇金可以获得超过1000亿元的分红。

  分析人士认为,从股价层面看,汇金出手的合适窗口已然出现。以工商银行为例,其股价已经由1月初的4.24元下滑到7月24日收盘时的3.68元,降幅达13%。这样的股价已经远远低于汇金此前增持的平均水平。

  市场期盼

  其实,刨除上述客观因素,市场之所以期盼汇金出手,与过往汇金增持后市场表现良好息息相关。回顾汇金前三轮增持,短期效果显著,可以为低迷的市场迅速打上一剂强心针。

  2008年9月19日起,汇金在二级市场自主购入工、中、建三行股票。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受益于汇金入市和印花税单边征收的消息刺激,19日当日上证指数狂飙9.46%,其后一个交易日上涨7.77%。

  2009年10月9日,汇金再度出手,增持工行、建行、中行A股3007万股、1614万股、513万股,并承诺在未来12个月内继续增持。同一天,上证指数上涨4.76%。

  第三轮增持则发生在去年10月。2011年10月10日起汇金斥资1.97亿元,在二级市场分别增持工、农、中、建A股14584024股、39068339股、3509673股、7384369股。增持的效果同样显著。

  在第三轮增持的同时,汇金表示,汇金公司拟在未来12个月内(自该次增持之日起算)以自身名义继续在二级市场增持各行股份。随后,汇金公司确实如约增持,但颇为低调。

  稳定情绪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汇金先后两次低调增持银行股并没有明显提振股市。

  分析人士指出,汇金增持的政策意义更浓,在预期以及信心层面给予市场提振,有助于稳定市场情绪,纠正非理性下跌。但是在实体经济没有根本改善的背景下,这种作用持续时间短暂。(上海证券报)

  多家基金公司上周增仓 基金左侧交易意愿增强

  近期指数连续走跌,昨日上证综指一度跌破2132点的"钻石底",但在指数不断下跌的同时,基金经理的左侧交易意愿也逐渐增强。上周,已有部分基金开始逐步加仓。

  多家基金公司上周增仓

  据记者了解,上周,有多家深圳基金公司进行了增仓。部分基金经理表示目前市场已进入超跌阶段,指数每下跌5%将进行一定程度的增持,而市场继续向下10%的可能性很小。这表明当前指数连续走跌已经使机构投资者的抄底冲动愈加强烈,而半年报业绩的释放也为基金经理左侧交易提供时机。

  部分基金认为,下半年估值提升的空间来自于政策效果的逐渐发酵,尤其是在进入降息周期后,流动性的持续改善将是大概率事件。

  四季度投资机会或更多

  博时基金投资经理邹倚天日前称,今年四季度的投资机会可能比三季度更多一些,建议在三季度针对一些超跌品种进行左侧交易,为四季度可能出现的机会做准备。除此之外,他认为,行业板块方面,今年可能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盈利增长比较确定的白酒、医药以及消费类板块值得关注,而机构投资人在市场偏冷的情况,可能出现抱团取暖,这些行业板块有望超越大盘。

  "随着7月份半年报业绩快报的陆续披露,业绩风险将在7月份基本释放完毕,8月份可适度增加周期板块的配置。"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公司人士认为,考虑到去年三、四季度较低的业绩基数,三季度公司业绩可能出现同比改善,将成为支撑股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流动性持续改善概率大

  部分基金公司对于下半年的行情更趋于乐观。"当前市场恰好处于流动性改善而盈利继续下滑期,未来市场估值水平有可能得到提升,并带动股指上扬。"大成基金表示,下半年实体经济将进入衰退后期向复苏阶段的过渡期,这一阶段的资本市场往往会出现趋势性反弹和震荡上升。

  值得关注的是,在今年下半年的投资判断上,大成基金认为,当下半年实体经济将进入衰退后期向复苏阶段的过渡期,这一阶段中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溢价会显著上升。在具体品种选择上,大成基金强调,目前应当增配估值领先盈利启动的前周期性行业。在周期性行业中,估值领先盈利启动的行业分别是房地产、汽车、有色、金融服务;非周期性行业中,估值领先盈利启动的行业分别是纺织服装、医药。(上海证券报)

  申银万国:等待是当前最优策略

  申万研究判断认为,等待是当前的最优策略。基本面的等待主要看7月份的数据和8月中的中观指标,市场面的等待主要看强势股的补跌是否完成,政策面看有没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8月中下旬应该是个更好的投资决策点。

  经济环境的变换使传统投资方法失效,等待是当前最优策略。下半年如果有迹象表明经济企稳、强势股补跌完成、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那么沪指将在一个更低的区间(例如2050-2350点)进行结构行情,而投资机会将来自财政重构、要素重构等重要线索。

  申万研究判断,经过5年调整,中国经济下台阶或已完成,已过渡到弱周期阶段,未来经济有波动,但大起大落的可能性不大。消化过剩产能、化解金融风险需要时间,政府需要在促改革和稳增长之间寻求刀尖上的平衡。

  在这种情况下,申万研究判断宏观要素价格将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上涨的动力主要来自农产品、资源品和服务业;下跌的动力主要来自一般制造业。申万研究预计今年GDP增长率为8%,下半年企稳回升。受农产品价格上涨和要素价格改革的支撑,全年CPI预计为3%;受工业品下跌影响,全年PPI预计为-1%,呈现通缩特征。

  经济环境的变换也使得传统战法失效。申万研究指出,2003年后,中国步入出口和房地产双轮驱动的新周期,经济自身动力强,政府时不时调控以防经济过热,投资者更关注政策,因为一旦政策松动,经济就会起来,股市就会上涨,市场形成了"逆宏观、看政策"的传统战法。但从2011年5月以来,传统战法多有偏颇,过去三次降准、两次降息,每次加仓均有损失,原因是大环境变了,经济内在动力下降。

  "2012年上半年是一场没有底牌的猜心游戏,目前处于第三波回归,业绩不及预期的中小市值股票和部分消费品会补跌。"申万研究判断认为,等待是当前的最优策略。基本面的等待主要看7月份的数据和8月中的中观指标,市场面的等待主要看强势股的补跌是否完成,政策面看有没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8月中下旬应该是个更好的投资决策点。

  不过,如果有迹象表明经济企稳,如果强势股补跌完成、有直接呵护股市的政策,申万研究认为下半年沪指会在一个更低的区间(例如2050-2350点)进行结构行情,而线索主要来自三方面。其一,下半年由于经济无法大幅改善、流动性环境一般、预期政策放松的逻辑无法重现,中小市值股票和成长股仍是主战场,代表未来的"证券、保险、环保、医药和传媒"值得关注,在7-8月份的补跌中可以布局;其二,关注地方政府并购重组带来的突发性机会,下半年地方财政的困难提上日程,地方政府如何盘活资产是一大课题,可能带来投资机会;其三,土地改革值得关注。

  中原证券:技术反弹的时间和空间均不会太大

  汇丰控股周二公布,7月份其编制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初值为49.5,较6月份的48.2 出现反弹,为5个月以来最高值。专家认为,此表明前期的宽松措施开始产生效果,但该数值仍然低于50的荣枯分界线,需要政策加大宽松力度以支持经济增长和就业。与此同时,央行于24日在公开市场进行950亿元7 天期逆回购操作,发行规模较上周四(7月19日)增加150 亿元。正回购已连续三周询而未发,投资者对于央行未来可能再度降准的预期依然存在。周二上证综指再创调整新低,年内低点2132点被击穿,随后引发市场的技术性反弹。如果后市没有强有力的实质性利好政策推动,预计此轮技术性反弹的时间和空间均不会太大,未来股指不排除继续探底、寻底的可能。建议投资者近期密切关注政策面、外围市场以及市场热点的变化情况。操作上建议投资者在继续关注周期行业以及战略新兴行业的同时,仍可适当关注中报业绩预期较好的相关品种的投资机会。

  短期很难逆转颓势 继续等待明确企稳信号

  从基本面的情况来看, 由于沪指周二已经跌破1月6日低点,说明中期经济仍在继续探底之中,根据历史的经验来看,大盘一般会提前经济3-6个月见底,如2008年10月份大盘见到了1664历史性低点,而GDP增速及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拐点是在2009年3月份才出现,但是从去年底到现在,央行3次降准,2次降息等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不断推出,有利于经济在3季度企稳回升,但中长期来看仍会有所反复。从市场面来看,近期市场悲观情绪蔓延,市场持续低迷,今年第二季度股票型基金遭遇净赎回总规模达360.04 亿份,以主动型股基为主,A 股市场销户数连续两个月超过3 万户,而上半年迄今,一共有22.22 万户股民正式告别A 股,市场的持续低迷与当前投资者悲观情绪蔓延密不可分。

  从技术面来看,由于周二沪指已经跌破了2132点,中期继续处于下跌趋势,短期来看,由于60分钟MACD指标已经多次出现底背离迹象,短期股指仍会有抵抗性技术性反抽出现,在上周的评论中,笔者谈到了7月24日也就是周二这个变盘时间窗口,从周二大盘走势来看,由于沪指在时间窗口位置并仍没有出现一根像样的中阳,短期还不能断定股指已经扭转颓势,因此后市仍需要等待大盘明确的企稳信号。(深圳智多盈)

  A股目前进入底部区域 短期难以大幅回升

  从技术上看,两市指数上涨收盘,日线收阳线,沪指盘中跌破前期低点。日线技术指标依然较弱,30和60分钟分时图走势较好,技术上看后市大盘有继续探底的可能。 整体来看, A股目前已经进入底部区域,但短期难以大幅回升,甚至可能仍有“余震”出现,在半年报的悲观预期充分兑现后,市场博弈将由基本面逐步转移到政策预期上,总体而言下半年A股市场的机会仍然远远大于风险。操作上,建议投资者仍需保持谨慎操作,控制仓位。对于短暂的热点机会,不要急于追涨。(北京首证)

  2132点击穿弱势显现 短期转势需长阳拉升

  周二收阳后,上证K线组合有点类似于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2132点附近的K线组合,市场要有所作为的话,必须要进一步放量并拉出大阳线,上次是以超跌股为主线,这次也必须有反弹主线。若不能放量,便还会陷入再次探底的局面。投资者可进一步观察量能的变化,静待方向明朗。(华讯投资)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