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

物价谷底明晰 货币政策调控更趋谨慎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10日 09: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证券报

 



  

  7月CPI同比上涨1.8%,创30个月以来新低。通胀回落为调控政策留下更大回旋余地,但当前国内外一些物价上涨因素开始集中显现,在短暂下行后,中长期通胀压力并未消除。一方面,要把稳增长放在更突出位置;另一方面,通胀不排除卷土重来,货币政策调控将更趋谨慎。

  国际方面,食品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而且中长期可能给国内带来输入型通胀风险。受美国旱灾影响,美洲大豆和玉米供应出现减少,期货价格已开始大幅上涨。在此影响下的农产品价格飙涨可能波及全球食品价格。美联储、欧洲央行、英国央行等对利率采取“按兵不动”的策略,亦隐含对通胀上行风险的担忧。昨日亚洲多国议息,尽管均面临经济下行风险,但日本、韩国、印尼均维持基准利率不变,没有采取降息政策。韩国央行还表示,石油、粮食价格可能上涨是未来通胀风险所在。

  国内方面,短期来看,一方面7月很可能创出本轮物价涨幅最低点,未来几个月CPI翘尾因素将呈现加速减弱态势。根据历史数据,6-9月是翘尾因素快速下降时期。从7月CPI数据来看,食品价格和非食品价格均小幅上涨,而翘尾因素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

  另一方面,新涨价因素相对增强。首先,动力煤价格止跌、7月发电量增速出现反弹,表明企业生产活动开始企稳。需求恢复将带动生产性价格止跌上行,并逐步传导至消费价格;其次,根据生产周期判断,猪肉价格逐渐进入周期波动的底部。猪肉价格在秋冬季节将进入上涨趋势,呈现一定幅度的反弹;再次,受季节性周期因素减弱以及水灾等天气影响,近期蔬菜价格已出现回升,预计短期内上行态势可能持续。这些因素如果在未来几个月集中凸现,其合力可能形成新的通胀压力的基础。

  中长期来看,国内劳动力价格进入长期上升通道、各类资源价格改革带来的资源品涨价压力集中释放等长期性因素也将持续推高CPI。一般在经济转型期内,非食品价格对CPI具有刚性支撑主要来自于劳动力、土地、资源、资金成本上升对物价形成的托举作用。具体到7月来看,非食品类价格中,衣着和居住价格分别同比上涨3.3%和2.1%。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3.1%,水、电、燃料价格上涨2.5%。穿、用,这些以往价格较为稳定的消费种类出现不同程度涨价,体现的正是转型期各种中长期涨价因素的压力。

  综合国内外情况来看,通胀下行的谷底可能已经探明。以上这些因素将再度考验国内的货币政策调控的智慧。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表达了对8月通胀重新抬头的担忧,其潜台词值得揣摩。分析人士认为,未来货币政策调控将趋于谨慎。尽管在稳增长的背景下,下半年依然存在小幅降息和降准的可能,但在经济增长企稳并缓步回升、物价见底后,未来经济或面临货币存量较大、房价出现反弹、存贷款市场实际利率趋于下行的局面。这种局面的出现,可能使得货币政策向宽松微调的腾挪空间缩小,货币政策调控将更趋谨慎。(倪铭娅)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