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易鹏:须防过剩产能逆势再扩张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12日 09:15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8月份中国经济主要数据在9日密集公布。其中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3.5%,为过去34个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这既表明了当前实体经济仍处于收缩阶段,也表明当前工业领域的产能过剩正给工业带来巨大的压力。

  在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4.6%,其中,采掘工业价格下降8.3%,原材料工业价格下降5.2%,加工工业价格下降3.9%。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食品价格上涨0.5%,衣着价格上涨1.7%,一般日用品价格上涨0.3%,耐用消费品价格下降1.2%。从这可以清晰得看出,这轮PPI长时间下滑,主要的推动力是重化工业,主要包括钢铁、煤炭、有色金属这些原材料行业。最新的中钢协编制的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显示,今年8月24日,国内钢材综合价格指数降至103.28点,而1994年该指数刚推出时为100,相当于钢价已回到18年前的水平。

  出现这种重化工业工业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的产能严重过剩,比如钢铁行业,中国的产能就高达7亿多吨,占了全世界钢铁产量的一半以上。以前的中国的重化工业既有狂飙突进的海外外需市场推动,又有中国庞大的国内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的拉动,尤其是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推出的4万亿刺激计划。应该说这种巨大的需求侧满足了中国工业产品,尤其是重化工业的供应侧的供应。

  随着金融危机、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对中国外需的压制,中国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今年前八个月中国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只增长20.2%,对比前些年的30%的增速萎缩不小。当需求侧萎缩,必然会压制供应侧,最终会通过PPI下降和工业增速下降体现出来。

  目前来看,这种需求侧的萎缩,在短时间内还很难出现改变。中国工业领域,尤其重化工业领域必然会经历一段去产能化的过程,也就是对过剩的产能进行一些淘汰。所以当PPI下降的时候,不宜过度解读为实体经济收缩,而要将其解读为这是一次中国工业领域的刮骨疗伤。当前中国工业的过剩产能需要通过越来越小的利润,甚至亏损,越来越低的价格来进行市场压缩,否则在重化工业是地方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和GDP构成的情况下,很难通过行政手段予以淘汰。

  在此刻必须深刻意识到,面对PPI连续34个月的下降,不能简单再采取人为制造不可持续的短期需求,让产能逆势再扩张,这会加剧经济结构调整的难度。为此,需要提高一点对经济下行,PPI下降的承受力,从而推动中国工业、尤其重化工业产能的控制,结构的优化,产业的升级。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