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经济学人

向松祚:彻底剥离"小社会" 让国企成真正市场主体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25日 14:17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广播网

 



  【导读】国资委报告:中央企业办的社会职能机构还有8000多个,每年吃掉补贴多达几百亿元。10月25日13点,经济之声评论:彻底剥离"小社会",让国企真正成为市场主体。

  中广网北京10月25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国务院国资委主任王勇昨天向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作《国务院关于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剖析了目前国企改革中存在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报告明确指出,中央企业还有医院、学校和管理的社区等社会职能机构8000多个,对这些机构的费用补贴每年多达几百亿元。另外,中央企业现有离退休人员523.6万人,还有困难职工等100多万人,企业为此需要承担大量管理和其他负担。王勇介绍,过去十年中,一系列市场化改革,使国企经营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国企改革仍处于过程之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体制、机制、结构和历史问题仍然很多。除了社会负担沉重,他还提到这样几个重点: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依然任重道远;发展方式仍然粗放,布局结构还需调整;监管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副所长向松祚评论此话题。

  国企改革进行10几年了,部分企业早已经剥离了社会职能,但是国资委披露的数字显示,央企办的社会职能机构还有8000多个,背着这么大的负担,央企很难轻装上阵。为什么这个问题就这么难解决,难点主要在哪里?

  向松祚:我国的国企改革虽然经过了近20年甚至可以讲近30年的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我们要仔细分析,它很多方面是非常不彻底的。政企不分这个改革是不彻底的,企社不分这个改革也是不彻底的,财务约束的改革也是不彻底的,这三个不彻底就是国企市场化改革非常不彻底。现在企业仍然有很多半社会的现象,比如医院、学校、幼儿园甚至还有其他很多福利的设施,这个是过去我们这个传统体制上遗留下来根本的问题,它为什么改不了呢,这个里面要分析起来,主要是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在改革初期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补偿机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国有的一些大企业,特别是一些国有垄断大企业往往能够享受比较好的这种财务上的补贴,那么国企的人员他们在这些医院里面看病,他们小孩在这些学校里上学,他们享受其他社会服务机构的服务,他们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来享受这些服务,所以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特权的一种保障,他们自身也没有愿望把它甩掉把它改革掉。所以我觉得现在存在一个负担,但是这个负担的形成,这个背景、原因是非常复杂的,主要是我们过去传统机制和这种特权意识在里面仍然在起非常根深蒂固的作用。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