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板块

沪指地量跌0.35% 金融石油股走弱

发布时间: 2012年10月29日 15:2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证券时报网

 



  沪深两市10月29日小幅低开,盘中弱势震荡一度翻红,午后再度下挫。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2058.94点,跌7.27点,跌幅0.35%,成交390.78亿元;深证成指报8376.56点,跌38.29点,跌幅0.46%,成交357.37亿元;中小板指数报4172.11点,涨11.10点,涨幅0.27%,成交158.44亿元。沪指成交量再度萎缩,创9月26日以来的一个月新低。

  盘面上看,造纸、医疗器械、公路桥梁、医药、地产等板块走强,化纤、电力、钢铁、煤炭、金融、有色、酿酒、石油等走弱。概念股方面,摘帽概念、稀土、卫星导航等跌幅居前,地热能、3D打印、生物疫苗等走高。

  相关报道:

  红利税拟按持股期限差异化征收

  证券时报记者日前从有关部门获悉,为优化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鼓励长期投资,有关部门正研究个人股息红利税按持股期限实行差异化征收的政策。据悉,在总体税负下降的情况下,个人股息红利税将按照持股1个月以内、1个月到12个月、12个月以上3个时段按照差异化税率征收,持股期限越长税率越低。这意味着派发红利较多的上市公司将更受投资者关注。

  2005年,为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相关部门出台了个人投资者取得股息红利减半的政策,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情况也逐步得到改善,取得了较好效果。但这一政策未能按投资者的持股期限实行差异化征收,难以引导投资者形成长期投资理念。

  因此,此次调整的基本思路是:在整体税负有所下降的前提下,按持股期限不同,分段实行差异化税率,以鼓励投资者长期投资。个人股息红利税将按照持股1个月以内、1个月到12个月、12个月以上3个时段实行差别化税率征收。持股期限在1个月以内的,将执行国家法定的税率,不再实行减半征收的政策。持股期限超过12个月的,税率将大幅度降低。

  业内人士表示,从静态上讲,一旦实行差别税率后,市场整体税负将略有下降。从动态上讲,这种变化对投资者的税负是结构性调整。如果投资者持股结构按此方向发生变化,那么总体税负将会有较大幅度下降。一旦投资者形成共识,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股票,同时,高派现公司也将受到市场的更多关注。总体来看,个人股息红利差别化税率政策将引导投资者回避炒短、炒差,有利于市场形成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的良好氛围。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我国资本市场的各项改革创新措施正在整体推进,监管部门坚持不断降低市场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减轻投资者负担的总体思路,除年内已经先后3次较大幅度降低证券期货市场交易手续费和市场监管费外,境外投资者高度关注的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原油期货等相关税收政策正在积极研究,并将尽快予以明确。同时,资本市场创新发展的新业务所涉及的相关税费也在积极研究推进。

  9月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43亿元,同比增长7.8%。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速首次“转正”。

  数据显示,今年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35240亿元,同比下降1.8%。降幅较1~8月的3.1%有所收窄。分行业看,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6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14个行业同比下降,1个行业由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今年前三季度,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同比增长15.2%,汽车制造业增长10.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4.6%,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下降3.5%,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下降18%。

  此外,1~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累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速仍维持在低位。前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57220亿元,同比增长10.2%,与1~8月持平。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42元,主营业务收入利润率为5.36%,略高于1~8月的5.31%。

  1892家上市公司前三季度净利增0.81%

  截至28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1892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据Wind数据统计,1892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7713亿元,净利润7535亿元,同比增长0.81%;第三季度合计实现净利润2380亿元,同比下降0.55%。

  剔除金融服务类公司的数据和不可比数据后,1863家公司前三季度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2517亿元,同比增长5.82%;合计实现净利润3082亿元,同比下降12.07%。第三季度,1863家公司合计实现净利润973亿元,同比下降13.36%。

  1892家公司中,前三季度净利润排名居前的公司主要为金融服务类企业,包括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神华、光大银行、贵州茅台、平安银行、华夏银行、中国人寿等。

  三季报显示,随着去库存的推进,上市公司的存货值同比增速有所放缓。三季度末,1697家具有可比数据的公司存货值合计为2.3万亿元,与半年报时2.2万亿元相比变化不大。1697家公司存货值同比增长15.39%,增速较上半年的18.5%有所放缓。

  (证券时报网快讯中心)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