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受需求担忧影响,国际油价13日下跌,截至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1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19美分,收于每桶85.38美元,跌幅为0.22%。
据中证报报道,新华社石油价格系统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三地原油移动平均价格变化率为-3.94%,并未如多数市场机构预测的突破4%的调价红线。该系统预计,尽管近日国内汽柴油现货价格有所反弹,但除非13日夜外盘价格大幅上涨,否则14日三地变化率将满足-4%的调价要求。
13日国际油价的继续下跌进一步增强了国内成品油价下调预期。业内人士预计,15日凌晨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再次下调,本次油价下调幅度为:汽油300元/吨、柴油280元/吨,折合成升价下调约93号汽油0.24元/升,0号柴油0.23元/升。届时北上广等地93#汽油将重回“7”元时代。
此外,有消息称,国家发改委已对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并上报国务院。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一位接近发改委的专家表示:“调整思路是缩短调价周期,改进调价操作方式,提高机制运行透明度,便于消费者理解和监督。”根据上述思路,已经上报的新方案将成品油调价周期由现行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天,并取消4%幅度的调价边界条件限制。
证券时报网快讯对目前成品油价格机制实施以来的历次油价调整情况进行了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