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最近的“毒校服”事件将孩子的新学期搅成了一锅粥。出于慎重,涉嫌从问题厂商欧霞采购校服的25所浦东学校纷纷让学生脱下校服送检。
笔者衷心期盼检验机构能够证明那些已经穿在孩子身上的校服是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是相对安全的,也相信监管部门通过监督抽查发现问题批次产品后,已在其流入市场前予以管控,但这些还不足以消除家长心中的疑虑:抽查毕竟是无法穷尽的监管手段,发现的问题校服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即使把有限的监督抽查所发现的问题放在某些单位面前,对于有四次“案底”的问题供应商,相关单位不仅没有建立“黑名单”制度,反而“敞开胸怀”,是视而不见?还是觉得无足轻重?其动机不禁让人浮想联翩。
“毒校服”作为标志性的质量事件,让人警醒。纵观校服的整个产销过程,不难发现一个怪圈:即校服的产业链虽然涉及上游的布料生产、中游的服装加工和下游的学校采购等多个环节,各环节也都有对应的监管部门,但有些问题校服却还是能够“畅通无阻”最终穿在孩子身上。
究其原因,在于校服已经成为一种特殊商品:大多服装厂从周边省市采购“身份不明”的布料制衣,从而跳过了两地工商部门的监管;生产出的校服直接进入教育系统的采购体系,而非进入市场销售,再次让工商部门“无力可使”;对于校服质量,教育部门没有技术能力验证,督促各校建立和完善产品质量的进货把关机制也流于形式。这就导致校服这个产业链如此长的产品实际仅剩本地服装厂一个监管环节,其他环节基本形同虚设,质监部门的监督抽查频次又有限,势必产生“漏网之鱼”。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链的许多环节被分割并散落在各地。像全市食品经营者中,流通环节的商贩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二,全市需求量近七成的农产品经这些商贩之手,从外地流入本市。因此,一件校服在交给学生之前辗转数地也不奇怪,但这客观上造成了监管盲点,一旦某个环节掉以轻心,而其他环节则抱着“责任不在我”的态度不作为,就会形成监管真空,产品的安全风险最终落在了消费者身上。
要打破校服产业的“怪圈”,固然要加强对各个环节的抽检比例和频次,同时加快制定更严格的质量标准,但笔者以为,只要推卸之风存在,再严格的抽检和标准也只会是一道“马其诺防线”。现在的关键,应抓住校服产业链的两头,源头的布料和服装生产企业必须在频繁监管的前提下,建立严格的清退制度,将企业“劣迹”与相应的法人信息挂钩,让违法者不得动弹,末端的采购环节则应在制定合理定价机制的基础上,鼓励信誉质量皆优的企业参与校服生产,同时整顿现有采购体系,还校服定制的知情权、选择权给学生和家长。监管部门更不能“各管一摊”,而是要定期沟通,设立违法企业“黑名单”,发挥公众的力量,将劣质校服挡在校门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