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时评:仅靠罚款难治“中国式过马路”

发布时间: 2013年04月10日 07:2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据报道,北京市交管部门自本周始严整“中国式过马路”,全市主要干道的150处路口列为重点治理路段,行人违反交通信号将处以10元罚款,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将处以20元罚款。

  不少博友为之叫好,但也有人担心,执法成本高昂的整治行动难以长期执行下去,“运动式执法”过后问题仍将死灰复燃。有博友建议,治理“中国式过马路”不能仅靠罚款,更要依赖精细化、人性化的交通规划和管理,以引导行人规范行为。

  闯红灯陋习须革除

  “中国式过马路”被纵容已久。对于这一陋习,微博上认同严惩者占据多数。据中青舆情监测室数据统计,仅有6.51%的网民认为,处罚违法行人没有必要。有77.23%的网友表示支持处罚。

  安全,是大多数支持者的考虑。博友“我爱心妞”表示,该好好整治“中国式过马路”了,罚款不是目的,改变老百姓的交通安全意识才是最终目的。

  在一些博友看来,罚款或许可以改变行人的习惯性违章。

  “罚了肯定比不罚好,让违章的人知道这是不对的。”博友“肥花增朵”写道。博友“沪城学士”认为,通过“罚款”或者“参与交通劝导”等方式,虽然不能杜绝“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但肯定可以减少这样的行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持之以恒地执法,“中国式过马路”的行为就会收敛。

  直接执法恐难长久

  这样的整治行动能否根除陋习,现在乐观为时尚早。

  认证资料显示为“衡阳市交警”的微博用户“交警陈建铁”提出一个现实问题,如果交警警力未大幅度增加,对行人闯红灯罚款很难坚持下去。

  扭转陋习需要坚持,否则很可能如许多博友担忧的那样,收效“昙花一现”。但是,坚持是有成本的。

  博友“张弓望江楼”指出,直接采用“执法”手段处理“中国式过马路”,成本相当高,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也造成硬件不匹配。所以,不要幻想可以通过罚款的方式改变人们的这种行为模式。

  博友“妮妮姥爷墨墨爷”也质疑称,违法成本低,执法成本高,很难起到培养良好习惯的作用。

  交通规划应更科学

  追本溯源,在“中国式过马路”的背后,诚然有行人法律意识薄弱之过,也存在交通规划缺乏科学性、管理不够人性化等问题。

  博友“新的小博”抱怨道“行人好可怜,绿灯时,右转的汽车一辆接着一辆,好容易插空准备过马路了,变红灯了!”博友“鞠上”则反映,自己工作单位附近的路口每分钟都在上演“中国式过马路”,据他观察,行人等待变灯的时间过长,是一个重要原因。

  博友希望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设置,避免行人陷入“守规则就寸步难行”的尴尬境地。北京交管部门此次即提出要通过完善交通设施、优化交通信号、增设隔离护栏等措施,为行人及非机动车遵规守法出行创造基础条件。

  博友“一炮手语录”表示,从执法成本的角度来说,与其在各个路口“围追堵截”,不如反思道路规划的不合理之处,合理分配路权,改善行人的通行状况,让更多人“不需要”闯红灯。在改善客观条件的前提下,再进行劝导或处罚,也能让人心服口服。(记者张小洁)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