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吴清焕除了在制造行业取得好成绩外,生意还扩展至基建及银行业,成为少数在内地跨行业做出好成绩的港商
本报记者:李永青
有人形容中国是一个大宝库,吸引大批外商涌入淘金。然而,北上者无数,成功者却寥寥。在内地从商超过三十年的三友实业董事总经理吴清焕,除了在制造行业取得好成绩外,生意还扩展至基建及银行业,成为少数在内地跨行业做出好成绩的港商。吴清焕分享了他的成功心得:顺水行舟,跟随国家政策而行,更重要的是多听、多问、多考察,投资前进行全面评估,不可听信一面之辞。
吴清焕的父亲于1962年创立三友实业(前身三友织造珠绣厂),原来只是一家平平无奇的中小型企业,一直在尖沙咀做本地批发生意。直至1978年18岁的吴清焕由福建家乡来港后,三友的生意才不断壮大。吴清焕回忆说,当年上午到学校上课,其余时间都留在工厂协助父亲打理生意,而且经常要送货、推销及处理批发等事宜,每天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在工作,因此他很快熟习公司各项运作,成为父亲的得力助手。
上世纪70年代是香港制造业的黄金期。吴清焕表示,初期工厂位于尖沙咀,面积约2000呎,有10来个工人,当时产能已超负荷,经常需要把订单外判给其他人或同业。然而,随香港经济起飞,愈来愈多人不愿在工厂工作,工人不足的问题日益严重。
八十年代初返家乡设厂
吴清焕绞尽脑汁,四出寻求解决的方法。刚巧内地实行改革开放,吴清焕认为,内地劳动力非常充沛,而且工资低廉,若在内地投资设厂,工人不足的难题自可迎刃而解,于是他开始了解在内地设厂的相关信息。「可能是我在内地出生及生活了一段长时间的关系,知道内地的实情,觉得中国地大物博,将来必定大有可为,所以不断游说父亲到内地设厂。」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吴清焕决定返家乡设厂,三友遂成为福建晋江安海镇首家外资厂,主要生产毛衣,聘请约300人。在内地设厂确实是解决了人力不足的问题,不过吴清焕坦言,设厂初期可是困难重重,因为当时内地工人普遍抱吃「大锅饭」的心态,完全没有多劳多得的观念,以致生产积极性欠佳。除了工人态度问题外,当时一些地方官员对私企情况不甚了解,更不时听到「别以为开一家工厂便很了不起」之类的冷言冷语。
面对种种困难,吴清焕没有灰心,反而更主动与工人沟通谈心,力求和衷共济,即使工人做错事亦不会厉声指责,反而耐心指正错误,让工人感受到三友是一家好公司。经过吴清焕的一番努力,工人的工作态度大为改观,生产力随之逐渐提高。另一方面,吴清焕花费大量时间与当地官员「交心」,经常邀他们吃饭。「当时生活较清苦,我们邀请官员食饭,对方都很开心,让他们感到备受重视。同时,表明自己也是出生于当地,明白当地的情况,若工厂办得成功,对当地经济绝对有好处。再者是主动支持地方建设,捐款资助兴建学校,渐渐获得了官员的信任和支持,以后办事就畅顺多了。」
投资要多听多问多考察
其后,三友在厦门及汕头设厂,年总产能增至200万件,是原来香港厂房的20多倍。吴清焕坦言,当年到内地设厂,要不断游说家人及同事支持,办厂期间又遭人为难,虽然辛苦,不过如果没有在内地设厂,现时三友仍是一家「厂仔」,绝对无力做到出口订单,也由于工厂生意稳定,为未来拓展其他生意带来稳定的资金支持,所以他对当年自己的决定感到骄傲。
吴清焕还分享了他在内地营商的两大心得,首先是顺水行舟,跟随国家政策而行,例如在国家推行改革之初,推出各项优惠吸引外资到内地设厂,三友借助内地低廉的劳动力及各项优惠,成功由一家「厂仔」跃升为具规模的大厂。第二,切记不能听信朋友的一面之辞,贸然投资,必须多方面咨询相关人士,特别是独立专业人士,还要亲身到投资所在地考察,详细评估投资风险及所需的文件,然后才决定是否投资,方能将风险减至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