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消化船舶业过剩产能要面向海洋工程

发布时间: 2013年10月25日 11:5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市场机制消化产能

  “与其他产业相比,船舶工业产能过剩具有全球性、周期性和结构性特点。”李东介绍,当前全球造船能力达2亿载重吨左右,2012年全球新船订单仅4686万载重吨,今年1至9月新船订单8396万载重吨。业内专家预计,未来三年全球造船年均需求量约在7000万至9000万载重吨,全球产能过剩将超过50%,船舶企业普遍面临订单不足的局面。

  解决船舶业产能过剩问题,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引导支持,强力推进产能结构调整,更需要依靠市场化的“无形之手”,给市场注入活力。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郑新立认为,“化解产能过剩的有效机制是市场机制,供给与需求能够引导资源分配,政府需要消除阻碍市场机制的体制,取消不合理的保护和补贴,产能会慢慢达到均衡。”

  为稳定国际造船市场份额,《意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船舶行业的信贷支持,支持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引进核心人才和团队,开展海外产业重组和全球产业布局。

  其实,为推动市场化机制有效消化过剩产能,今年8月《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也提出了一揽子金融扶持政策,加大对船舶企业兼并重组、海外并购及中小船业务转型和产品结构调整的信贷融资支持。研究开展骨干船企贷款证券化业务,引导支持船舶企业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企业债券等。

  据了解,在船舶业兴旺时期,沿海和长江一带产生大量中小船企,目前多是处于停产及半停产状态。政府采取金融、税收等多方面限制措施,引导技术水平低、产品竞争力差、已经长期停产的企业退出船舶行业。

  分析人士指出,化解产能过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依赖政府“越俎代庖”一揽子负责到底,要“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有机结合,协调发展来尽快摆脱船舶工业“成长的烦恼”,实现浴火重生。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