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本报记者 张洁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日前发布,剑指钢铁、船舶五大严重产能过剩的传统行业。据了解,2012年底我国船舶产能利用率仅为75%,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意见提出要在2015年底前要淘汰落后产能,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
分析人士指出,宏观调控化解过剩产能不仅需要在总量上控制,更要在产业结构上给予调整方向。激活民营资本介入船舶行业,提高金融支持力度,通过行政手段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用市场化的方式消化过剩产能是有效的解决之道。
产能结构性过剩严重
虽船舶订单逐步回暖,但处于低谷的船舶业复苏仍待时日,未来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仍将继续推进。
2007年国际市场需求高速增长,直接推动我国船舶产能在“十一五”期间暴增6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船舶订单直线下降,近年来我国船舶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十分突出。
“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市场需求大幅下滑,航运业陷入低迷,造船新订单下降。此外,人民币汇率对外大幅提升,对出口为导向的国内造船企业产生了极大负面影响。”银通智略分析师曹辙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说。
在总量过剩的同时,结构性过剩问题也很严重。“低水平、同质化的产能过多,高端产能缺乏。”曹辙认为。数据显示,2012年高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订单占到总量的60%以上,相比巨大的订单市场,我国海洋工程装备国际市场份额仅为14%;去年全球成交LNG船达33艘,中国仅承接4艘。
对此,《意见》提出,要提高海洋开发装备水平,加强海洋保障能力建设,充分挖掘航运、海洋工程、渔业、行政执法、应急救援等领域船舶装备的国内需求潜力,调整优化船舶产业结构。
《意见》还指出,要提高满足国际新规范、新公约、新标准的船舶产品研发和建造能力,鼓励现有造船产能向海洋工程装备领域转移,支持中小企业转型转产,提高高端产能比重。
数据显示,2013年1-9月,船舶业全球订单出现回暖,从今年3月份开始,中国船舶行业首度出现新接订单量高于完工订单,存量持续增加,今年前9月,我国新接订单同比增幅高达147%。“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行业已迈入复苏阶段。”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李东在17日的《意见》解读会上表示。
李东进一步说,就目前来看,虽船舶行业订单出现回升,可市场仍处于低位,要完全消化过剩产能和运力,仍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未来淘汰落后产能过剩工作仍将深入推进。
事实上,造船需求的大幅下滑也导致上游钢铁行业出现过剩。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在国家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下,船舶工业作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综合性的战略性行业,未来仍将担当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