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GDP增长7.7%平稳收官 改革加码开启转型升级大幕

发布时间: 2014年01月20日 17:1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新华财经 |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

  

  国新办于2014年1月20日上午10时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介绍2013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图为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郭研 慑

  新华财经1月20日电(徐曼曼)2013年中国经济收官成绩1月20日上午揭晓。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GDP(国内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7.7%,增速与上年持平。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以“稳、进、好”三个字勾勒出2013年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并指出国民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他同时指出,中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阶段要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和环节。

  平稳收官:“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引擎

  2013年GDP同比增长7.7%,与上年持平,实现平稳“收官”,完成年初所设定的7.5%的目标。分季度来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三季度增长7.8%,四季度增长7.7%。 2013年,中国经济在面临国内外复杂严峻形势下,仍实现了“稳、进、好”的发展,“成绩来之不易”,马建堂说。

  他表示,“‘稳’体现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表现为增长平稳,就业稳定,物价平稳,农业稳固”。马建堂进一步强调,2013年GDP增长7.7%,与上年持平,全年CPI(消费者价格指数)上涨2.6%,低于3.5%的物价调控目标,“这样一个搭配是非常不容易,在某种程度上在全球恐怕也是独领风骚”。

  而针对中国经济领域现阶段的关键词——“结构调整”,马建堂表示,2013年中国经济在结构调整上的“进”,表现为产业结构优化,需求结构改善,区域协调性增强,收入分配比例进一步合理。

  此外,“‘好’体现在效益回升,质量好转,民生改善和升级加快”,据马建堂介绍,2013年中国财政收入增长逐季好转,前三季度分别增长6.9%、8.1%和11.2%;劳动生产率比2012年提高7.3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下降了3.7%。“这些数据也说明经济在稳步向好”。

  工业数据表现也可圈可点。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533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2%。从先行指标来看,汇丰昨日公布的12月汇丰PMI终值也显示,12月终值持平于初值,仍为50.5%,上月终值为50.8%。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五个月处在荣枯分水岭上方,显示制造业仍处于持续复苏通道。

  “1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终值下降主要是产出增速放缓所致,不过新订单仍保持稳步增长,这也使得PMI能连续五个月在50%上方。”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表示,“2013年8月开始的复苏动力将延续至2014年。”

  从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来看,“中国2013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0%,固定资本形成为54.4%,净出口为负4.4%。”马建堂介绍,2014年总需求的“三驾马车”总体上还会保持平稳较快的增长。专家分析,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都保持合理增速,经济平稳增长为调结构腾出了空间。

  马建堂认为,城镇化的推进、中西部交通设施的改进、棚户区的改造以及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成为投资平稳较快发展的推动力;而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的较快平稳增长则为2014年消费需求的稳定增长奠定基础;发达经济体复苏向好态势的更加明朗则保证了我国出口将在2014年保持稳定增长。

  宏调创新:寓改革于调控之中

  2013年以来,发达经济体企稳回升步履蹒跚,中国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二季度中国GDP增速下滑至7.5%。“国民经济在2013年中期开始能够稳住并逐步向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央加强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积极创新宏观调控方式。”马建堂指出。他将宏观调控方式的创新精炼为16个字:明确区间,稳定政策,重在改调,长短结合。

  马建堂表示,“明确区间”是指中央明确提出要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要守住防通胀的上限,即是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马建堂表示,明确这样一个区间以后,增强了社会信心,稳定了社会预期。“无论是下限的保增长、保就业,还是上限的稳通胀,根本上还是为了改善民生,还是确保人民的就业能够增长,收入能够增长,收入能够不受物价上涨过多的影响。所以实际上是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在宏观调控方式中的体现”,他分析指出。

  “稳定政策”,主要是稳定宏观经济政策,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不超发货币,不增加赤字,为市场主体创造了一个可以预期的平稳的政策环境,防止政策不当变动对市场机制的干扰。

  “重在改调”,是指在稳定宏观政策的前提下,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向结构调整要发展的潜力。

  马建堂还提出,“长短结合”是指政策既着眼于解决当前问题,更着眼于为长期平稳可持续的发展打造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2013年宏观调控的一大变化是,从关注当前为主转变为更加兼顾长远,更加注重避免片面追求总量扩张的倾向。分析人士认为,宏调创新体现了新一届政府“稳增长”的新思路,并将在2014年得以延续和进一步完善。亚洲开发银行中国代表处高级经济学庄健表示,舆论中不乏有声音认为中国经济面临“硬着陆”风险,新一届政府提出“底线思维”的表述,用合理区间和上下限来引导市场预期和方法,效果很好。不少专家还认为,2014年是经济转型将进入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新时期,以改革来完善调控是2014年宏观创新的最大看点。

  大幕开启:改革加码获可持续发展动力

  全年经济数据收官之时,正是未来一年政策大幕拉开之日,新公布的经济数据再次释放经济企稳的信号,新一轮政策调整也一触即发。马建堂表示,从2014年国际国内形势看,中国应会保持继续平稳较快发展的速度。不过,他也提醒,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尚待缓解,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仍需巩固。他表示,下一阶段,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把改革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以改革促发展进步、促转型升级、促民生改善,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简政放权、扩大“营改增”试点范围、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信息消费、加快中西部和贫困地区铁路建设、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改善小微企业生存环境……一系列举措表明,中国已经走上了打造“经济升级版”的道路,也显示出我国的经济发展正从此前的高速增长换挡进入了中高速增长。

  从中国政府此前陆续召开的重磅会议可以看出,有关明年中国宏观经济的轮廓日渐清晰,即改革力度正在加码,这将为中国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清华大学金融系主任李稻葵注意到,2013年三季度的回升是短暂的,2014年经济的基本压力还是增速放缓,应对的关键是尽快寻求新增长点,财政政策进一步积极,货币政策审慎灵活。国务院参事姚景源认为,我国经济增长应有个上限和下限:上限是不能因为经济增长过快过热导致恶性通货膨胀;下限也不能让经济下行的幅度过大而影响就业。2014年中国经济若保持7.5%左右的增长,应当是基本平稳、比较合适的增速。

  中国政府在未来改革中更多追求“平衡”的思路也屡屡显现。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此前曾表示,要在必要和可能之间、在转型升级与保持合理增长速度之间找到一个“黄金平衡点”,使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保证较为充分的就业,同时要加快结构调整,着力提质增效,并将“黄金平衡点”作为经济转型顺利推进的“准星”,避免转型在中途陷落或偏轨脱靶。

  2014年中国经济预期目标将于稍晚时候召开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在经济增长不断放缓的背景下,如何稳增长再次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中国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学家范剑平预计,今后十年,中国经济增速仍有望保持7%以上的中高速增长。服务业、基础设施、现代制造业及一二线城市的房地产仍将是投资热土。民生证券研究院副院长、首席宏观研究员管清友评论认为,中国2013年GDP等数据基本符合预期,投资略低,通胀无忧。短期看工业用电、铁路货运等指标已经显示出经济增长疲态,稳增长挑战较大。2014年政策着力点料放在调结构促改革上,对经济下行容忍度提高。政策出台或有时滞,强调做好突破底线的预案,两会后是政策窗口期,但宽货币大投资难再现。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