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在日常消费中,几乎所有行为都伴随着纳税,但只有个税这个并非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小税种,会通过每个月的工资条清晰地呈现在公众视野中。由此引申出一个很少有人会问起却必须要问的问题,我们到底还有多少秘而不宣的纳税没有进入公众讨论范围?
我国共有19个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烟叶税、关税、船舶吨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从2000年起暂停征收)等,其中16个税种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关税和船舶吨税由海关征收,进口货物的增值税、消费税由海关部门代征。 比如如果你在中国内地购买一块售价2700元的瑞士进口手表,其中将包含17%的增值税392元,30%的消费税623元,城市维护建设税71元,11%的关税267元,赋税总额:1353元
据了解,2010年的个人所得税数额,仅占了中国税收总收入的7%左右。而仅增值税和营业税两项,就占据了税收总额的44.2%。大部分个人承担的“间接税”,都隐藏在不易察觉的经济行为之中。业内专家评论说,尽管名目繁多的税种看似与普通百姓无关,但事实上它们隐在幕后,最终都隐含在商品价格中,由每一个消费者来埋单。 比如,到餐馆吃一顿饭,饭钱里就包含着营业税;买一袋食盐,价格里就包含着增值税;买一瓶洗发水,价格里包含着消费税。以上述三税税金为计税依据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也随之而来。另外,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关税、资源税等,也会通过种种途径被或多或少地、间接地转嫁给普通百姓。 比如超市一袋5公斤的大米,售价50元,消费者需要埋单的增值税就是5.8元。一袋标价2元的盐,这个价格里其实也包含有约0.23元的增值税。我们购买的服装类产品,价格则包含了17%的增值税。出门在外,除去走路,只要我们开车或者打车,都要缴交一定数额的燃油税。[详细]
“难得糊涂”是中国人的做人哲学,涵义是未必所有的事情,知道的越多就是越好,而这种体会,在记者这次的个税调查中体会尤甚。 这两年以来,老百姓“税感”的增强,第一个来源是有关于“个税起征点”上调的全民大讨论,而第二个来源就是一个个越来越挑战我们认知和承受底线的税收名目。比如说给夫妻添堵的“婚前房产加名征税”,今年给上班族添堵的“月饼税”,添堵的反面,幸福感大大的遭到了打击,因为生活中似乎到处都是“纳税”的陷阱。然而,职能部门也需注意到的就是,当老百姓权利意识的慢慢觉醒之后,当税收透明度,合理性等诸多问题慢慢浮出水面之后,恐怕来自于各方的质疑声就不是一纸公文可以平息下去的了。
正是这样一种高度依赖流转环节税收的现行税制格局,使我们陷入了目前的窘境。
在杨志勇看来,商品的流转税偏高,导致物价偏高,在某种程度上会成为阻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