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去向
编辑看到一篇年轻的教师写的文章,里面说到“他还年轻,捧着所谓的铁饭碗。”,但老无所依的不安定心理决依旧围绕着他,“更不用说拥有着双重身份,游走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的农民工这类群体了。” 诚然,这种危机感的产生并不是偶然。调查显示,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养老难题不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夹杂着历史因素和制度制衡,因而更加的难以治理,首先,我们是未富先老,1999年我国人均不足3000美元时就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其次,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4亿多人,老年人增长相对速度更快,使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成为世界上“老得最快”的国家。 而面对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政府和个人都在探讨和实践着一系列的“养老模式”,然而无一例外的,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危机”。
“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国外,“以房养老”是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常用手段,因此,银监会专门就此开展了专项的调查。 不过,遗憾的是,9月28日,在全国政协举办“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上,参与该调查的人士指出,由于我国的房屋产权是70年的,以房养老将很难在我国推行。 除了产权制约之外,“以房养老”还面临着打破传统观念方面的问题,在记者随机采访的9位老人中,仅有一位认同“以房养老”的方法,而其余的大部分老人都认为房子要留给子女,无法接受房子抵押给别人,最终“一无所有”的这种模式。
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国家把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因为其国家保障的特殊性,成为更多人养老的选择,老百姓俗称其为“养命钱”。 然而,最近被媒体报道屡屡提出的社保基金缩水的问题,无疑是给指望凭其养老的民众们,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然而,目前通胀高企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当存在银行的九成社保基金,面对暂时无法调节的“负利率”,答案就等于长期处于贬值状态。若仅以CPI作为参数,过去9年里CPI平均涨幅为2.2%,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总计贬值数额高达百亿。
“现在的孩子太不争气了,现在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挣到的钱还不够他们挥霍的呢,等他们养老?没门”,北京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不无愤慨的向记者抱怨,“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们,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孩子没钱难道叫他们流落街头?至于以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师傅的抱怨恰恰反应了当下社会“啃老”的尴尬情形,年青人往往因为自身竞争力的不足,或者是结婚买房等众多原因,把父母穷极一生所积累的资产一点一点搬完。就此类情形,许多专家就疾呼老年人要“勇于说不”,对子女的要求不能一味满足,也要留出自己“过冬的粮食”。 根据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中国发展中心秘书长郑森源的测算,若想过上富足退休生活,退休时累计财富到500万元才能完成预期目标。对于而目前还未到老年阶段的中青年人来讲,未来想要“老有所依”,观念恐怕要从“养儿防老” 转变为“养老防儿”。
“养老双轨制”的“劫贫济富”效应具体体现在,其一,养老负担(支出)上的“劫贫济富”。根据规定,无论是普通企业职工,还是城镇居民、农村居民,若要参与养老保险,个人首先均须负担缴纳一定的保险费,如企业职工的养老费占到工资总额的28%,而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尤其是公务员则无须缴纳养老保险。
在中国一个特殊情况是,住房没有终身产权而是70年。等到以房养老的老人去世,房子归放款的金融机构时,产权期限可能所剩无几了。这不但影响到住房的保值增值,而且给银行处置变现带来巨大困难。房屋70年产权是制约以房养老的最大制度障碍。
计算公式:当月缴费额=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缴费基数*缴费比列 案例说明:甲3月工资收入为1700元,甲某的3月份的工资高于全省平均工资的100%不足200%,就应该按照100%缴费。3月份养老保险费应为1487.7*100%*28%等于416.6元(其中单位缴费297.5元,个人缴费119.1元)
登录 | 注册用戶 名: |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