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财经资讯 >

中国式“养老”遭遇实施危机

发布时间:2011年09月29日 18:4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网络电视台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编者按:老龄化问题对中国提出的挑战是全局性的、系统性的。面对如此严峻的养老情势,要实现“老有所养”的目标,我们凭什么?想要真的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预期目标,除了公民个人的合理规划外,更多的可能还是要靠国家从全局出发,制定贯穿全社会的“养老体系”建设。

       中国网络电视台北京综合报道(记者 周红艳):2011年9月28日,民政部等12个部门与全国政协开会讨论养老工作进展。目前,“老龄化”问题正一步步进逼中国,从2000年到2007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由1.26亿增长到1.53亿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0.2%提高到11.6%,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1.4%,相当于欧洲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总和。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率高达3.2%,约为总人口增长速度的5倍。预计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17%;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

       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养老难题不同,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夹杂着历史因素和制度制衡,因而更加的难以治理,首先,我们是未富先老,1999年我国人均不足3000美元时就已经开始步入老龄化,而发达国家是在人均GDP达到5000—10000美元时才进入老龄化社会。其次,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少生4亿多人,老年人增长相对速度更快,使我国“跑步”进入老龄化,成为世界上“老得最快”的国家。

       面对严峻的“老龄化”问题,政府和个人都在探讨和实践着一系列的“养老模式”,然而无一例外的,都遭遇了不同程度的“实施危机”。

       以房养老:制度制衡

       2011年全国两会期间,贺强等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以房养老”方面的提案。“以房养老”也被称为“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或者“倒按揭”。是指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在国外,“以房养老”是用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常用手段,因此,银监会专门就此开展了专项的调查。

       不过,遗憾的是,9月28日,在全国政协举办“大力发展我国养老事业”提案办理会上,参与该调查的人士指出,由于我国的房屋产权是70年的,以房养老将很难在我国推行。

       他同时指出,在房价的上行期,以房养老问题不大,一旦遇到房价下行期,还有可能遇到其他的问题。

       除了产权制约之外,“以房养老”还面临着打破传统观念方面的问题,在记者随机采访的9位老人中,仅有一位认同“以房养老”的方法,而其余的大部分老人都认为房子要留给子女,无法接受房子抵押给别人,最终“一无所有”的这种模式。

       “养命钱”:面临缩水危机

       社保基金,是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的由国有股减持划入资金及股权资产、中央财政拨入资金、经国务院批准以其他方式筹集的资金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由中央政府集中的社会保障基金。 社保基金是不向个人投资者开放的,社保基金是国家把企事业职工交的养老保险费中的一部分资金交给专业的机构管理,实现保值增值。

       因为其国家保障的特殊性,成为更多人养老的选择,老百姓俗称其为“养命钱”。

       然而,最近被媒体报道屡屡提出的社保基金缩水的问题,无疑是给指望凭其养老的民众们,狠狠的泼了一盆冷水。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8月10日公布了2010年全国社会保险情况:2010年末,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失业和生育5项社会保险基金资产总额23886亿元,各级政府财政专户存款20319亿元,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出账户和其他银行存款1416亿元,暂付款751亿元,债券投资369亿元,委托运营366亿元,协议存款665亿元。这意味着,全国社保基金总额中有九成左右存于银行,而用来购买债券和委托运营的方式进行投资的不足一成。

       然而,目前通胀高企的宏观经济环境下,当存在银行的九成社保基金,面对暂时无法调节的“负利率”,答案就等于长期处于贬值状态。若仅以CPI作为参数,过去9年里CPI平均涨幅为2.2%,社保基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总计贬值数额高达百亿。

       其次,即便是投入市场运作的那一成,也是难言获益。从人社部公布的数据看,仅有1400亿元社保基金在进行保值增值的运营。其中只有366亿元委托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运营,其余则用于购买国债或者协议存款。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所主任郑秉文认为,目前投资运营方式还非常单一,而且规模极小,他建议国家尽快出台社保基金的投资运营办法,使其保值增值。

       “养儿防老” :遭遇尴尬——“养老防儿”

       “现在的孩子太不争气了,现在我们辛辛苦苦工作,挣到的钱还不够他们挥霍的呢,等他们养老?没门”,北京出租车司机李师傅不无愤慨的向记者抱怨,“不过也不能完全怪他们,现在工作也不好找,孩子没钱难道叫他们流落街头?至于以后,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李师傅的抱怨恰恰反应了当下社会“啃老”的尴尬情形,年青人往往因为自身竞争力的不足,或者是结婚买房等众多原因,把父母穷极一生所积累的资产一点一点搬完。就此类情形,许多专家就疾呼老年人要“勇于说不”,对子女的要求不能一味满足,也要留出自己“过冬的粮食”。

       根据国际认证财务顾问师协会中国发展中心秘书长郑森源的测算,若想过上富足退休生活,即计划退休后每年花10多万元,就必须从30岁始规划,每年应该拿出6万多元用于投资,退休时累计财富到500万元才能完成预期目标。

       郑森源认为,社保只能满足退休以后的基本生活,它所能提供的保护对于疾病多发,需要照顾的老年人来讲显然不够,所以,郑森源认为,对于目前还未到老年阶段的中青年人来讲,未来想要“老有所依”,观念恐怕要从“养儿防老” 转变为“养老防儿”。(审核:王玉飞 监制:吕正标)

责任编辑:王玉飞

热词:

  • 养老
  • 养儿防老
  • 以房养老
  • 老龄化
  • 老有所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