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夏斌:促改革方能稳增长

发布时间: 2012年05月22日 13: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经济导报

 



  受到国际、国内各方面影响,我国经济这趟高速行使的列车正在逐渐降速。18日,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发布的报告预计,二季度我国经济增长仍将延续减速态势 ,预计季度GDP增长7.5% 左右,有可能首次跌破8%的“红线”。

  “速度降下来是必然的,现在看来,简单依靠增加货币投放很难达到保增长的效果,中国需要更深入的改革。”在19日由山东省金融办与济南大学举办的“第一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上,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室原主任、央行货币委员会原委员夏斌说。

  将国企红利用于刺激消费

  目前,我国无论是工业增加值、实际使用外资数量、用电量、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银行贷款额等数据,均出现明显下降,并且下降势头远未终止。

  夏斌认为,受欧债危机等国际因素影响,以往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出口与投资出现明显下降,短期之内没有起色,消费是能保证经济稳定增长的一大关键。“现在要想尽办法刺激消费,这仅靠货币政策很难拉动,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支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这一轮国内经济结构转型。”

  不过,积极的财政政策显然要扩大财政支出,这对于日渐匮乏的财政收入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税收总收入完成25857.81亿元,同比回落22.1个百分点,为近3年同期最低。其中,个人所得税同比下降6.2%,比去年同期增速回落43.2个百分点,其余主体税种收入增速普遍回落。

  对此,夏斌认为,计算财政收入,不仅要算财政部的收入账款,还要计算政府手中持有的大量国有优质资产的收入账,这都属于全民所有。“可以提高国企分红率,增加财政收入;同时,对于一些国企,在保证国家绝对控股或相对控股的条件下,可以将剩余的股份进行出售,政府用这笔资金救助弱势群体,或者进行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建设,以此扩大消费,促进增长。”

  今年房地产调控最难

  我国经济降速,令诸多地方政府重新把目光瞄向房地产市场 ,如扬州等地出现鼓励购房政策等。

  对此,夏斌表示,今年房地产市场将是宏观调控的关键和难点。“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如果不整顿,肯定要出事;但是如果整狠了,也会出事。”“我国的房地产市场需要一到两年时间,慢慢调整到位。调控长期关注的重点不应是房价,而是建设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长效制度。”夏斌认为,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应培养以消费品为主导的市场,而不是一个资产市场。要想达到这一效果,需要一边加快保障房建设,一边严厉打击投机炒房。这需要国内尽快建立完善住房信息网,了解交易动态,对投机炒房者予以严厉打击。

  “改中求稳”

  经济上升期、平稳期,原先的发展模式依然可以坐收红利,没有人会轻言改革。只有原有发展模式的红利消失,负面影响突显之时,改革才可能拥有足够的动力。显然,如今的中国,正试图用更多领域的改革,来促进经济的增长,比如近期温州的金融改革。

  对此,夏斌表示,在稳健的货币政策下,金融改革可以有效改善银行资源配置不合理的问题。不过,他也认为,要想达到今年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中求进”目标,还应该加快改革,即“改中求稳”。

  “只有改革才能真正稳定经济的发展。”夏斌说,以温州金改为例,村镇银行的控股条件应该进一步放开,完全可以打破牵头行必须是银行机构的限制;同时,小贷公司的负债率也可以放开。

  夏斌表示,以前实体经济面总是在“喊渴”,但是近期金融业的数据表明,资金匮乏的状况已经得到改善,问题是企业生产积极性不高,居民消费不旺。“简单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再有效,还要靠改革,包括财政、金融方面的改革,提高私人投资的水平,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稳定经济的增长。从这一点上讲,我国改革的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大。”

  新闻同期声

  郭田勇:央行利率市场化出现新思路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在19 日“第一届中国公司金融论坛”上发言表示,目前对于利率市场化路径的争议主要有两条,一是一步到位,放开市场利率,二是走渐进式道路,央行显然更倾向于第二条路径。“我们注意到,央行在渐进式道路上已经有了一些新思路。”

  郭田勇表示,美国推进利率市场化过程中,曾在体制外推出了大量的存款替代品吸引资金,逐渐减少体制内存款所占比例。在其减到一定程度后,才放开存款利率,控制了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现在我们在国内市场上也看到了很多新型金融产品,比如理财产品、大额可转让存单等,某种意义上讲,这都可以成为体制外利率市场化的产品。”(记者 时超)

责任编辑:高士佳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