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5月1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在京召开部分省局问题胶囊处置工作座谈会,局长尹力明确要求:“各地要加快处置工作步伐,对查实的涉案企业坚决从重从快处理。”
听到这一消息,修正药业河北某市的代理商吴民(化名)眉头紧蹙,略显焦虑地对记者说:“看来修正难逃此劫,大家都很着急。刚出事没几天,修正就召集我们开会,老总还拍着胸脯保证,承诺承担代理商的所有损失,并且采取了有力的措施。还说这个事的影响不会超过15天,你们就放宽心吧。现在已耽误个把月了,真能忽悠。”
表面上看,这是修正药业在“问题胶囊”事件中深受负面影响的连锁反应。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专家认为,深层次的问题是,据《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文章称,本次召回的产品,可能导致修正损失约达70亿元;而终端药品下架,产生不了现金流,修正药业的资金链存在断裂的风险。修正不是不想补偿,而是没法补。更为严重的是,如果任由代理商的“焦虑”情绪持续发酵,势必引发一场“挤兑”危机,演变成社会矛盾,这将导致修正药业深陷“泥淖”,前途未卜。
事态确实严重。然而,修正药业的补偿政策何时出台?本次事件造成的损失究竟有多大?资金链条是否存在断裂风险?至此,人民网记者致函修正药业,针对上述问题商请采访。修正药业没有回应,却委托相关人士给人民网“打招呼”,希望不要采访,有新消息及时告知。
药品下架 销售停滞
终端药店令其药品下架,大量退货,致使修正药业的药品销售趋于停滞。北京金象大药房副总经理李成钢说:“在看到国家药监局发布的通告后,我们在第一时间通知下属药房,立即停止销售修正等9家企业的胶囊药品并全部下架,让供应商速来办理退货手续。”
“问题胶囊”事件对修正药业的药品销售影响特别大。北京嘉事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某门店经理坦言:“就拿‘斯达舒’来说,以前销售挺好的,经常是消费者点名购买。好家伙,你敢用问题胶囊生产药品,这次跌倒了,再想爬起来,基本上没什么希望。”记者问原因为何,该经理说:“没人信了。”
修正药业的药品下架,对药店的销售没有影响。老百姓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市场营销总监王黎认为,当前我国药品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OTC产品,竞争异常激烈,供消费者选择的品种很多。比如,能替代“斯达舒”的药品有很多,悦康药业的立卫克、葵花药业的胃康灵、邯郸制药的摩罗丹等等,至于修正药业“问题胶囊”的下架停销,对“老百姓”的销售额来说,无关痛痒。
一方面,药品下架、销售停滞;另一方面,召回产品,封存药品。两头一堵,修正药业的整个资金链都受到了极其严重的影响。上述业内人士说:“要命的是,在修正药业的产品下架后,悦康、白云山、葵花和邯郸等企业的药品趁虚而入,全面替代了修正药业的药品,将来修正药业能否把市场抢回来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