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商报讯 (记者 王晔君)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数据显示,全国居民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创下2010年2月以来的新低。同时,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环比下降0.7%,连续四个月负增长。
分析人士称,CPI的大幅下降,表明政策已基本告别控通胀任务,而力度更大的“稳增长”政策出台也暂时少了后顾之忧。
具体而言,食品价格同比上涨3.8%,影响CPI同比上涨约1.2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2.1%,影响CPI上涨约0.3个百分点;粮食价格上涨3.2%,影响CPI上涨约0.09个百分点;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下降1.7%,影响CPI下降约0.13个百分点,其中猪肉价格下降12.2%,影响CPI下降约0.43个百分点。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6月份CPI回落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从来看,受国家货币政策和经济放缓大环境影响,物价缺乏持续上涨动力;从微观来看,受天气转暖、油价下调等影响,农产品生产成本降低、供应充足,使价格不断走低,进而推动整个物价下行。
中国人民大学与证券研究所常务副所长赵锡军也表示,政府今年来加大打击非法炒作农产品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也为CPI回落创造了良好条件。此外,去年的翘尾因素逐渐消失,也是6月份物价回落的一个原因。
“6月份CPI继续回落,表明通胀压力进一步减轻。受国内经济增长放缓和国际持续走低影响,未来CPI进一步下行的可能性非常大,甚至可能降到1%以下。” 李国祥说。
而PPI的负增长更是引发对经济继续下行的担心。交行金融研究中心最新报告指出,6月PPI翘尾因素较上月持平,其同比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国内生产性需求持续疲弱。6月份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止跌企稳,国际油价持续回落使年内第三次下调成品油价格的窗口再次开启,输入性因素对物价仍呈下行拉力。
赵锡军表示,PPI负增长,表明产品出厂价格下滑,一方面说明市场需求不旺,处在供大于求的状态,产品只能降价销售;另一方面,原油、钢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下跌,造成产品成本下降,进而降低了产品的出厂价格。总体来看,经济增长面临下行风险。
(王晔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