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经历30多年改革开放,尤其是小平同志南方谈话20年来的快速发展,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亦堆积了诸多难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发展挑战,需要重温当时抉择之智勇,正视当前抉择之紧迫,坚定深化改革,决不半途而废。加上随着国际经济危机的爆发,我们转嫁经济问题的空间几乎被封杀,改革已刻不容缓,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唯一出路是推进经济体制改革。
一、当前中国经济转型积累矛盾凸显
改革开放推动中国实现了三大社会经济转型,走上了现代化、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发展轨道。然而,社会经济转型期也是矛盾凸显期,市场化改革也积累了许多问题,使当前中国发展面临一些难题。社会经济转型带来了四大问题:一是贫富差距拉大,出现了两极分化的危险趋势。二是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民生问题凸显。特别是市场经济所必然要求的社会保障制度,至今没有建立起来,诸如就业难、上学难、看病贵、住房贵、治安乱等这些牵涉到百姓民生问题。三是发展方式粗放,生态遭破坏,环境被污染。四是权力和社会腐败严重。
二、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依然在改革
当前,一些体制上的问题制约着科学发展,加上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剧烈,我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并不比20年前轻松。不改革开放只能是死路一条,不能因为难,就把改革束之高阁,当前深化改革的迫切性和艰巨性同样不亚于20年前。
1.现代市场经济制度是发展经济的最佳选择
必须加快市场化进程,促进资源配置高效。新时期深化市场化进程,要进一步推进市场开放和充分竞争,特别是开放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要发挥价格机制的调节作用,确保市场信号不扭曲。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保证各类所有制企业独立自主经营和公平竞争。高度重视建立市场秩序,既要完善必要的调整竞争秩序的地方法律法规,又要为促进有序竞争创新必要的政策举措。
2.中国金融体制改革迫在眉睫
我国目前的金融体制基本上还处在一个比较封闭的政府垄断管制状态下的阶段,这种金融体制已严重影响到我们的资本配置,资源配置,货币的正常流动等各个方面,积聚了巨大金融风险。比如民间高利贷问题,地方债务问题,银行风险,中小企业贷款难等,导致了实业空心化,资产泡沫化。这种金融体制严重制约了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阻碍了实业经济的发展。金融改革为什么重要?对于以投资与出口驱动的亚洲国家来说,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必然在某一阶段面临结构转变的巨大压力,否则极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国家陷阱。中国或许已经到达这一阶段,金融领域改革已经到了不得不改地步。这意味着,金融系统以及资本市场重要性大为提高,其资本配置功能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金融地位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改革成败事关中国经济结构转型,不可不做,不可不慎。
展望未来,难点有二。一方面在于约束地方政府,尤其是对金融资源的垄断与滥用,另一方是如何在加强监管基础上促进金融自由化,其中包括对民资的开放、利率市场化、汇率机制改革等。尽管计划屡遭变化冲击,但成立健全现代金融体系,一直是金融改革的主导思路。
三、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经济改革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的改革首先应当大幅度地放权,应该由各个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因地制宜地推行自身的改革。由于不同地区的经济制度的社会禀赋差距很大,因此,不同地区的政府应当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改革方向。再次,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应该有足够的应变能力。改革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且,中国市场理性程度是在不断提高的,政府的执行力也是会不断改变的,改革本身事实上就在不断推动政府的执行力提升,因此,中国在改革中需要更加强调制度的灵活性而非僵化性。
总的来说,今天的改革需要开阔思路,下放权力,由地方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自己改革的方向,从而以一个分权的、不断演进的改革方式,取代一个自上而下、一刀切的改革方式。这样也有利于企业在不同的地方之间有可选择的余地,而企业的选择有助于地方提升改革的积极性与效率。(作者系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
(本文论述只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媒体立场。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