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中国驾驭经济的能力超越西方

发布时间: 2012年11月02日 15:5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0月31日电 一直以来,质疑中国经济、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不绝于耳。然而,中国在经济发展的道路上仍然朝气蓬勃,步伐矫健。《全球财经》10月30日刊文《中国驾驭经济的能力超越西方》,文章认为,中国领导人比西方领导人更懂经济,中国在应对世界经济危机中的大胆举措以及振兴经济的庞大计划堪称西方楷模。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最近30年,中国经济增长率是世界其他经济体平均增长率的3倍,数亿中国人脱贫。中国领导人仍期待今年经济增长率超过7.5%,虽然这个数字低于中国在2005年至2011年10.9%的平均增长率,但仍值得其他国家艳羡。

  中国领导人证明了他们比西方领导人更懂经济,即便西方工业国很少有政治家和经济学家愿承认这一点。

  德国《星期五》周报刊文称,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制订了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那时各国政府知道,全球危机需要全球应对。但没有哪个国家制订中国那样的庞大计划。

  超过5000亿美元的投资使其成为经济史上最大的经济刺激计划。中国经济随即开始复苏,德国等国托中国人的福也紧跟上来。

  中国采用了凯恩斯曾建议的、许多西方政府使用过的方案:严格监管金融部门,加强政府对市场调控,在经济需要时增加国家投资。

  但西方早就抛弃了这种方案,即便在金融危机进入第四个年头后,西方工业国主要还是依靠所谓市场力量,而来自远东的竞争越来越强了。

  今年,中国又采用了几年前那些经受过考验的手段。9月,他们批准了一系列基础设施项目。但这次他们是单独行动,而欧洲工业国正转入紧缩模式。

  在债务危机中,一种不可理解的逻辑主导着欧洲人:若国家债务太多,就必须采取紧缩措施。但这种认识是错的,因为若没人投资,经济就不会增长,没有经济增长,螺旋就会向下转,最终债务大山会更高。

  中国却毫不犹豫。例如当中国太阳能行业遇到困难时,他们就用大订单保护该行业。他们扶持关键技术,直至这些技术能走到国际市场前列。当出口不再增长时,他们就打开国库,让国家投资弥补出口受到的损失。

  这些措施使中国至今仍能在很大程度上控制其金融体系。银行多数股权属于国家。若银行亏损,国家就为它们提供支持;若它们盈利——大部分银行目前正是这种情况——钱也流进国家口袋。这不同于西方过去几年的银行救助行动。

  在中国,损失被国有化,但盈利也被国有化。这可能是中国根本的成功方法:它允许市场经济,但经济仍是国家根本的组成部分。

  过去30年中国人遵循这个原则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长期的两位数的经济增长使共产党能在此期间让数亿人脱贫。

  目前已有3亿人过着接近西方人的生活。联合国2000年制定的到2015年将全球贫困人口减半的目标如能实现,那将只能归功于中国。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