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观点频道

杨涛:债券违约的背后是金融风险释放

发布时间: 2013年03月20日 14:56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新闻网

 



  “零违约”背后的市场看似一片祥和,实际上代表了市场与产品发展的扭曲。债券背后的项目或企业风险不能够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就只能够使得风险积累、压缩、转移和最终爆发。

  日前,尚德电力5.41亿美元可转债违约,打破了国内债券市场零违约的神话。实际上,债券类产品的潜在风险早已逐渐暴露,如2012年初,作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10中关村债”发起人之一的北京地杰通信,就成为出现违约后启动担保代偿的首例。而今年初,“11超日债”的违约可能,也牵动了各方关注。

  长期以来,虽然我国企业发行的海外债券出现过违约,尤其是有些作为“中概股”的企业,但在国内市场却似乎有“零违约”的潜规则。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是与政府因素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或间接地为地方企业债券提供“兜底”,对于国有背景的城投债,自然是天经地义,对于某些非国有背景的企业,由于其往往是地方大型企业,与税收和就业密切相关,地方政府也不希望出现问题,从而影响地方的信誉与投资环境。

  另一方面,考虑到现有机制把风险认定留在审批环节,债券审批部门也把防止违约风险看成重中之重。如发改委多次强调,对于违反有关规定造成违约的发行人,将不再受理其发债申请,相关承销商也可能受到处罚。由于债券发行与地方的协助推动也有很大关联,因此违约也实际影响地方利用债市的整体前景。

  “零违约”背后的市场看似一片祥和,实际上代表了市场与产品发展的扭曲。风险要素的缺失,使得债券产品定价本身就出了问题,债券背后的项目或企业风险不能够通过市场价格来体现,就只能够使得风险积累、压缩、转移和最终爆发。

  实际上,类似的事情也出现在信托产品上,如在信托的“刚性兑付”潜规则下,依托信托通道的银行表外金融产品的违约风险被系统性低估,直到此前三峡全通信托违约打破这一惯例。

  之所以出现这些现象,一方面因为缺乏破产清算机制、投资者保护不完善,使得繁荣的债券市场也具有潜在脆弱性;而在银行信贷易受调控影响的情况下,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债券融资的依赖性大幅上升,更不容得出现半点问题。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更重视债券市场建设的政策目标下,债券市场改革却经常出现形式化,“人为造市”和规模指标偏好成为主流,其中肯定蕴含了运动性改革的风险。对这种“虚假繁荣”同样可以佐证的是,国内评级机构上调债信的偏好明显,即便在经济下滑严重冲击企业的年份。

  应该说,在经济高增长能够持续下去的时候,这种非正常的信用游戏还能继续,当经历真正的周期性低谷时,则信用链条危机爆发的可能性就会增大。当前的违约案例警示我们长痛不如短痛,短期信用风险暴露如同小感冒,长期市场扭曲如同表面健康、实际有严重健康问题的人,终会迎来大的危机。

  □杨涛(北京 学者)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