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摆脱信贷依赖
之所以偿债高峰期会在今、明两年到来,是由于当年大部分融资平台都选择了三、五年的短期贷款。当时2009、2010年的时候,资金特别宽裕,高速公路建设作为基建投资,是各个银行争抢的项目对象。
“因为高速公路的建设期就要达到4到5年,为了保障资金流的稳定性,以前高速公路融资平台选择的贷款,都是15到20年的中长期贷款。前两年只付利息,从第三年开始还本金。”前述某银行相关人士对《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说,“但是在投资拉动的那两年,银行为了抢项目,以三年或五年期的低利息贷款产品吸引贷款对象。”
成本更低的三、五年短期贷款迅速成为正处在投资需求旺盛的融资平台公司的选择。但实际上,有些高速公路三年是没有建成通车的,所以在贷款期内没有收入来源进行还款。
当时银行的设计是,三、五年期的可以进行循环贷款,也就是到期以后再贷个三至五年,留出时间还上本金。
“当时有一个项目的建设资金贷款是通过银行招标的,但最后我们一看,那个中标银行自己提的条件,几乎就不可能实现。”该银行相关人士说,“那是个短期贷款,几年可以倒一次,然后期限非常长,还有宽限期。那时候我感觉银行已经不讲究收益,也不讲究利息,而只是想贷款出去。”
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到2011年,银监会开始整顿清理融资平台,出台了一系列的紧缩措施,包括不得债务展期,不得借新还旧等政策,彻底打乱了之前的还款计划。众多融资平台资金链陷入紧张。
此外,为控制一些地方融资平台无序贷款引发的潜在财政金融风险,银监会开始对各地融资平台实施名单制管理。最开始银监会建融资平台名单目的是保护名单内平台,进入名单的在满足一系列条件的情况下才可以有条件的放贷,不在名单内的一律不得放贷,实际上这是一个“白名单”。
但该政策到了后来,“白名单”变成了“黑名单”,退出名单管理的公司类平台可以按照一般商业化模式继续申请放贷,名单内的贷款融资则面临一系列的约束条件。很多陷入困境的融资平台向银监会反映这些问题,但这一政策基本上还在延续,使一些地方的交通厅、公路局面临难以获得银行授信的窘境。
由此看来,高速公路作为基础设施,是一个长期稳定但不是高收益的项目,在贷款的时候,还要根据贷款项目的特点,选择与其相匹配的产品。这样虽然有经济周期,但是整个大的形势,不会有突发性的风险存在。
而更根本的原因,在于通过银行贷款进行融资的方式,受制于宏观经济影响较大。宽松的时候都没有问题,但是一旦实施紧缩的政策,风险顿时凸显。在现在高速公路的融资方式中,银行借贷占总体融资方式的60%,开辟新的融资渠道显得非常必要。
交通部科学研究院交通财政与金融研究副所长李晓峰指出,应当逐步分类调整公路的融资结构,普通公路主要通过公共财政来融资建设,高速公路应该提高发行债券等直接融资的比重,避免对信贷资金的过度依赖,并规范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要改变过度依赖信贷资金的结构,防止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李晓峰说 。
(本刊记者范若虹对此文亦有贡献)(来源:财经国家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