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 > 宏观

周小川发话释放信号 市场解读降息和降准仍有可能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23日 16:02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由于近期央行频繁使用大规模逆回购措施,市场纷纷猜测央行在利率及存款准备金率工具上的关注将会相应减少。央行行长周小川昨日在参加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间隙表示,央行不会排除任何形式的货币政策操作。市场人士将此解读为,央行仍然可能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降息和降准。

  其实,在8月2日央行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对于下一阶段的政策思路,央行有如下表述: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有分析指出,报告首次将逆回购放到流动性管理工具序列的第一位置,显示出逆回购已经成为央行货币调控最倚重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央行更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精细审慎调控流动性的总体思路。

  周小川:货币政策选项不排除任何工具

  为稳定经济增长,今年以来,央行已经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并两度降息,市场猜测,在通胀压力并未完全消除的情况下,央行不愿意大规模的释放流动性,有意增加逆回购的操作,以代替并减少存款准备金率和利率的使用频率。

  就在本月21日,央行在公开市场进行150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40%;同时进行的700亿元14天期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为3.60%。单日2200亿元的逆回购规模,创下了单日逆回购规模的历史新高。由于逆回购可以精准地控制货币增减,因此,从今年6月开始,它已经成为了央行调控流动性的新宠。

  在今年实体经济趋缓环境下,经济学家预计降准窗口将开启,然而却迟迟未有降准,取而代之的是频繁的逆回购操作,这令市场人士揣测央行可能更倾向于货币市场操作。对于“央行近期频繁使用逆回购工具,未来会否减少动用降息、降准等政策工具”这一问题,周小川昨日在出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时回应称,运用哪种货币政策工具的可能性都不排除。

  货币政策未来空间有多大?周小川一语被解读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研究总监刘利刚表示,前期积累的到期逆回购规模也需要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对冲,他预计央行将很快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认为,无论央行降不降准备金率,由于逆回购的存在,在政策基调不变的情况下,整体流动性都是比较宽裕的。因此降不降准备金率不重要。不过,鲁政委也坦言,考虑到货币政策滞后性,年内如果继续降息会给明年的调控带来困扰。所以眼下不应该对贷款利率过于急躁,要多观察。但也有分析师认为,如果逆回购未来的脚步放缓,新一轮的降准预期就可能会触发。

  申银万国表示,当前市场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宽松政策无法有效传导到实体经济,而不是宽松程度不够。因此,降准是相对被动的宽松政策,因为降准是为了维持货币政策的一定程度的宽松水平,而不是为了单纯增大宽松程度而降准。综合各方面因素,预计年内还会有两次降准。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未来降息、降准两种可能性都不能排除,关键“要看下一步的经济运行状况”。央行准备要动用这个工具的时候,看看物价行不行,行就动,不行就暂时不动。而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李晶则表示,近来国际农产品价格攀升厉害,或会引发国内政府担心通胀抬头,影响货币政策。根据摩根大通的预计,三季度将调降存款准备金率,但是可能不会在八月份,未来准备金率今年之内可能还会下调两次。而利率年内也将再降一次,但大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

  关注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将逆回购放序列第一位置

  央行在今年8月2日发布了《2012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对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进行了阐述,央行表示,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密切监测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关注需求变化,增强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

  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继续优化流动性管理,综合考虑外汇流入、市场资金需求变动、短期特殊因素等情况,运用逆回购、正回购、央行票据、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流动性管理工具组合,灵活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引导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有分析指出,报告首次将逆回购放到流动性管理工具序列的第一位置,显示出逆回购已经成为央行货币调控最倚重力量,同时也反映出央行更好平衡稳增长、调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精细审慎调控流动性的总体思路。

  延伸阅读:

  周小川:当前提出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

  周小川昨日在“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十年庆”做主题演讲时表示,职工持股计划主要是上市公司职工持股计划,不限于金融领域。反映职工在企业中的权益和参与管理的作用,需要有具体形式,而这些具体形式应该在当前的公司治理结构中有所反映。

  针对市场对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的顾虑,周小川也提及上世纪90年代实行上市公司持股计划时出现的一些作弊和丑闻,部分领导干部参与其中期望发财。但他坚信,"出了事故不可怕,要正确客观地诊断出原因。当时之所以出现问题主要在于没有透明度,没有中介机构参与其中,还有就是当时在制度上有一些缺陷,存在IPO价格过高等问题,给一些内部人员和公司高管提供了诱惑"。

  周小川认为,当前提出员工持股计划非常有道理,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等提法为员工持股计划奠定了基础。对于具体操作形式,周小川认为,通过职工的工资和奖金来购买股票,推行职工制计划,这种做法总体来说,比较可靠,一般来说出问题的可能性相对少一些。但涉及到是否要有委托机构的问题,通过工会,或者职工持股基金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来实现,则需要通过一些方法解决上述透明度问题。

央视网新闻官方微信:扫一扫,立即关注!
关注"网络新闻联播",获取独家新闻资讯。
更多精彩请关注各大微博平台@网络新闻联播 ,@央视网新闻。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