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宏观

中国制造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

发布时间: 2012年09月14日 07:3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制造与贸易伙伴共享繁荣(十年开放路:与世界共赢)(制图:记者 潘笑天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者按

  2002—2012年,中共十六大以来的这十年,中国经济,可圈可点。

  这十年,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全面融入全球经济体系的十年,是中国开放型经济水平明显提升的十年,是中国成长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十年,是中国经济逐渐展现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对全球经济贡献日隆的十年。

  这十年,全球经济形势波折动荡,全球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经济一体化与贸易保护主义并存,经济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经济经受住了考验,并为世界经济的健康发展持续贡献着“正能量”。

  这十年,“中国制造”风行全球,“中国市场”成长为世界的市场,“中国资本”走出去与东道国共同成长。中国在与各经济体的利益交融中成为可信赖的“中国伙伴”,在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中体现着“中国责任”。

  为此,本报从今日起推出“十年开放路:与世界共赢”系列报道,展现十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成长、转型和阵痛,寻找全球经济中的中国方位。

  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欢迎它,有人排斥它,但几乎所有人都离不开它。它就是“中国制造”,它在你身边——不,就在你身上。

  这十年,中国在更深更广地走向世界。走向世界,方式很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个:在文化上,是孔子学院;在物质上,便是“中国制造”。

  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谈论中国,谈论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谈论中国所处的世界位置,始终无法回避“中国制造”。立志“塑造未来经济”的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中国制造的命运”成为热点话题,瓶颈、升级、乐观等成为讨论的关键词。

  影响世界:你“没法离开”它

  如同中外学者合作探讨“中国制造未来十年的新格局”的书籍——《龙行天下》一书的书名,“中国制造”正在世界各地畅游。尤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世界更加感知了这一点。

  如今,在非洲,即便最贫困的乡村,人们脚上的凉鞋、拖鞋,都是“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同样,在身为发达国家的日本,想买一个不是“Made in China”的机器猫公仔或Hello Kitty,是件很难的事。

  日前闭幕的伦敦奥运会上,浏阳的烟花、北京的人工草皮、江苏造的吉祥物……大量的“中国制造”,让媒体感叹“没有中国制造,便没有伦敦奥运”。

  伦敦奥运是“中国制造”与世界关系的极致缩影:后者为前者提供了宽阔市场,前者则让后者得以舒适便利。当然,这种看似和谐的关系,也有小插曲:美国运动员制服很漂亮,但在伦敦奥运前夕,美国一些政客竟然表示应该“烧毁”这些制服,因为它们“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有人调侃说:恐怕点燃制服的打火机也是中国生产的吧。

  很难想象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美国女记者萨拉·邦焦尔尼,曾尝试带领全家过一年“离开中国制造”的生活。结果,这一年日子增添了很多烦恼:蜡烛、打印机墨盒、玩具、捕鼠器……要想不买中国产品,必须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去寻找替代品(还不一定能找到),生活成本大幅提高。

  “还是跟中国进口产品共存的好。”这是萨拉最后得出的结论。这恐怕也是世界绝大多数人的结论。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