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洪绩
报载,根据规划,广州今年计划开工从市区至从化、增城的地铁14、21号线和13号线一期,总长165公里,占前20年修建地铁长度的70%,总造价预计超过1000亿元。市民质疑:市区东西、南北方向拥堵尚未解决,就砸大量公共资金修建这3条地铁太超前了。
作为最便捷的交通载体,地铁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地面交通拥堵不堪的窘境之下。广州地铁所以要大干快上,此前所反复声言的大方向均源于此。具体到掷巨资修建市区通达从化、增城的地铁,是否“太超前”和在全市地铁网络布局的轻重缓急上是否欠掂量,则是需要考量的。
首先,需要求解修建从化、增城地铁是否已经迫不及待?无疑,地铁修到从化、增城利于当地开发,但相比于真正迫切破解的中心城区交通困境还次之。如市民提出应优先建设5号线、3号线复线等工程以解决城区出行难的问题,自有其道理。专家之见更是透切:通往从化、增城的地铁应该是通勤线,通勤线属适合上下班高频次发车、大客流量的运输。增城在可预见的未来或许会有大量人口涌入,从化是否如此则是未知数。换言之,如认为推动从化增城发展非地铁不可,较之城区中心更迫切,恐还欠论据。
其次,推进新型城市化空间新布局是否非修建地铁不可?按照广州“东进、西联、南拓、北优、中调”的发展战略,要优化“一个都会区、两个新城区、三个副中心”的新型城市化空间新布局,理论上建地铁会助推这一战略的实施。然而,以此“分流中心城区人口”的梦想其实已有十多年,但成效却极微。如果仅基于理论而在地铁建设上急躁冒进,是否就能自然促使新型城市化空间布局的形成?具体到从化,现实中从化与广州城区人流物流来往并不太频繁,修建快速路之后再修地铁的意义到底有多大?
再次,广州公共财政是否有足够实力搞超前项目?如果说广州财大气粗,尽可“摊大饼”,或者在地铁上适度超前发展也未曾不可。但是,现实中广州市政府并不乏“喊穷”声。去年底首次见光的广州“家底”是全市地方政府性债务高达2414亿元,其中政府负偿还责任的债务1786亿元。而且,当年承诺的多项民生工程因资金不到位而成画饼。如此财政状况之下,有限的资金理当投在刀刃上,用在最急需的地方。只凭豪气搞“大跃进”,鱼和熊掌哪能兼得?
诚然,市民认为急着修建从化增城地铁“有公共决策失误嫌疑”尚属臆断,但4号线的前车之鉴已摆在眼前。当年,为了吸引一个汽车项目,广州不惜巨资修建通往南沙的4号线,而今门前冷落,落得被香港政协委员指“地铁建在人烟稀少的地方对公共财政是个浪费”的尴尬。从化增城地铁会否重蹈4号线的覆辙,必须充分论证再审慎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就地铁运营问题,从化方面极具豪气地打保票:如果地铁亏本,从化愿意掏钱“保底、补贴地铁”。如此重大项目在官员眼里竟然“举重若轻”,实在令人费解。该不该修地铁,显然不是仅就从化本身来考虑的事,而是全市通盘考虑层面上的问题。至少,必须分清轻重缓急。
由此,不能不追问的是,修建从化增城地铁到底基于怎样的原则来决策?背后真实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到底是不是更多为了带动土地开发?这些问题必须有明确而令人信服的回应。地铁所到之处会带动土地开发已被认定为铁律。若仅为此而拍脑袋决策,则修地铁的意义已经大打折扣,甚至再出现地铁4号线的公共财政浪费败笔也不足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