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央视网 > 经济 > 315快报

2012年烟酒食品领域打假案例盘点

发布时间: 2013年03月13日 11:53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网

 



  苏皖鲁豫公安机关联手摧毁一个特大制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奶制品犯罪网络

  2012年6月12日,公安部组织指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公安机关开展打击假冒注册商标奶制品集群战役统一收网行动,摧毁制售假犯罪团伙5个,捣毁制假售假窝点33个,抓获许某等主要犯罪嫌疑人15名,缴获假冒“蒙牛”、“伊利”、“旺旺”、“雪碧”、“银鹭”等品牌奶制品、饮料等90余万件、包装箱20余万件、商标标识50余万件,以及喷码机、封塑机等制假设备12台(套),涉案金额695万元。

  今年4月,江苏省徐州市公安机关会同工商等部门对当地一食品城进行巡查时,发现某食品商贸店内存在大量假冒“蒙牛”、“伊利”等知名品牌奶制品、包装箱及打码机等工具,遂对该案开展立案侦查,经过深入摸排经营,逐步侦控发现一个涉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多个省份的假冒伪劣奶制品犯罪网络。鉴于案情重大,公安部立即召开苏皖鲁豫案件协调会,部署各涉案地公安机关对这一跨地域犯罪网络及其关联线索开展联合侦控,形成合力攻坚的集群战役攻势。经缜密侦控经营,6月12日,公安部派员坐镇指挥,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四地分进合击,共出动警力240人次,对纳入侦查视线的涉案目标实施精确打击,一举突破全案,彻底铲除了这一犯罪毒瘤。

  经查,2009年以来,许某伙同赵某等人在江苏徐州设立地下加工窝点,从河南商丘等地购进假冒包材,从山东枣庄等地购进劣质奶制品原料,加工包装制成假冒“蒙牛”、“伊利”、“旺旺”、“雪碧”、“银鹭”等品牌奶制品、饮料后,通过“物流”和现场批发等方式将产品销售给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等地的经销商,最终流向各地的食杂店、小卖部。经查,许某、赵某等人生产的假冒品牌奶制品系添加剂、防腐剂、甜蜜素和水勾兑而成。

  据公安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前假冒食品犯罪案件高发多发,由于假冒品牌食品成本低廉,经济利益诱使犯罪分子铤而走险,以假冒品冒充品牌产品并以正品价格销售谋取暴利。这些假冒食品大部分被销往农村周边地区以及火车站、汽车站等人员流动较为密集的商店。因车站、码头人员流动较为密集,一些群众防假反假意识不强,特别是低收入者贪图便宜,更愿意购买价格偏低的商品,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假冒食品流入市场的“可行性”。

  广东佛山庞某等人制售假洋酒案

  2012年2月26日,广东省打假办组织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公安分局和质监局,对南海区大沥镇制售假冒名酒窝点开展联合打击行动。一举捣毁了位于南海大沥九龙小商品城D9号铺、黄岐六联北一新村六路13号出租屋两处制售假洋酒窝点,现场查获涉嫌假冒轩尼诗、伏特加、芝华士、杰克丹尼、蓝带马爹利等国外知名品牌洋酒成品一批,涉案金额人民币17万余元,另查获假瓶盖23526套、假标签37043套、空瓶5535个。公安机关现场抓获制假售假犯罪嫌疑人3人。此案目前已进入法院审判阶段。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