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夕,盖特纳的讲话并没有涉及人民币汇率问题;国内外专家普遍认为,中美贸易将是此轮对话的重要议题之一
北京时间5月19日,盖特纳在华盛顿发表讲话称,中国在政府采购方面的政策规定,以及美国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环境,是他下周一来北京参加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的重点。
在此次讲话中,盖特纳没有提及中美双方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分歧。
摩擦被“过分夸大”
根据日程安排,盖特纳将与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于本周末飞抵北京,参加于5月24日开始的为期两天的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
在讲话中,盖特纳提到他将“保证美国公司在一个公平的竞争环境参与竞争。”盖特纳同时指出,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但“我们在这方面还要再做一些事情。”分析人士认为,贸易问题曾在今年早些时候加剧了中美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而此次对话则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新机会。
北京时间5月19日,作为美方谈判“开路先锋”的商务部长骆家辉在中国表示: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被过分夸大。骆家辉指出,近来中美两国政府实施的惩罚性措施只影响到两国贸易的很小一部分商品,“中国向美国出口的商品中,有97%都没有受到惩罚性关税的影响。”
骆家辉还重申,美国正在审议修改出口管制政策的提议,将在几个月内公布修改方案。“这可能为向中国出口高新技术铺平道路。”分析人士称。
与此同时,美国官员此行还将紧盯着中国的“自主创新”规定。根据规定,中国政府将会列出一份符合标准的自主创新产品名单,并给予支持,这其中包括政府采购计划。
“从美国进口至中国的产品可能无法享受到这些利益,即便是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生产的产品也可能遭到排斥。”盖特纳指出,“美国企业非常担忧中国‘自主创新’项目将会区别对待外国制造的产品,致使美国出口商和投资者在与中国企业展开竞争时,处于不利地位。”他补充说,美国对中国出口量的增加要远超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量。2010年第一季度,美国出口增长近50%。“这是因为中国市场增长迅速,快于其他所有国家。”
“火药味”几近消弭
另一方面,中美合作迹象还在逐步扩大。美国财政部的最新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数额达到177亿美元。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贸易摩擦会导致两败俱伤,而中国增持美国国债正体现了中美经贸关系的紧密性。”
目前,中美已经形成一个经济循环体系,崔新生说,“中国用出口产品换取大量外汇(美元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然后,中国购买美国国债,也就是把从美国人身上赚到的钱再借给美国。美国政府拿到钱后,再由银行借给美国民众,从而刺激他们在美国市场上消费,如此一来,美国市场就会对中国商品产生更多需求。而此时,他们花掉的美元(其实是借来的)被中国赚走后,又一次被借还给美国,这个过程只能循环不能切断。”崔新生认为,如果这一循环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断裂(比如中国拒绝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则美国可能出现进口需求减少等情况,这对中国外贸企业也相当不利。
也许正因为在经贸领域存在的“共生”现象,此前一直弥漫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火药味”几近消弭。“盖特纳没有强调人民币汇率问题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最近已经对汇率问题采取放手的态度。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采取的人民币重新挂钩美元,使得很多美国制造商开始抱怨人民币盯住美元的做法,对他们来说为中国进口提供了不公平的贸易优势。前不久,盖特纳推迟了一份涉及中国有否操纵汇率的报告。
参议员舒默和他的同事在一封给盖特纳的信中表示,他们对盖特纳北京之行能在汇率方面有重大突破表示怀疑。很多专家猜测中国的汇改将被定于6月底、20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前夕。(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责编:庞帅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