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

[一周观点]中国怎样才能转变成“长跑选手”?

发布时间: 2012年08月19日 00:10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央视网

 



  水皮:中国不再是短跑选手

  中国的奇迹在外人看来是和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分不开的,因此,GDP增速的下滑不但中国人关心,外国人也同样关心。摩根士丹利新兴市场主管鲁吉·夏玛尔不久前在接受美国《环球邮报》记者采访时就表示,中国的两位数持续增长的日子已经结束了,中国已经不再是短跑选手,现在的中国是一个中年国家,增长速度也要作相应调整,需要的是持续深化的改革,而不是简单的经济刺激。 

  夏玛尔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和国内主流经济学家相近,即都认为超过8%以上的增速不切实际。一方面中国的基数太大,人均收入已经达到6000美元,一方面要达到8%以上的增速,必然通过快速投资得以实现,而投资在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近50%,再行大规模刺激必将产生大量重复建设和浪费。在其新作《经济突破型国家》中,夏玛尔指出,处于发展中阶段的国家面临中等收入陷阱,虽然这不是中国的基础案例,但可能成为最糟糕的情况,这不仅意味着中国不可能再增长,对全球经济同样是个不可接受的后果。在研究中,夏玛尔发现对于经济增长而言,体制似乎并不起决定作用,在他研究的120个高速增长的经济体中,威权体制占一半,民主体系占一半,更重要的是领导层的质量。而每隔4-5年,中国便会出现改革振兴中国的经济。 

  在不少人眼中,制约中国经济下一步增长的力量是消费,因为消费不旺似乎是中国经济的心结。不过在夏玛尔看来,过去十年中国的消费能保持在8%已经相当不错,即便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在创造经济奇迹的时候消费也不曾超过8%。内需不旺更多的是和投资与进出口的两位数增长相比较而言的,随着工资的增长,8%的消费增长会越来越成为GDP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上半年的统计数据看,居民收入的增长已经和GDP的增速持平,而在过去,这个数字是倒挂的。上海的GDP和北京一样只有7.2%,但是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20689元,增速虽然垫底,只有8.6%,但也大大高于GDP,其他省份就自不待说了。 

  夏玛尔的观点有没有道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观察角度,甚至不同的政治倾向都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最近几天,水皮正在美国的西海岸旅行,差不多的线路2009年夏天也同样走过,时隔三年反差极大,印象深刻的不是美国经济复苏的强劲,而是来自中国的贡献。贡献之一是巨大的客源。庞大的中国旅行团已经成为美国各大城市的奇特景观,前几年欧洲游的情景正在美国重演。据称美国使馆现在的拒签率极低,因为美国总统奥巴马说:“我们再不能放过中国的游客。”而通过旅游进入美国寻求非法移民的可能性也正失去合理的解释。蜂拥而至的中国团队让美国的旅游公司难以招架,饭店订不上,大巴订不上,甚至中国餐厅的位置都订不上。连导游都知道,这时候上美国投资酒店、大巴公司五年内不会有什么风险。贡献之二是疯狂的购物。在这些出国旅游的中国人看来,美国的什么东西都便宜,奢侈品更是如此。尽管那些著名的品牌都来自欧洲,但是和国内超高到离谱的消费税相比,美国的价格同样有吸引力。贡献之三是潜在的投资。金融危机是次贷危机,次贷危机使房地产过剩,如果美国的房地产向中国人开放,如果中国人投资50万美元就可以换取美国的永久居留权,虽然不能打工,但是300万元人民币的投资对于像北京、上海这样城市的居民来说并不是一个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仅房产就不止这个数,那样的话,会有多少来自中国的投资者?美国又有多少套过剩的房产?美国的议员们并不都是吃素的,一旦类似的议案通过,美国的GDP会被拉动多少谁能说得清楚? 

  中国人是没有消费能力吗? 

  不是。 

  中国人的消费观念落后吗? 

  也不是。 

  那为什么中国人都喜欢跑到国外去消费呢? 

  因为国内的消费环境太差了,消费税那么高,是个人就会比,比就不平衡,不平衡就会找平衡,找平衡就找到美国,或者欧洲,或者日本,去拉动别国的GDP。 

  中国是不是短跑选手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没有跑中长跑的能耐。(来源:华夏时报)

  叶檀:警惕地方投资热中的“大跃进”基因

  “大跃进”不仅是历史现象、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

  本轮地方投资热度超过以往,地方版4万亿将加剧未来债务风险,投资效率难以保障,恐怕难以经受时间检验。

  以开封市的投资规划为例,此前媒体流传开封千亿造古城,被激烈质疑。8月14日,刚上任一年多的开封市委书记祁金立专门连发三条微博,表示千亿造城并不确切,开封将重点进行旧城改造,新区开发,而且,开封确实需要这样做。8月12日,开封市相关部门接受央广经济之声采访,表示开封“两改一建”、进行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保障房建设,无意打造所谓的北宋“汴京”城,之前媒体的报道存在误解。开封市旧城拆迁改造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孔祥成澄清,资金来源是多渠道的筹措方式,全国所有的城市普遍采用的是国家政府补贴、企业投资、银行贷款相结合的形式,政府和民间资本共同支撑,政府不必倾其财政。记者所采访的当地老城区居民,也有人希望加快旧区改造,改善生活条件。

  不过,据新华网报道,开封在老城区内即古城墙内的居民有近30万人,这次“两改一建”将有近半居民从古城墙内搬出,迁出15万人。按照最保守的估计,一个人补偿20万元计,相当于300亿元。而改造与开发需要前期基础设施改造、招商引资、企业投入、充分的就业岗位,千亿元估算不太离谱。

  没人可以贬斥开封人重塑辉煌的理想,没人可以摧毁民众改善生活质量的诉求,但梦想照进现实需要前提,资金来源、投资效率、市场前景缺一不可。

  地方财政难以承受庞大的投资计划。2011年,开封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093.64亿元,增长12.9%,首次跃升“千亿GDP”俱乐部。全市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68.7亿元,增长31.9%;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9.05亿元,增长32.5%;其中市本级20.09亿元,增长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45.2亿元,增长24.7%,增幅居全省第12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558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92元,较2010年分别增长13.6%和20.4%。

  以2011年乐观的数据论,改造将花掉开封一年GDP总量,相当于6.89年的一般预算支出,开封目前城区人口刚超过100万,整个市人口在450万左右,1000亿元相当于城区人口人均负债10万元,开封市区人均负债2.2万元左右。

  大规模建设将使市场生存环境恶化。开封市的预决算报告显示,去年开封土地收入下降,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大幅上涨。全市税收收入完成345602万元,同比增长30.3%,增幅全省排名第5位,非税收入完成144872万元,增长37.8%,增幅全省排名第3位。作为税收创新功绩,建立车船税“先税后检”制度,全市车船税收入完成5058万元,比上年增加1185万元。可以看得出,当地在挤压税收油脂。

  “造城运动”是凯恩斯主义在中国的变种。认为政府主导的城市化提供就业机会、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城市化必然带动内需。这是倒果为因,城市的产生是市场聚合的自然结果,先有居民消费能力,有企业集聚、人才集聚、资金集聚、物流集聚与信息集聚,后有城市。几十年前,我们把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公共食堂当做幸福生活的标志,把每年出产的钢铁数量当做赶英超美的标志。大炼钢铁的恶果之一,就是把居民的铁锅炼成了毫无用处的铁疙瘩。

  目前的“造城运动”在本质上与大炼钢铁一脉相承,认为发达的城市应该有基础工业、有高楼大厦、还有发达的通讯以及金融街。只要建立起这些硬件,发达的城市巍然屹立。这又是倒果为因,我们可以集中力量建立基础工业、树立世界罕见的高楼群、扶植出巨无霸的企业,但拥有竞争力、良好治理结构的企业,训练有素的工人,无法靠行政手段建成。

  开封在历史上之所以辉煌,源于黄河水源的滋养,运输的便利与帝都的聚合力,宋代开封商业之发达甚至超过了千年后,《清明上河图》显示的是商人承平、物阜民丰的盛景。巨大的城市不是开封辉煌的原因,而是辉煌的结果。当黄河干枯、水运不畅、商业凋蔽、资源污染,仅仅靠一座新城能够重现辉煌吗?

  笔者曾经到西部某县城,鳞次栉比的新楼触目皆是,四处却空空荡荡。当地政府有雄心将四乡八镇的人口聚集到县城,可惜县城提供不了充分的就业机会,农户以土豆为主食,买不起县城的房子。

  发达的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人口稀少的国家,竞争力也许体现在村镇的钟表匠身上,体现在品牌威力上,体现在小城市的儿童合唱团身上;人口众多的国家,可能体现在高楼大厦,体现在轨道交通的四通八达。发达的金融体系各不相同,低信用国家可能适用债券,高信用国家可能适用于证券衍生品。只要适合本国特质、能够真正体现市场高效与公平的制度,就是好制度。照猫画虎,缺乏神韵,其行不远。

  将近4万亿的投资建立在假想的基础上,假设融资渠道、民间资金会跟随政府的脚步,投入政府主导的项目。这样的假设不合时宜,请记住,城市化的成功是明智的政府、宽松的环境、高效的企业与收入有保障的专业劳动者合作的自然结果。没有就业,没有消费,就没有一切。此轮大规模的投资,或许会让人们在本轮调整周期结束之前,被债务压垮,希腊式阴云笼罩在头顶。

  一个根本的疑问是,开封到底是想成为幸福指数高的中小城市,还是要成为面目模糊的高GDP城市。日本京都不会试图去恢复公元9世纪开始的历史辉煌,但作为全球最美的城市之一,闪烁着历史文化的荣耀之光。(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苏培科:资本市场不能为价格战提供“炮弹”

  “8.15”电商大战让我们彻底看清了家电行业的寡头竞争。不过寡头们有时也很被动,只要一家降价其他人就得跟着降价,以抵消“降价洼地”效应。而且在这次电商价格大战中,他们都想成为价格的制定者,而不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他们都想突破需求曲线,结果只能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比拼。

  长期而言,寡头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对消费者是一种危害。因此,反垄断部门应该及时介入,规避不正当竞争,鼓励合法竞争,对“自杀式”的恶意竞争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要给予处罚。否则,中国的大型商业巨头很可能会出现轰然倒下的局面,随后其市场份额会被其他人迅速蚕食,外资也可能乘虚而入。如果有外资股东大量输送资本来支持个别企业打价格战,国内的反垄断部门就应该提高警惕,应该出手切断外资来源。否则这场价格战会变得更加迷离,未来格局会更加难以预料。

  这次价格大战不但烧到了线上线下的商家,还烧到了股市。刘强东对苏宁、国美估值的“算计”和低估,让投资者非常担心,以国美为首的商业股出现了大跌,苏宁电器立即发出了二股东回购的消息才让股价扭转跌势,在8月15日迅速涨停。但如果苏宁从股票市场和电商大战中两面出击,则对资金量的考验会非常巨大。虽然前期已经再融资,但投资者的资金经不起“零毛利”的折腾,尤其京东自杀式袭击直指苏宁、国美的盈利空间,如果这块利润被价格战挤掉,线下实体店的利润何来?尤其是网上零售没有店面租金、水电、陈列品折旧等困扰,仅是营销、管理和货物配送的成本。这次电商大战对传统的店面销售模式是颠覆性的打击,因此股市里传统销售模式的商业股股价出现了敏感的调整,投资者的担心变成了“以脚投票”。而刘强东对竞争对手的低估值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希望这种误导投资者的事情以后别再发生。

  看似一场普通的价格大战,实则是一场现代消费模式与传统消费模式的观念之战。现在还不能说纯粹的电子商务企业就一定能胜利,因为传统的销售企业已经在发展线上线下并行的模式,苏宁等企业已经转战至电子商务,线下线上的销售模式会让消费者觉得更有安全感,尤其是人们在购买“大家电”时不看实物很难下决心。所以,京东设法“打死”苏宁、国美的线下实体店,长期来说对京东也不利,如果消费者不去苏宁、国美看品牌和型号,也不敢直接在京东购买。人们一旦失去感观实物和实物比较的场所,电商的销售也会受到影响。

  当务之急,反垄断部门要高度关注这场价格战,要维护市场秩序,要维系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只有这样充分的竞争才不至于形成完全垄断。同时,金融监管部门也要高度关注这些企业的动向,要防止他们像德隆那样连环式高成本融资。对于这些只靠价格战、缺乏技术含量的企业不能让他们再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取炮弹,拿投资者的钱去“自杀式”冒险和对赌,这是对投资者极其不负责任的,这是在拿公众财产去冒险,尤其在京东气势汹汹的叫嚣下,苏宁等已经上市的公司应该禁止其在股市再融资,而对于京东这种不稳定的企业最好再观察三五年,先别让其上市,等电商大局初定之后再考虑这些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去留。(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责任编辑:张晓敏

热词:

  • 一周观点
  • 中国
  • 怎样
  • 转变成
  • 长跑选手
  •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