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注册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下半年A股运行环境并不悲观

发布时间: 2012年07月21日 23:41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中国网络电视台

 



    A股市场2012年“下半场”之后依然跌跌不休,不少机构由此前的过度乐观转入过度悲观。来自宏观经济层面的信息也放大了投资者的悲观情绪,这也成为近期市场持续走弱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过,展望下半年以及明年年初的股市内外部形势,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太过悲观。

    多因素共振导致弱势   

    A股本周再度上演“黑色星期一”的走势,这主要缘于多个因素的共振。   

    首先,宏观基本面继续释放出负面信息。国家统计局上周发布国民经济运行指标,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跌破8%。   

    在上市公司层面,随着半年报业绩的陆续披露,一些上市公司业绩远远低于预期,这也成为导致市场重心下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不过,截至本周一的统计数据却显示,两市已经发布半年报业绩预告的公司中,有695家上市公司业绩预喜,占发布信息公司的比例为56%,预喜公司比重高过预警公司。然而,疲弱的市场通常对利多麻木,而对利空敏感。当消息面一旦与预期有差距时,股价多以下跌作为回应。   

    此外,短期资金面的紧张也成为股市的下行的另一个诱因。央行公开市场数据显示,上周央行在公开市场的货币净投放量为-400亿元,相对于前两个交易周的2250亿元与1970亿元,呈现出猛烈收缩的局面。而与此同时,新股发行与上市节奏不见放缓,这些都加重了股指的下行压力。   

    经济复苏主导市场走向   

    从中期来看,A股市场的运行日益成为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我们认为,当前经济已处于波谷区域,虽难言已经探明底部,但至少已为期不远。   首先,从库存波动形成的“基钦周期”来看,2002年以来的10年时间,该项指标经历了三个波峰与波谷周期,以库存波谷出现的绝对低点计算,前两个周期的长度分别为48个月、39个月。2009年8月见到第3个绝对低点,如果以该时间作为新周期的起点,则至2012年8月,时间跨度刚好为36个月。如果我们认定这一周期规律依旧将起作用,则可以判断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筑底途中,底部的到来已经为时不晚。   

    在政策调控层面,央行今年年初开始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从而结束了两年多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6月份以来,央行更是在不到一个月内两次降息。此外,各项稳增长的财政与产业政策也已于年初开始启动。   

    尽管中国经济未来5至10年的增速将由“超高”阶段步入“次高”阶段。但从长周期来看,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相对较快的增长。所以,长期而言,我们应该对中国经济的增长具有信心。   

    政策红利值得关注   

    当前来看,货币政策进一步放松将对股市产生直接作用。从经济增速下滑与CPI快速回落的趋势来看,货币政策放松的趋势是明确的。由于6月份央行两次下调了存、贷款利率,我们预计7月可能再有一次降准。   在影响A股市场运行的外围环境方面,美欧发达经济仍存在不确定性。但具体到今年下半年,在不确定之中我们也能够找到一些“确定性”。首先,美国经济目前弱复苏趋势仍在延续,奥巴马面临连任竞选的压力决定了“稳中求进”的政策选择将是大概率事件。这种稳定当然也包括国际原油价格的稳定。   欧洲形势相对更复杂一些,但一系列的分析显示,由于欧盟各国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承担欧元解体带来的严重负面冲击,这也决定了欧盟成员国在政治博弈中更注重合作。 (作者为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

    叶檀:证监会“空窗”不空实质

    因为胜景山河与新大地两家标本公司,因为股市的现状,股票市场进入空窗期与反思期。截至7月13日的一周,证监会未召开首发发审会,未审批一家ipo企业,这不是暂停发行新股老调重调,而是为新股发行改革预留空间。

    差点成功上市的胜景山河与新大地,是中介机构的耻辱,监管部门也有问题,因为他们的审核比媒体新闻记者的调查要粗疏得多。另一则报道则显示,在中小板和创业板中,一些因为上市隐性费用而贫穷的董事长,怒而曝光上市黑幕。实际上,也正是种种公关费用、打点费用让一些上市公司成为饿狼,他们上市之后最大的冲动是弥补隐性费用,让上市公司成为替个人输血的血库。 以利益输送与人情定价的新股发行方式必须改革,否则a股市场本质上就是个庞大的血库。而且,上市公司无论情况是否好转,都不会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因为上市已经成为输血与反输血的博弈,争取到输血名单的人,第一个要感谢的是运气,第二个想法就是反哺当初付出的巨额成本。 证监会已经着手解决IPO过程中的明显利益输送,空窗期就是静下心来建立堵漏制度的难得良机。 堵漏最重要的是建立风险责任与权益相符的机制,使手握重权者承担与权力相匹配的风险。另一种改革思路是一步到位,取消发审委,新股上市直接实行注册制,由拟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直接对招股说明书的真实性与公开性负责。

    证监会在进行改革,这些改革反映了决心,在细节上有长足改进,只是还需要形成制度性的建设意见。 控制招股说明书的真实性,在胜景山河事件后,证监会推出问核制:每个保荐项目将在见面会当天,由审核人员约请保荐机构的保荐业务负责人或保荐业务部门负责人、签字保荐代表人,逐项询问该项目主要问题的尽职调查工作情况,并由上述人员签字确认其已勤勉尽责履行了各项尽职调查义务。问核制的内容涵盖审核过程中近40个方面关注的问题,而在新大地事件后,财务审核将会更严。

    就具体事件处理而言,证监会的处理更为严格。去年11月29日,证监会出具史上最严厉的针对保荐人的罚单:向保荐机构平安证券出示警示函,并撤销平安证券胜景山河项目两名签字保荐的保荐代表人资格。相信此次对新大地事件的惩罚力度不会在胜景山河之下。胜景山河事件之前,因保荐项目问题而暂停保荐资格的保荐代表人一共8人,3人被暂停资格12个月,2人被暂停资格6个月,3人被暂停资格3个月,如此的惩罚相对于保荐机构与保荐人的收益无异于杯水车薪。无怪乎在胜景山河事件发生几个月之后,包括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5家战略投资机构,还敢与胜景山河在岳阳签约,向胜景山河注资1.275亿元,图谋再次上市。这是对中国市场诚信底线的再次挑衅。

    另一项更重要的改革在证监会内部。各部门、行业内部的轮岗机制在金融领域尤其重要,金融领域的马桶圈效应使得轮岗成为避免贪腐的有力手段。媒体披露,6月28日,证监会宣布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部(非公部)主任冯鹤年接替张思宁,担任创业板部主任。 从新股发行体制上看,今年年内可能破冰,重要的是以市场化为宗旨,淡化3年连续盈利、无形资产比例等具体指标。人民网最近披露,下一阶段的新股发行改革涉及六方面。不管业绩,由市场定价,注重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充分揭示风险。7月13日,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在回答热点问题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

    停止发行新股并不能让A股市场的诚信有所改观,反而会在重新发行时成为既得利益者的乐园。但是,另一方面,证监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要对股票市场的信用程度有充分的认知,A股市场是个信用程度极低、套现成风、信托文化并未建立的市场。对这样的市场信用过分乐观,将陷入简单市场化的纠结中不能自拔。 在任何一个缺乏基本责任权利规则的市场,用严刑峻法建立起码的信用基础,是重中之重;其次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寻租成本,直至让寻租者彻底死心;最后是建立中小投资者的类别表决机制,让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可以通过投票的方式充分表达。坚持了市场民主、市场民生、市场公平,其他改革举措才会如虎添翼。否则,改革者难免陷入腹背受敌的窘境。(每日经济新闻)

    皮海洲:蓝筹股为何成为财富毁灭机器

    据《投资快报》17日报道,中国石油、中国石化、工商银行、中国人寿、中国神华等10家公司在最近五年中共计蒸发市值逾12万亿元,成为A股市场的十大财富毁灭机器。

    这被称为A股市场“十大财富毁灭机器”的10家公司,其实也就是A股市场的10大蓝筹股公司。按照常理,蓝筹股是夯实股市的基石,也是股市的投资价值所在。尤其是郭树清出任证监会主席以来,一直推崇蓝筹股,鼓励投资者积极投资蓝筹股。   

    管理层的本意当然是好的,希望能够通过倡导理性投资、价值投资让投资者成熟起来。但由于中国股市不成熟的缘故,即便是蓝筹股,也因为高价发行、高价上市的原因,加上上市之初的炒作,使其失去了应有的投资价值。如中石油发行价16.70元,是中石油H股发行价的12倍以上。因此,尽管中石油每年的分红都还丰厚,但相对于其高发行价而言,就难有投资价值了。而其上市时的48.60元开盘价,相对就更加没有投资价值了。   

    不仅如此,蓝筹公司同样存在业绩变脸问题。如同属于“十大财富毁灭机器”的中国铝业和中国远洋两家公司,就是业绩变脸的典型。如今两家公司的股票较最高价跌幅均高达九成以上。还有蓝筹公司的圈钱问题,这同样也是加剧股价下跌的重要因素,如中国平安。   

    A股市场需要蓝筹股,但A股市场需要的是有投资价值、能给投资者带来投资回报的蓝筹股,这需要对A股市场和蓝筹概念做出重新定位。(新京报)

    钮文新:中报或会酿成股灾

    宏观经济形势已经获得企业微观财务状况的反映?也许是的。

    2012年7月16日的暴跌,100余家公司股价跌停,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中报预亏的股票。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今年股市行情是,政府不希望股市继续下跌,甚至期盼股价上涨,但美好的愿望不能获得宏观经济形势和企业财务状况的支持。   

    所以,政策方向的好消息挺一下股市,但宏观经济数据一出来,财务报表一出来,都会引发股市大跌。加上股市制度方向必要的改革不可能立即出台和实施,就连一个简单的蓝筹股分红都做不到,投资者信心无以获得激励,那市场会涨?除非政府印钞买股票。   

    真的是很危险。这样状况算不算股灾?我说不清,但按照一般定义而言,我找不到否定股灾的理由。我们当然期盼马上要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半年度会议",期盼它能带来激励人心的消息,但我们是否能够盼来?盼来的消息是否给力?是否能救市场于水火?不知道。旦愿能有好消息,期待能有好消息。   

    当然要正确认识中国经济现状,当然要看清国际经济问题。但是,看清国际经济问题不是为了束缚自己的手脚。   

    其实,这一点我们也看到了,中央政府决策者也经常把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挂在嘴边,而且现在也不得不承认它的"长期性和不确定性",但如何应对?没有一个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方案。况且,我们过去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判断还存在误判的问题。   

    我认为,国际经济形势会不断恶化,这是用不着将信将疑的事情。2009年下半年,当国际市场回补库存而使中国出口增长较快的时候,我们就认真地说明过,这不是国际经济形势好转,而是回补库存的暂时现象。但当时,几乎所有学者、甚至部级官员都纷纷发表看法说"国际经济形势好转,发达国家马上就会走出危机"。   

    不可能嘛!这场危机是全球经济一体化之后的一次大调整,美国在全球范围内推行的经济模式已经走向崩溃的危机,是整个地球的经济危机,在过去30年所形成结构没有获得调整的时候,就说危机过去了,我们就可以放心大胆地紧缩了,这是严重的判断性错误。我们日后的所有错误,都基于这个错误的判断。   

    政府制定政策时,嘴里说着"我们要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但眼睛却一直关注的发达国家。唯恐发达国家的经济恢复与我们拉动内需的政策"双碰头",导致经济进一步过热。所以,一方面叫喊着拉动内需,一方面采取紧缩政策抑制内需。结果,政策过度,真得导致内需极度地疲软。   

    怎么办?我们过去讲过,现在再讲一遍。不去理睬外需是否恢复,我们必须认认真真地把注意力放到拉动内需上。外需恢复不确定没关系,我们按照净出口增长下限安排就是了。就算西方经济有所恢复,外需加大,那时我们可以通过结构性提高出口关税,一方面实现出口的结构性转变;另一方面抑制外需、抑制出口总量;再一方面可以达到财政增收。税加上去了就不好再降?那是正常情况下的教条而已。如果我们发现外需增长由快转慢,再次出现萎缩,那我们再把税降下去就完了,这时候不就讲个"政策的灵活性"吗?总之,要把外需当成"橡皮筋",通过不断地调整外需,以确保内需拉动力度的稳定,这才是拉动内需正确的做法。但我们过去恰恰做反了,把内需当成了"橡皮筋",用内需的确定性收缩去应对外需的不确定增长,不是"作死"吗?   

    后果已经出现,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就是外需、内需都疲弱的"双碰头"。没有后悔药可买,所以我们现在不去抱怨。但现在必须大力度拉动内需,这是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事情。而此时此刻,我们必须放弃对外需强弱的关注,而潜心尽力地拉动内需。 李大霄:“钻石底” 重在看清蓝筹本质

    李大霄坦言,“其实质疑声音对我有误解,‘钻石底’并不仅仅局限在2132点这个点位,看清蓝筹本质才是最重要的。”

    “A股历史上有两个众所周知的历史大底,即998点和1664点,而之前的2132点与998点有很多相似之处。”李大霄称,首先都是连续4年的熊市;当年998点时,国内有三分之二的券商重组,现在同样是谈股色变,“我之所以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承受压力,是因为我觉得我有责任提醒投资者,不要在这个底部区域缴枪投降。”

    对于备受争议的2132点“钻石底”本身,李大霄则做出澄清:“‘钻石底’不能仅仅是2132点本身,重要的是沪深300已经跌出价值。”“我的投资逻辑是赚上市公司增值的钱,当那些钻石公司跌成沙石的时候就是战略建仓的机会。”李大霄称,自己平时只研究沪深300股票,而现在沪深300仅10倍的市盈率已经接轨香港市场,“尽管支持唱空A股的理由很多,但以往20年的投资经验告诉我,当前仅10倍市盈率的沪深300从价值上已经充分反映了利空因素”。(天府早报)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