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一边是以“活熊取胆”的独门优势企业谋求抢滩资本市场,一边是“残忍牟利公司怎能上市”的网络质疑声浪。短短几日内,归真堂上市风波,俨然已演化成一场道德底线之争。[详细]
据了解,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北京爱它动物保护公益基金会,正式致函证监会,反对归真堂上市。本次致函证监会,获得了包括TCL董事长李东生、天使投资人薛蛮子、好利来公司总裁罗红、作家毕淑敏、歌手韩红等70余位社会知名人士,及首都爱护动物协会和达尔问自然求知社两公益组织联合署名。 [详细]
被作为争议核心之一的“活熊取胆”,究竟是有违人道,还是“以小种群保护大种群”的良好措施;“无管”取胆方式究竟是“残忍”还是“无痛,不影响健康”,始终被蒙在厚厚的面纱之后。
福建归真堂在其官方网站上声明,“活熊取胆”利用“无管引流”,无痛且不会影响黑熊健康。而一位福建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中心的高级工程师称:“饲养黑熊取胆汁一头相当于220头黑熊免遭猎杀,是以小种群保护大种群的很好措施”。
但是自称一直致力于解救黑熊的亚洲动物基金会则反对这种说法,其对外事务总监张小海认为:不痛是伪命题。
张小海介绍,“活熊取胆”其实是在黑熊活着的时候反复抽取它的胆汁。目前国内“活熊取胆”的做法是建立一个从熊的胆囊到外界的通道。这需要在胆囊上开洞,在肚皮肌肉上也开洞,把这两个洞连接起来。
“现在所谓的‘无管引流’有人说可以无痛,事实真的如此吗?将原来的金属管换成熊的自体组织,看似人性多了,但是熊的痛苦并不会因此减少。”张小海说。
亚洲动物基金会在救助黑熊时发现,养熊场把熊的胆囊移位靠近腹壁,然后将胆囊和肚皮上的洞口缝合好,有的用小肠做导管,有的用胶管引流。张小海说:“从常理分析伤口是要愈合的,所以每天插进管子是在不断尝试愈合的伤口上进行,其痛可想。由于卫生条件难以过关,这样的过程还会引起熊的内脏发炎,甚至癌症。”
“他们说,肚皮上开的洞会长成括约肌,平时封闭的,这肯定也是不可能的。熊在这样的状况下会不疼吗?”张小海质疑。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资料显示,目前归真堂生产的众多产品中,只有“熊胆粉”和“熊胆胶囊”两种产品,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号(批号分别为Z10980024和Z20054679),而其他30多种产品均未获得熊胆药品或含熊胆药品批号。对此,业内人士解释,这意味着归真堂生产的众多产品中,只有两种属于药品。
公开信息却显示,归真堂目前生产30多种产品,除了上述两种药品外,其他产品主要为熊胆茶、清甘茶等产品。不过查询国家药监局网站后,并未发现归真堂产品获得任何保健品批准字号;而获得熊胆保健品批号的只有两种产品,也非归真堂产品。
另外,中国保健协会秘书长贾亚光还对外表示,熊胆不能添加到食品中,否则有违法的嫌疑。2009年颁布的《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中不得添加药品,但可以添加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不过,根据卫生部颁布的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中,熊胆未列入其中。这意味着归真堂生产的熊胆茶等多数产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更不是食品。
能否用人工合成的方法来替代动物药?如果可以,活熊取胆的产业自然没有存在的理由。目前中医学界对此争论不一。
国家中医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起草专家组组长周荣汉教授认为,中药绝大部分来自天然,天然药物不可能用一种单一的化学药物来取代。目前人工麝香和人工牛黄等替代品,因在药效成分等方面的差异,仍不能完全替代动物药。人工合成的熊去氧胆酸,只是熊胆五大类成分之一的胆汁酸中的一种成分,不具有熊胆的多种功效,不能完全替代熊胆。
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高学敏持类似观点,他认为人工合成的牛黄、麝香与天然的相比,在成分上、疗效上和应用上存在很大差异,“走人工合成是一条路,但是这条路非常遥远、非常困难。”
而一位不愿具名的著名中医则委婉地对记者表示:天然熊胆有可替代的方式,药效差别不明显。
这位中医介绍,在国内,人工虎骨、人工麝香、人工犀角等已经有成熟地应用,而这些天然的珍惜动物药材被禁止或限制使用。“人工熊胆的研发在中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临床上有实验,而是效果上和天然熊胆差别不明显,但是人工熊胆目前还没有得到审批。”该中医说。
根据该中医的介绍,熊胆是名贵药材,与犀角、虎骨、麝香这样的珍惜药材还不同,毕竟熊的数量多。熊胆在历史上应用并没有很久远,《神农百草》上对此没有记载,《本草纲目》上则有所记载。主要的药效也是利肝利胆、清热解毒。
“中药制剂一般是几十种药材配合使用,一种名贵药品在其中的含量是很少的,起到的也是画龙点睛的作用。”这位中医介绍,不能夸大单一药材的作用。
归真堂计划上市消息披露以来,公司方面对此始终沉默。一方主管部门中药协鼎力支持,另一方动物保护人士坚决抵抗,双方激辩不断升级。
黑熊是否被善待,熊胆能否被替代,问题的焦灼点上,有说服力的证据仍需寻求。归真堂会不会上市,这让证监会面临了艰难的考量。对此,公众期待真相,期盼公正的答案。
2012年2月15日,中药协透露,归真堂养熊场即将正式
开放,消除公众误解。
2012年2月14日,《经济参考报》报道,归真
堂的30多种产品仅两种为药品,其他产品既不是药品,也不是保健品,更不是食品。归真堂
药企身份成疑。
2012年2月14日,“它基金”联名毕淑敏、崔
永元、陈丹青、丁俊晖等72位知名人士向中国证监会信访办递交吁请函,反对归真堂上市,
并列举三大理由。
2012年2月11日,某港媒致电归真堂获悉,归
真堂将于2月20日左右在位于惠安县的归真堂生物园召开一场新闻发布会,正式回应外界对其
“活熊取胆”工艺的质疑。
2012年2月9日,“中国SOS求助”创始人白一
鹏透露,其已筹措了1.2亿美元,计划对归真堂股权进行收购,意欲阻止归真堂的上市计划。
2012年2月8日,中国中医药协会此前发给一
些媒体的沟通函被重新翻出,该协会抛出亚洲动物基金反对我国黑熊养殖实质是“西方利益
集团”操控的观点。
2012年2月3日,亚洲动物基金会致媒体函件
称,将密切“关注这件与黑熊命运息息相关的事态进展”。
2012年2月1日,证监会创业板发行监管部公
布了IPO申报企业基本信息表,归真堂排在第28位。归真堂欲上市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2011年2月,亚洲动物基金会向福建证监局发
出声明,表达了对归真堂筹备上市的反对意见。一时间,网络上掀起一阵反对声浪。
2010年5月,福建省环保厅认为,经核查福建
归真堂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基本符合上市环保要求。归真堂上市消息不胫而走。
[详细]
含有动物成分的一些中药出口到欧美,大多会遭受动物保护协会和有关国家法律的限制或禁止性规定,尽管我国法律目前还没有禁止熊胆入药,但从中药的发展趋势看,熊胆总有一天会和虎骨、麝香等一样被立法禁止。
投资者反对归真堂上市,并非是对公司“一竿子打死一船人”。投资者真切希望的是,归真堂能寻求到不再采用活熊取胆的技术和路径,更希望沪深股市里不要出现主业有违社会伦理的公司。
我觉得不能简单地给人家盖棺定论,毕竟他们的产品是在医人病痛,只是“活熊取胆”太过残忍。我们希望这家公司能够尽快转型研发取代性的药物,而不是迎着争议、拿着领导批示强行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