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视频|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5月宏观经济数据微妙 市场吁政策组合拳

发布时间: 2012年06月11日 07:3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 第一财经日报

 



  郭丽琴 汪时锋

  上周末公布的5月宏观经济数据出现见底企稳迹象,通胀的缓解也为政策提供了一定的放松预备空间。

  由于欧债危机蔓延和国际经济形势不明朗,有学者呼吁,应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进一步减税。但有接近决策部门人士表示,应趁经济周期回落,尽快实施结构调整,不宜过度刺激。

  进出口:意外惊喜

  6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主要经济指标有四个主要表现,一是规模以上工业实际增速收于9.6%,较4月同比反弹0.3个百分点;二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继续放缓,1~5月份收于20.1%,进一步逼近市场所认为的维持中国经济稳健增长的投资下限——20%;三是消费名义增速为13.8%,较上月放缓,但实际增速11%却较上月微增0.3个百分点;四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为3.0%,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为1.4%,双双继续下降。

  与此同时,昨日海关总署公布的进出口数据带来意外惊喜。

  海关统计显示,5月出口1811.4亿美元,同比增长15.3%,大大高于上月的4.9%,以及“第一财经首席经济学家调研”的预测值7.6%;进口1624.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也远高于上月的0.3%。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5月出口回升的重要原因在于对美出口大幅反弹,而进口的大幅反弹似乎意味着经济见底的迹象较为明显,也许三季度中国经济会触底反弹。但他同时也认为,单凭一个月的数据,较难判断下半年进出口是否会持续这样的强劲表现。

  内需:企稳?疲弱?

  目前各方对中国经济的主要关注焦点在于内需,但恰恰是在这一点上,分析人士对于5月宏观数据的解读略现分歧。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从工业和消费数据来看,工业和消费增速正在企稳,而投资数据除了房地产投资增速减缓较快之外,制造业投资增速保持稳定,所以总体判断是中国经济的需求面仍较为稳健。

  但环球通视(IHS Global Insight)经济学家桑顿(Alistair Thornton)和任先芳则认为,5月疲弱的数据里所蕴含的唯一好消息是,CPI达到2010年6月以来最低水平,并为进一步放松信贷留出了空间。然而,PPI较2011年6月的高点相比已累计下滑近9个百分点,已明显指向通缩;如再结合统计局公布的5月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PMI)同比下降1.6%的情况来判断,中国国内制造业活动似已相当低迷。

  不过,高盛投资管理部中国副主席哈继铭认为,虽然4月以来的一些最重要经济指标都低于市场预期,但目前的经济状况仍然好于2008~2009年。当时出口的崩溃导致不少工人失业,而现在就业状况依然良好,这一点可从当前工资上涨中略见一斑。

  关于下半年的经济走势,部分经济学家预期三季度出现回升趋势。

  除前引李迅雷的观点外,祝宝良也认为,重工业企业的去库存化是导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而去库存化过程从2011年四季度至今已持续7个多月,预计二季度会调整结束。随着国家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出台,工业去库存化进程将逐步加快,当前经济已经基本见底,三季度之后将呈现逐步上行的态势。

  外需:下半年仍不乐观

  另一方面,外部市场的持续动荡则令5月的出口回升更像是波动形势中的偶发事件。

  从出口地域来看,5月对美国、日本以及东盟的出口均大幅上扬,同时对欧洲的出口也扭转了此前负增长的态势。值得注意的是,1~5月,我国与俄罗斯和巴西双边贸易增长较快,分别为363亿和332.3亿美元,增长24.4%和10.9%。

  但在相当多的出口型企业看来,未来一年仍不乐观。

  作为行业的龙头企业,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力电器”)海外销售公司总经理肖友元对本报表示,今年中国空调行业下半年出口销售量,最多与去年持平,很可能下滑10%左右。

  其中,欧盟市场影响因素最大,上半年整个行业对欧盟市场销售量下滑了50%左右,格力电器也下降了近10%。此外,中东地区不利的政治局势也带来了压力。

  对于主要依靠下半年“暑期返校”和“圣诞订单”的柳化集团广东中成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成化工”)来说,下半年的情况也难言乐观,这家全球最大的保险粉生产厂商,主要客户是新闻纸与纺织、化工印染行业。

  中成化工副经理杨小川对本报称,去年该公司的出口量是7万吨,今年已主动下调到了6万吨。

  在欧元区紧张局势持续恶化的同时,中国政府也在展开应对之策。据《中国日报》报道,中国政府正在草拟希腊退出欧元区后的应对方案。财政部和商务部均参与制定应对方案。

  政策:不能单靠放松

  在外需风险持续、内需形势较不明朗的背景下,经济学家提出的政策建议多偏向于综合性的“组合拳”,而非简单的“放松”。

  央行自6月8日起降息2.5个百分点,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对本报评论称,央行本次行动,只是一个短期内稳定经济增长预期的行为,防止经济过分下降。

  “虽然经济下滑本身有利于淘汰落后产能,但过分过快下滑就好比从蒸桑拿到冲冷水澡,不利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施以一定的缓冲剂,避免过分下滑带来的痛苦,也能稳定资本市场预期,避免过分担忧。”李稻葵说。

  他认为,未来应更多地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从短期来看,其效果将比降息更为明显。

  李迅雷则预计今年还会有2~3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此外鉴于目前处于正利率时期,降息也仍有空间。

  除货币政策的有节制放松外,以结构性减税为代表的财政政策也被寄予希望。

  李迅雷认为,结构性减税的重点应放在出口退税,以缓解出口部门的压力,此外,在鼓励产业升级的领域,也可进一步减税。

  李稻葵也认为,为了避免货币宽松政策仅使大国企和地方政府受益,必须对中小企业辅以进一步的减税。

  投资:严格控制方向

  至于稳定投资,经济学家普遍提醒要注意投资的领域和效率,不能再搞重复建设。

  如祝宝良表示,当前在实施稳定投资的政策中需要把握方向,加快国家需要的电力、高铁、城市公共交通等基础设施和重大战略项目,而对可能导致产能扩张的重复建设项目则不能再搞了。

  有接近决策部门人士也对本报称,目前整体经济的潜在GDP增速已经处于周期性回落中,应顺应这一趋势调整政策的节奏和力度,趁着经济内生放缓的机会尽快实施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政策适度放松,否则刺激过度所获得的不是经济增长而是过热。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对本报表示,从发改委等宏观调控部门近期的表态看,这些机构对适度调控的表态是较为明确的,但具体实施起来,恐怕也难以把握,以往“一抓就死,一放就乱”的顽疾很难根治,所以适度的调控是对宏观调控部门的最大考验。

  李稻葵认为,应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资金进入具有长期效应的建设领域,例如保障房建设、修建水利设施、治理水污染等公共治理项目。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则对本报着重指出,本轮投资不等同于2008年的地方在于,鼓励民间投资,扩大其进入领域,作为启动内需的重点。

  不过,上海天强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祝波善对本报表示,每当经济运行陷入调整时,政府往往会重视提升民间投资,但有些行动往往难以落实。虽然此次各部委密集出台“新36条”落实细则,但实际上会不会出现以往通过产业规划等形式对民间投资设置无形障碍,仍有待观察。

channelId 1 1 1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