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资讯股票315公司观点人物科技理财专题直播

【聚焦】“看不见”的危险

节目预告 央视网 2014年07月12日 11:21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1

      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时左右,中国大部分地区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截至8月6日,北京已有79人因此次暴雨死亡。根据北京市政府举行的灾情通报会的数据显示,此次暴雨造成房屋倒塌10660间,160.2万人受灾,经济损失116.4亿元,到底是什么原因让危险降临?高楼大厦的下面究竟隐藏着多大的危险?敬请收看7月13号22:10《对话》“问诊城市地下病”

  管网专家:全国有50%以上雨水井都是堵着的。

  【江贻芳】:我看的是上万口排水井,加上别的井就很多了。排水的这一块分两类,一种是刚才他下的那种井,还有一种是雨水,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格子格子那种的。有上万种,据我的情况来讲,大概有50%以上,雨水篦子或者雨水井都是堵着的。

  【主持人】:是不是因为堵着的原因造成了很多的内涝,也就是所谓的夏天到哪里去看海,到武汉去看海,到成都、到北京去看海。

  【江贻芳】:北京市2013年7月26号那场暴雨,当时我从单位回到家里,正常的时间是10分钟,那一天我走了两个半小时。另外一次北京暴雨我自己就出来了。我住在北京远洋山水,那是新建小区,那周边基本是很好的。我当时到玉泉路,相对老一点,它的水深大概是到我大腿这一块。前两天在外地开会,我跟那些学员。问到他们,他们也是在全国做这项工作,他们给我的答案是70%都是堵塞的。我们知道我们所有的水到路上,他往哪里去?作为雨水来讲,他肯定要到我们城市的河流,或者湖泊里面去。怎么流呢?首先,到马路上,通过雨水篦子流下去,到我们旁边的管道,连接到旁边的阴井,再通过管道,就像你刚才讲的小管,再到大管,最终流到河里。前端雨水篦子和井都是堵着的时候,水只能在路面上。当然还有其他的原因。但是这方面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管线爆破频发,多是由于施工乱刨造成

1

  【观众】:我是中国安全生产报的记者。您说的爆,从我们现在采访的情况看,和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后调查出的报告来看,多半都是由于我们施工不慎和市政规划不慎造成的。

  【主持人】:所以您觉得人为的因素在这里面占了很重的份额?

  【观众】:对,人为的因素占的比较多。一个是我们在安全生产意识上不够强。再一个,在规范施工上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这些爆的管道都是带压管道,带压管道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原来这些管道都在城市郊区。我们城市扩大了,扩张了。扩张以后把这些本来在郊区的管道给圈到城市里。原来在郊区的管道按照标准来讲,他的,人家是符合郊区的管道标准的。变成城市管道了,他的安全标准就降低了。降低以后就存在安全隐患了。所以我想问专家的就是,我不知道有没有搞市政规划的。像这种问题,城市把人家企业原来的符合规定的管道给包围了,再出事故以后,是由市政有关方面负责呢?还是应该由企业来负这个安全生产责任呢?

  【谢映霞】:其实刚才放的这些片子,反应的问题是挺复杂的一个问题。是爆也好,还塌也好,其实这都是现象,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实际上我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也是非常脆弱的。因为它在地下,所以很多情况我们是不清楚的。然后它又是多部门管理,电管电的,油气管道是油气管道的,水是水的。所以你在施工的时候很难清楚你周围的一些情况。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也是咱们现在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要摸清家底,要把地下的情况搞清楚。

  【主持人】:这种小谭同学手里都有这张家底图了,为什么刚才提到的相关单位,他们不可以有这张很清晰、很明晰的家底图?

  【谢映霞】:因为你设计的时候和施工竣工的时候情况会发生一些变化,不一定一样。他有很多情况是在发生变化的。刚才讲的南京栖霞区的事故,原来这个工厂已经停产了,但是地下还有管线,施工单位在施工的时候一下子就给刨破了。有不少人员上网。最近大连的事故也是,就是这么一刨,周围的情况他不是非常的清楚,这个在档案管理、在很多方面,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的。因为他在地下有很多情况不清楚。这也是暴露出我们在管理方面还有很多的问题。这个下水道不光是有一个规划的问题,他还有建设的问题,还有管理的问题。还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北京地下还有三分之一的管线处于无人看护状态

  【陈明】:因为我们整个城市再建设的过程当中,他的投资主体是多元的,资金来源也是。在政府的管理的改革当中,过去一个施工单位,你要在主管单位那里交押金,你施工了,交齐了以后,就把钱退给你。但是现在很多施工单位不交了。也极大的影响了,因为整个城市8200多公里的管线,实际上是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我们涉水业务重组到现在,我们现在是5200公里管线,那就是说还有3000公里管线,2100多公里是干线,900多公里是支线,散落在社会的各个角落。

  还有一个问题是断头管。我们建设的时候是随路建设,又分市属路、区属路。修到他的管界了,他管。现在北京市管线,基本上一公里差一米。他把几公里以外的水都搜集了,管道修到这儿以后,没有进河,就从这一块会冒出来。谁修路也修不到河里去。什么时候进河,谁来做最后一公里?你管理体制没有定下来,建设体制没有定下来,资金渠道没有定下来,就可能出现这个问题。所以从现在的情况我们调查来看,包括一些工程,他最后遇到了一些难点,比如说拆迁不动了,或者地下遇到什么问题了,他就甩项目。但是这个甩项目不是整个管道不做,整个管道都做完了,但是没有通。这个时候把上游的水都搜集了,到了这个地方冒出来。比如说西三旗这些地方都是这样,管线修到那儿没有了。没有修到河里面。

  修建西客站导致了莲花池地区的排水不畅的根本原因

3

  【陈明】:这里面确实是存在了这种你说的差距。这种差距可能是一个发展过程中来的。北京莲花池,冯润之先生讲,当时建北京城的时候,是追着莲花池的水源来建设的。它是一个水盆,既是饮用水的来源,又是退水和蓄水的。但是随着城市的发展,后来基本就耽搁了。西客站建设之前,莲花池还有40多公顷的水面。当时要建设西客站,既不占用农田,又能减少拆迁,大家当时公认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个建在莲花池里。所以就把这个地方填平了,建设了现在著名的西客站。但是,你后来就发现,如果下了雨的时候,你这个盆就没有了。你北京有很多专家就讲,北京其实还不算是缺水的,北京降雨量算下来也不少了。但是你留不住。甚至你没有地方去存放。所以像莲花桥过去是重灾区。他的地下有一个暗函,它的上游是人民渠,它那个地方是新开渠。从这个名字就可以知道,这个地方是解放以后农的,一个是原来是农业的退水。那个暗函按它的设计能力就只能通过90个流量,就是一秒钟90个立方米。但是实际上在之前几个大雨的时候,上游汇集的水的流量是120、130都出现了。那怎么办?过去有很多水是要渗到地下去的,现在没有了。可是你又没有留下他行洪的通路。所以现在规划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理念,现在要再开发一个小区。你需要给我建设一个五百立方米的雨水搜集的池子。我们现在要再建设,大家通过这些事故、通过这些灾害认识到人是不可以轻易的去伤害你的自然环境的。你对自然环境的改变是要做补偿的。我们现在的规划就是规定,你要是硬化了,没有关系,你这个水不能再增加地面的进流。
  地下的这些“生命线”、“保障线”也引起了高层的关注。近日,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提出,我国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建成较为完善的城市地下管线体系。

  到底地下从横交错的城市神经还隐藏了哪些隐患?谁又能来守护我们脚下的安全?一纸《指导意见》会给相关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敬请收看7月13号22:10《对话》“问诊城市地下病”

4

 

  • 央视新闻
  • 央视财经
  • 央视军事
  • 社会与法
  • 央视农业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