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资讯股票315公司观点人物科技理财专题直播

小丫专访张一鸣:我不是“新闻搬运工”

首页 央视财经 2014年08月27日 14:25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中央电视台十集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第二集《浪潮》昨晚在央视财经频道与观众见面。在节目播出时主持人王小丫和“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一起与网友在线交流,聊创业感悟,聊《互联网时代》。

 

  张一鸣:我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三波弄潮儿

  王小丫:大家好,现在我是在中关村的一栋大楼里,在这个地方我看到非常朴素的办公设施,就跟这家公司的产品一样,非常直接、有一种很率真的东西在里头。在这里,我见到了“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窗外是大运村,来到今日头条就好像来到了大学产学研实验室或者孵化机构一样,非常年轻。所以我们今天关于《互联网时代》的“边聊边看”就从这里开始,从感受一份生机勃勃的创业气氛开始,我们一起看看互联网的活力。对于很多朋友来说,非常关注我们所处的这个互联网时代,你觉得到现在为止你算是这个时代里第几波弄潮儿?

  张一鸣:一般说法是第三波。在中国,1998、1999年是第一波,2005、2006年第二波,而2010年之后的是第三波。

  王小丫:第三波当中你算年轻吗?

  张一鸣:第三波有很多比我还年轻的创业者,但是把范围限定在那些产品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创业者,那么在这些人中,我还算比较年轻的。

  王小丫:当我们看到第三波创业者他们年龄的时候,我就再一次地理解了互联网,真的不断创新。

  张一鸣:我有印象,昨天晚上的那一集里,提到的两个人都是29岁。确实很多互联网的公司的创始人,就是在这个年龄上下,可能具有一定的经验,又还比较爱折腾,比较有闯劲。

  【高速成长的秘诀】

  王小丫:支撑今日头条快速成长的是什么?

  张一鸣:我们跟之前资讯客户端对比,第一从用户出发理念,第二通过技术广泛解决,满足信息需求问题。从用户出发,就是我们把用户关心的推荐给他,并且尽可能通过技术达到这个目的,就像马车跟汽车,不同理念之后,也许一开始跑的不如马车快,但是可以不断突破上限,让信息技术不断突破,我们一开始抱定大数据推荐引擎信念。

  王小丫:我非常同意你理念特别重要,对于创业者来说,理念相当于做人的三观,理念对了才可以走的远。

  张一鸣:对,具体工作上有技巧和方法,但是理念错了就会偏离。

  王小丫:你对于你的用户它增长特别迅速,你要用什么样方法把他们粘住?打下江山容易,守住江山通过什么方式?还是沿用这样理念吗?

  张一鸣:我们觉得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做好:第一覆盖尽可能多、尽可能丰富信息类型的主题;第二给更多人在更多场景下更好的推荐,比方说我们希望能够做到,你去旅游,到目的地之前天气预报推送给你,你到目的地之后,在这个地方对你这个人群最近应该去哪?演出、酒店、消费给出好的推荐,非常精准的场景,我们觉得最重要还是把这两个事情做好。

  王小丫:这个是你和同类产品竞争优势吗?

  张一鸣:对,我还是想说理念,我从来不通过产品体现公司的偏好,我们喜欢什么、或者不喜欢什么,从来不会影响产品内容推荐,这是理念的体现,但是很多产品不是。可能总编的想法就会决定内容。

 

  互联网技术让你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技术赋予了人类更多的能力】

  王小丫:很多人对“今日头条”基于用户兴趣的推荐技术比较感兴趣,我代表很多使用它的人,向张一鸣提一个问题,你怎么知道一个用户想要什么?仅仅是技术问题吗?

  张一鸣:主要是技术问题。准确来说,我和我的工程师并不知道用户想要什么,但是我们的后台系统知道、机器会知道。因为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在手机上的行为可以被数字化,也就是说,用户的很多行为能够被这个系统所感知到。机器在感知到这些行为之后,再经过大数据的分析,就能够建出模型。单个行为看不出规律,但是众多行为汇总之后就能总结出规律。比如我喜欢看时尚、法律方面的资讯,机器能找到跟你有类似阅读兴趣的人群除了时尚和法律之外,还喜欢看什么?然后就能推荐给你。简单来说,计算机就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然后得到科学的规律。

  王小丫:可能有很多“今日头条”用户一开始并不知道我和你之间阅读到的东西不一样的,可能在偶然的机会才发现周围十个人除了“今日头条”标题一样,其他都是不一样的,你当时怎么想到做个性化的信息推送的?

  张一鸣:这是随着需求的延伸,自然想到的。我在08、09年觉得信息实在太多了,但是我离想要的信息离却还是很远。有几种方式可以度量,信息时效性、实用性、它与我社交圈子流行程度,都是影响信息应该离我的距离。刚才说的几个指标越高,信息离我越近,一直没有有效的方式提供给人们。当时已经有一些可以帮你找到互联网上最热门的应用或者网站,但是我觉得这个还不够,仅仅解决了最热门的内容。但除此之外,关于个体获取到他最感兴趣的内容,我一直思考用什么方式达到这个目标?然后想到用引擎的方式推荐。  

  【技术让你看到一个更真实的世界】

  王小丫:我昨天采访胡启恒院士,他说互联网是浪漫主义、理想主义,他说互联网可能最无私,但是我们看到互联网上的问题,他倒觉得是我们人类没有跟上。来到你这个地方,我觉得跟他这个说法非常契合,你用一个科学、技术在引领和决定着人们的阅读,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用户的每一次行为都是在为自己投票,我觉得这里边,灵魂和技术结合很让人感很奇妙。

  张一鸣:我自己也感到奇妙,你的行为是在为自己投票,但也是在为相同特质的人投票。过去你看手机是个孤立的行为,只是满足自己的兴趣,但是现在你在阅读的时候,你的挑选行为还能让其他人受益。比如我们发现一个用户是法律界的重度用户和资深人士,他选择的内容很可能对其他人就是有帮助的,比如法律系的学生、律所的初级律师。所以我们自己觉得,人被连接到互联网之后,能够做的事情多了很多,确实很奇妙。

  王小丫:某种程度上,技术发展很快,也许人类灵魂可能慢一点。昨天胡启恒院士也说,“其实人类某种程度没有做好准备,我们需要追赶技术”。你听到这样的观点什么感觉?

  张一鸣:我觉得很有道理。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把人充分连接之后。一下子让一个人可以跨过阶层跟其他人认识、跟其他人交换信息。一个在一个时刻可以看到的世界,因为有了计算机,而被最大幅度的拓宽,这必然对这个人的想法产生很大的冲击。但事实上,世界本来就是这样,但是没有充分投射你面前,需要适应的过程。

  张一鸣回应版权纠纷:关于质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媒体融合时代的角色划分】

  王小丫:你介不介意别人说你们就是新闻“搬运工”?
  张一鸣:还是介意的。首先我们做的信息的推荐和分发,“搬运
工”比把它片面化、简单化,比较简单粗暴,这是第一;第二我们跟非常多媒体合作挺好,尤其是最近两个月,合作媒体的数量在迅速增加,这个说法也不能概括我们跟媒体的合作关系,所以我是介意的。

  王小丫:我理解你这种介意当中,可能你觉得是因为你在新闻处理上有你的智慧、有你的理念。

  张一鸣:对。

  王小丫:媒体融合越来越被提到,传统媒体如何和新媒体结合?谁会改变谁?

  张一鸣:我觉得变化最大动力还是来源于新的技术和新的介质,就像印刷和造纸出现书籍和报纸,电磁波出现电台,视频编辑码出现电视,先是互联网后来是移动互联网这个介质出现,肯定会推动整个媒体的变化。我觉得大家都在围绕介质变化带来信息传播方式变化,内容组织方式变化、内容形态题材的变化。比方电视出现之后才会有《开心辞典》、访谈形式,移动互联网出现之后也需要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形式,我觉得谁改变谁,可能不是一个命题式的结果,可能是谁能更善用新技术、新介质出现之后新规律,谁能在这个变化中找到自己更有利地位,找到自己定位更关键,发挥自己的长处就像“今日头条”而言,我们并不在创造内容上具备优势,一直围绕如何做更有效的推荐。可能对于内容生产方来说,他可能考虑如何创造更适合在移动互联网分发、传播,更适合在“今日头条”被转发、讨论的内容,各家发挥自己的优势。

  【什么是好新闻?】

  王小丫:什么样新闻在你这里觉得是好的新闻?

  张一鸣:我们在保证真实、保证符合法律法规情况下,我们是不去判断好坏的。比如可能一个小区停水停电的新闻,对大部分人没有意义,但是对生活在这个社区的人却很有意义。可能一个行业新闻,在另外一个行业也没有意义,它可能没有好坏,好坏相对于看到它的人而言。

  王小丫:你怎么保证内容的真实?

  张一鸣:我们会接受投诉,我们会选来源,合法、合规的内容生产机构才能跟我们合作,这是第一。第二我们会接受举报,对于用户多次举报会核实,核实之后有惩罚比如停止合作。我们自己无法判断,但是会倾听反馈。

  【关于质疑——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王小丫:最近会有一些质疑、包括版权、怎么保护隐私等这样的质疑。我们先说版权,你对这个质疑怎么看?

  张一鸣:我们在之前就像你说的,公司比较小,这个形态之前不为同行充分认知,所以了解我们人比较少,前两年因为出于避免竞争的考虑,我们更多是埋头做事。后来我们一下被大家知道之后,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我是这么看的,一个新东西、新产品、新技术的出现,确实会改变原来很多模式,也会触动一些格局,我们要做的事情快速充分沟通。其实我自己回顾了业界2000年、05、06年的历史,无论电子商务还是搜索引擎的出现,都曾经引发过一些风波和争议,历史总是相似的,作为企业我们需要尽快倾听需求,重新达到生态平衡。

  王小丫:你理解的良性生态平衡是怎样的?

  张一鸣:其实我们一直希望在内容创造里有好的生态,因为内容丰富看,分发才有价值,否则分发作用就小。这需要有高效的商业变现的支撑、要有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也需要不同的形式应对不同的内容提供方的需求。

  王小丫:有没有想到自己做内容提供商?

  张一鸣:内容创作是艺术的、丰富的、长尾的,不可能一家公司就能覆盖,所谓内容创作就是人把想法和他对世界的观察变成文字或者图片等形式的信息,一家机构不可能做到这些。我们定位是做内容的分发,所以一定是公正的,如果内容和分发都做,就像自己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这在我们看来可能不合适。

  互联网未来:用控制机制平衡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

  【互联网的未来:用更好地控制机制平衡数字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王小丫: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三十年后的互联网世界是怎样的?

  张一鸣:我觉得三十年后,现实社会已经更多、更全面地被投影到数字世界中了,整个信息交换更充分。在那样一个情况下,数字社会中出现一个故障,就可能更大面积地对现实社会产生更多影响。所以我觉得在未来三十年,需要有更好的控制和立法机制,来避免出现数字世界的故障破坏现实世界的事情发生,让人更充分享受到数字世界的便捷。

  王小丫:负效应降到最低。刚好我们《互联网时代》有一集叫控制,我想真正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大家有这样意识之后,通过一些干预机制、立法或者保障机制建立,它可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张一鸣:总体而言能够做到利大于弊,但是我们有些工作需要做的更好。

  【《互联网时代》用一个宏观的视角,让我们更好理解所处的这个时代】

  王小丫:你看过《互联网时代》之后感觉怎么样?

  张一鸣:片子的开头拿信息革命对比工业革命,这让我觉得有些意外,虽然我自己认为互联网的确促进了社会文明促进的发展,但是之前感觉这个观点还没有被整个社会所认可。

  王小丫:我第一感受看到片头,最后“互联网时代”五个大字停留石块上,这让我联想到新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这的确是个里程碑。那么,你理解互联网精神是怎样的?

  张一鸣:我觉得互联网精神就是广泛的连接,不仅是人与人的连接,还有人与机构、人与服务的连接,让信息自由并且充分的交换,把物理上的限制尽可能去除,这就是我理解的互联网的精神。正是互联网的这些特点,所以现在的很多年轻人在互联网上进行创业,因为在互联网上有更少的物理限制,只要你有想法,就能够获取相应的技术、相应的信息来进行创作。

  王小丫:如果你给别的朋友推荐,说《互联网时代》片子有什么可以欣赏的地方或者推荐给他们,你会用怎样的推荐语?

  张一鸣:我们生活这个时代,有的人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出生,90后生活在这个时代,每天感受它,每天感受具像的东西,我自己看一集,觉得有机会让你跳出来,去回顾已经带来变化,展望还可能带来的变化,有这个意义,对自己职业发展思考,可能互联网继续改变各个领域思考都有帮助。

  王小丫:我们需要站在另外地方跳出来看互联网发展?

  张一鸣:片子镜头经常拉出整个地球,我印象很深的是像斯坦福那样的高校,在中国、在欧洲这么长的进程压缩几分钟,镜头也是俯望式的感觉,确实让你看到对比,你可能觉得过去这样,未来也是这样,但是跳出应用层面,会有回顾和展望。

  王小丫:这也是这个片子要告诉大家一个内容,它是讲的互联网概念,互联网所在时代怎样,对于社会改变是怎样,互联网未来是怎样的?

  张一鸣: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你采访很多人,你有机会去看当事人回顾他当时怎么想的?虽然我们在使用它,甚至很多人都忘记了,因为我们在应用层,不了解或者忘记这个创业过程,比如互联网的创始人们的一些想法,他们设计的这个网络必须可扩张的,每个IP都是一个结点,我觉得非常有前瞻性,看那些创始人在互联网创立之初的想法,也是很有启发的。

  互联网时代:创业者要注意什么?

  【怎么看待BAT?】

  王小丫:现在给你做一道选择题,请点评一下,从商业价值上来讲,中国的互联网三大巨头李彦宏、马云、马化腾,更看好哪家模式或者他们的未来?

  张一鸣:其实他们各有所长。举个例子,腾讯是目前渗透到用户的各类需求中,不仅仅是某一方面领先了,同时在多条业务上做到并发展很好,这也是公司综合管理能力、综合实力的一个体现。

  王小丫:也有人说,腾讯可能是用户体验或者各种各样方式更多,比如像阿里巴巴的淘宝,用一种方式改变很多人就业、或者购买等生活方式,你赞同这种观点吗?

  张一鸣:我觉得阿里巴巴最具商业领域,因为交易购物都是跟金钱打交道,肯定是最具商业价值的领域,但是从改变生活的角度,腾讯可能更深远,比如我自己有强烈的感觉,比如微信,很多人和父母之间的沟通,改变一代人跟父母沟通,比如在北京求学、工作会发照片回去,父母也会发照片过来,也可以做视频对话。在更广泛的领域腾讯在影响人们生活,但最具商业价值领域阿里巴巴占据主导地位。

  【新的创业者要注意什么?】

  王小丫:接下来这个问题给更年轻的朋友,对于他们来说,看到一鸣顺风顺水、成功的一面,说成功故事更应该了解他在哪些地方失败?对于更年轻的人是一笔财富,你愿意跟他们分享你失败吗?

  张一鸣:从我之前的创业经历来看,有没有抓住用户需求?是不是用正确的方式解决?这些非常重要,还有是否构建一个完备的团队也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之前也有一些创业,因为在这些方面不足,也有波折或者不成功。我们之前有很多产品投入很多心血,但是用户非常少,比如我最早第一次创业的时候,照搬国外视频会议系统,当时在中国不成熟,不到半年就失败了。所以我觉得抓住用户需求是非常必要。因为用户需求是方向,方向更重要。

  王小丫:还是这句话,好的理念能让走的更远。昨天我采访搜狐的张朝阳,他说现在互联网创业的第三次黄金时段,移动端带来极大的机会,你觉得移动端创业还是互联网创业一片蓝海吗?

  张一鸣:我觉得一开始是一片蓝海,现在有很多部分已经泛红了。

  王小丫:比如哪些部分?

  张一鸣:基础工具平台领域相对集中,但是服务特定人群、跟特定行业结合还是有机会。

  王小丫:你能不能想象一下,你60岁的时候,也就是三十年后互联网世界是怎样的?

  张一鸣:我觉得三十年后,现实社会已经更多、更全面被投影到数字世界,整个信息交换更充分、非常多。在那个情况下,数字社会比如一个故障或者一个破坏,可能真的更大面积、更多影响现实社会。所以我觉得在未来三十年,需要有更好的控制机制、立法机制来避免出现数字世界故障破坏对现实世界的影响,让人更充分享受到数字世界便捷的好处,把影响降到最低。

  王小丫:负效应降低最低。刚好我们《互联网时代》有一集叫“控制”,我想真正互联网创业者他们已经意识到,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大家有这样意识之后,通过一些干预机制、立法或者保障机制建立,它可能走的更远飞的更高?

  张一鸣:总体而言能够做到利大于弊,但我们有些工作需要做的更好。

  王小丫:最近这几天我们大型纪录片《互联网时代》正在播出,我们边聊边看也是以一种互联网方式,在和大家一起收看这部纪录片,第一位嘉宾张朝阳应该算是互联网第一代创始人,我们第二位嘉宾张一鸣算是互联网第三代创始人代表,这个公司非常年轻让很多朋友很惊讶,不仅创始人很年轻,而且整个公司都很年轻,几乎85后,甚至更年轻的人,也让我们看到互联网充满生机活力的一面,再次引证这一点。明天,我还会给大家请出一位也是互联网界名人周鸿祎,听听他对互联网时代以及互联网精神有怎样的理解。

  • 央视新闻
  • 央视财经
  • 央视军事
  • 社会与法
  • 央视农业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