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晓芳】2014APEC北京峰会即将在北京召开,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学者叶玉11月4日接受记者专访,针对亚太自贸区(FTAAP)前景和APEC峰会的未来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叶玉表示,FTAAP迄今仍是一个愿景,但值得谨慎乐观。从历史上看,没有欧美之间的地区主义竞争,或许就不会有WTO的产生。不过对中国而言,眼前最迫切的仍不是FTAAP,而是把RCEP(即“10+6”,东盟10国及中、日、韩、印、新、澳)做好做实。现有10+1、10+6体系是很碎片化的,对企业经营不友好,如果RCEP能够在关税待遇、原产地规则等方面真正实现10+6(或10+5)体系的整合,将会把东亚地区一体化往前推进实质性一步。其后再谈FTAAP才有根基。
针对其它APEC成员在APEC峰会中的作用,叶玉表示,在APEC成员中,其他成员谈不上中美性质的结构性领导力,但可以施加“同伴压力(peer pressure)”,促进中美更好地为地区秩序合作。此外,他们可以发挥更多的智识性、胆识性领导力,在促进APEC议程的塑造、衔接、落实等方面起中介、协调作用。实际上,他们的这种作用有很大空间。主办峰会需要花不少钱,这也需要每一个国家实实在在的支持,但这符合他们自身的利益。
展望APEC峰会的未来,叶玉表示,世界重心向亚太转移,中美关系重要性上升,APEC就应该更有生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APEC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事无成,比如其间接推动WTO之下《信息技术协定》的达成。APEC作为一种非正式、软性对话机制可以促进对话、交流,尤其是促进大国多一些地区责任感、更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