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首页资讯股票315公司观点人物科技理财专题直播

读懂大时代里的中国经济

滚动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4年11月11日 17:37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减负

  徐 骏作(新华社发)

  简政放权是中国经济改革的主要思路之一。

  

  失衡

  徐 骏作(新华社发)

  中国经济改革要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质量的平衡。

  

  权力“入笼”

  徐 骏作(新华社发)

  10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新一轮财税改革将政府权力关入“笼子”。

  

  改革巨轮

  图片来源:网络

  2014年的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来的恰逢其时。

  这一届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之时,中国的十八大刚刚过去两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刚刚过去一年,而十八届四中全会才过去10来天。

  如果在未来回望这个时代,会发现这的确是个大时代。从十八大到APEC北京会议的两年间,中国经济发生了很大变化,而更多的变革正在发生。中国经济唯一不变的是改革,中国经济进入了新常态,中国经济正在与世界实现良性互动,中国经济有着法治精神保驾护航……如果总结这两年的中国经济,我们会发现一些可喜的趋势与变化。

  读懂中国经济

  必须信奉改革

  11月9日,在201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演讲中,24次提到“改革”。

  这绝非巧合,数字有时候很能说明问题。

  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改革”二字出现了137次。而在被视为“全面深改元年”的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77次提到“改革”,并直言“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务”。

  如果我们关注每一条改革措施,会发现,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60项改革任务,几乎已经全面启动,其中的任何一项,所带来的影响都难以估量。

  不妨先说说公平。

  2013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提出,到2020年,要解决约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约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约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3个“1亿人”,数字大于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人口数。

  与之相伴的是户籍制度改革,今年7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中指出,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让每一个人享受公平的公共福利,通过公平刺激发展,中国改革决心很足。

  改革进入的是深水区,这意味着破除利益阻碍,需要的不仅是规划良好的蓝图,还要有破冰的勇气。

  被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形容为“系统性重构”的财税体制改革,舆论广为关注的央企改革,将节省上千亿“三公经费”的公车改革……细数过去一年多来的改革,啃硬骨头是常态。

  在APEC开始前一周,习近平刚刚主持召开了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关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进展和可复制改革试点经验的推广意见》、《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审议通过了《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像这样的会议,在这个“全面深改元年”中,已经开了6次之多,涉及到的都是大问题,都是事关全局、影响长远的重大改革,应声落地,马上就开始实施。

  “快马加鞭,一鼓作气,这样的强度使人们对改革更有信心。”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表示。

  改革的力度体现在简政放权中,“看得见的手”管得少了,市场的活力开始“井喷”。

  据国务院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李章泽透露,新一届政府成立以来,到今年9月,国务院已分7批取消和下放了632项行政审批等事项。这意味着,作为国家部委权力象征的审批权,已经有四成下放,而这一过程仍在继续。

  注册资本登记制度改革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一旨在降低准入门槛、减少筹建成本、主动简政放权的政策,正在不断地释放红利。在11月9日的演讲中,习近平也不无自豪地表示,由于改革了企业登记制度,前3个季度新增企业数量较去年增长60%以上。

  当下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是相信市场的力量,并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同样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市场”二字出现81次之多,中国对市场的作用如何理解?《决定》中的话在过去一年被反复引用:“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当然,改革一定会有阻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褚松燕认为,哪怕阻力再大,本届政府也拥有突破一切障碍的决心。从目前的改革措施来看,本届政府是遵循了轻重缓急和优先顺序来把不同的事情进行排序,并强调改革会进一步推进。“也就是让一些阻力和障碍感受到压力,不要再存侥幸心理,政府的决心和信心是很足的。”

  读懂中国经济

  务必把握大势

  在上任以来的讲话中,习近平经常强调把握“大势”的重要性,这一思路体现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也体现在了中国与世界的合作共赢中。

  所谓“大势”,既有中国经济本身的发展方式,亦有中国经济与世界互动的方式。

  如果用一个词概括当前中国经济的阶段性特征,那就是“三期叠加”,意为当下处于“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状态。

  增速的换挡期,是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也是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必须面临的。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增大,支撑经济增长的要素正在发生变化。

  中国经济正在加速进行结构调整,这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动选择。“唯GDP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的中国,不仅重视速度,也重视质量;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结构调整就要面临“阵痛”,必须痛下决心,相信市场的力量,解决当下的问题。

  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是化解多年来积累的深层次矛盾的必经阶段。这一时期是指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在产生红利的同时,政策的累积效应和溢出效应仍在发挥作用,对于经济结构继续产生深远影响。

  阵痛期的中国经济,依然有着让世界称赞的活力。

  我们看到,伴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努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无比实在。今年9月,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上市,成为美股历史上规模最大的IPO(首次公开募股),在上市路演中,曾经对马云嗤之以鼻的投资者们,用巨大的热情迎接了他和他所讲述的“中国故事”,在纽约华尔道夫酒店的路演午餐会上,现场排队的人们光是等电梯就需要30分钟。

  中国的发展能给世界带来什么?世界又将如何分享中国发展带来的巨大机遇?

  “我们的祖先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创造了许多互联互通的奇迹。丝绸之路就是一个典范。”11月8日,习近平出席并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时表示。

  “一带一路”,正是世界共享中国改革发展成果的最好机遇。自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来,应者众多。中国的发展,符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会与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将为沿线国家提供新的机遇,已经成为共识。

  APEC会议期间,在《联通引领发展 伙伴聚焦合作》的讲话中,习近平宣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成立丝路基金,并表示丝路基金是开放的,欢迎亚洲域内外的投资者积极参与。这无疑显示了中国对于“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与决心。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中国以开放的姿态,向世界解疑释惑,以发展为纽带,将“中国梦”与“世界梦”联系在一起。

  2014年7月15日,金砖国家的《福塔莱萨宣言》宣布,设立金砖国家开发银行,初始资本为10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总部设在中国上海。

  人民币国际化同样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已经从2009年的区区35.8亿元,到今年前三季度就超过4.8万亿元的规模。尽管仍有不少障碍需要破除,但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总结说,经过这一从无到有的过程,人民币国际化“焕发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活力”。

  读懂中国经济

  需理解新常态

  2014年,“新常态”一词被习近平在至少3个场合提及后,成为海内外观察者理解中国经济的关键词。

  同样是在11月9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他表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半年前的5月,他在河南考察时首次提出,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

  “现在国际上有一种担心,怕中国经济增速一旦降下来,会对世界造成很大的影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表示。所以,有专家认为,习近平在如此重要的场合阐述新常态,是在给世界经济吃“定心丸”。

  习近平概括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三大特点:“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事实上,这三大特点,正是理解当下中国经济的钥匙。

  中国经济面临着下行压力,这是经济数据中体现出来的事实。据统计,今年第三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7.3%。国家统计局认为,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

  发展速度“下台阶”,效益“上台阶”,在专家看来,新常态之下,其明显特征就是增长速度实现转换,经济结构实现再平衡。今年以来,在各地采访时,本报记者发现,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腾笼换鸟”,正在成为各地发展方式的“新常态”。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刘尚希对记者表示,当前经济结构中产业分化和区域分化越来越明显,提质增效的成果明显。

  例如,自去年以来,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连续多个季度超过第二产业,今年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占了GDP比重的46.6%,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再如,2010年以来投资增长逐步放缓,今年投资增速延续放缓态势,但与此同时,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长提速明显,为稳增长贡献良多。

  中国经济如何实现驱动方式的转变?在专家看来,中国经济正在从过去依赖资源投入和廉价劳动力的方式中,逐步转向创新驱动,科技和经营模式等多方面的创新,都成为新的驱动力。以今年上半年为例,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等行业生产增速同比大幅回落,但生物药品制造、工业机器人等领域成为了新的增长点。

  新常态下,经济改革既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摸着石头过河”。

  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特点,顶层设计的作用已在发挥巨大威力。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规划的蓝图,中国改革蹄急步稳,无论是下放权力,还是具体的改革措施,都有着清晰的目标与时间表。

  与此同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经验,“摸着石头过河”同样在发挥重要作用。最为典型的是上海自贸区,这一改革的先行者,已经为中国改革探索出了不少可复制的改革经验,有的已经推向全国,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就出台了相应的推广意见。

  而在各地,对于改革的“试点”追求方兴未艾。例如,在土地改革、公车改革、教育改革等多个改革“硬骨头”上,许多省份都在陆续推出或申请试点。

  事实上,改革试点的作用已经显现。例如,此前在上海自贸区率先试点的工商登记实缴制变认缴制、企业年检改为年度公示等改革举措,已在全国范围正式实施。而自贸区这一试点本身,也成为全国多地所效仿的对象。

  刚刚过去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也将通过“依法治国”的顶层设计为经济新常态保驾护航。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看来,“依法治国”顶层设计的基本轮廓已逐步明晰,这有利于全面推动中国经济转型成为国际化高水准的市场经济法治国家。

  在张茉楠看来,“公共利益部门化,部门利益个人化”的问题,导致改革阻力与日俱增,而从国际经验看,新兴市场国家经济转型能否成功,一个法治、公平、市场化的体制能否搭建常常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一个更为强大、更为健康的中国经济,值得世界期待。

  链 接

  三中全会《决定》经济改革部分新提法

  ◆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健全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公有制经济财产权不可侵犯,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

  ◆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制定负面清单基础上,各类市场主体可依法平等进入清单之外领域。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削减资质认定项目,由先证后照改为先照后证,把注册资本实缴登记制逐步改为认缴登记制。

  ◆改革市场监管体系,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严禁和惩处各类违法实行优惠政策行为,反对地方保护,反对垄断和不正当竞争。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

  ◆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

  ◆完善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

  ◆健全宏观调控体系。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稳定市场预期,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完善发展成果考核评价体系,纠正单纯以经济增长速度评定政绩的偏向,加大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产能过剩、科技创新、安全生产、新增债务等指标的权重,更加重视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社会保障、人民健康。

  ◆全面正确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规范管理、提高效率;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

  ◆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

  ◆改进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审核预算的重点由平衡状态、赤字规模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

  ◆建立开发性金融机构,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 央视新闻
  • 央视财经
  • 央视军事
  • 社会与法
  • 央视农业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