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今天是冬至,意味着进入深冬,天气越来越寒冷!有民谣说“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不过,中国是一个从来就不缺少美食的国家,除了饺子,各地的人们为了庆贺冬至,还流传下来了许多其他的冬至美食,今晚,《回家吃饭》的厨房里,就请来了东西南北各方厨神,给大家奉上一场饕餮盛宴!
年年有余、步步高升——黄鱼烧年糕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素来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这时,临近年尾,新的一年即将开启,人们都希望在此时节能讨个好彩头。在东部地区,寓意着“年年有余、步步高升”的黄鱼烧年糕,就广受欢迎。可能是由于人们将心中对来年的期盼寄托在了这道菜里,所以对于菜肴的口感格外挑剔。年糕一定要选择用晚稻的米打造的手工年糕,黄鱼一定要将头部的鳞片一并去掉,使其更有利于去腥,而烧制鱼肉的汤一定要用鱼骨原汤。精心挑选的原料再经小葱、土酱、猪油熬得汤汁浓稠、色泽红亮,就可以出锅开吃啦!
蒸蒸日上——米粉蒸羊肉
从冬至这天起,我国就开始进入了“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此时,无论南北方都开启了冬天模式,除了在出行时要做好防寒保暖的准备,在饮食上,也要来点儿暖乎乎的美食。俗话说“冬至到,羊肉俏”,到了这一天,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羊肉,是不少家庭的选择,在西部地区,象征着”蒸蒸日上“的米粉蒸羊肉可谓是深得人心。做这道菜最重要的,就是羊肉的入味和烹调,其中配料米粉起了重大作用,不仅可以吸油腻,还可以保存水分,使得羊肉最终的味道醇香诱人、油而不腻、鲜而不膻,吃起来相当过瘾!
秋风起,食腊味——香芋腊鸭排骨煲
每年的冬至日,全国各地的人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庆贺,形成了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流传下来了各具特色的冬至美食。在南部地区,尤其是广东,腊味是必不可少的。到了这一天,林林总总的腊味店开遍街头巷尾,“四条腿的除了板凳,有翅膀的除了飞机”统统一腊了之,有腊肉、腊肠、腊鸭···空气里都是腊味浓郁的香味,令人一闻就食指大动。香芋腊鸭排骨煲就是一道典型的腊味菜,以腊鸭同时搭配鲜嫩的排骨和细软的芋头,加入猪骨原汤和三花淡奶炒制而成。揭盖时涌出一阵白雾,夹杂那扑鼻的腊味浓香一攻,饭小二站也站不稳了。
温补养生——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前后是养生进补的大好时机。在北部地区,号称冬季吃赛过小人参的白萝卜是必不可少的进补美食,而白萝卜的”绝佳搭档“是滋养脾胃的牛肉,两种食材一个性温一个性寒,两者一起正好寒热中和,“香”得益彰!要注意的是,这里,白萝卜要切厚片,以便充分吸收牛肉的汤汁,最后,一定不能忘了加入风味鲜美的冬菜,在清汤里加入冬菜,犹如画龙点睛之笔,整道汤会立马风味鲜美,清香四溢!!!
此时您是不是很想知道今天这几道硬菜的做法?莫着急,先等饭小二给您说说什么是冬至,冬至咱该吃啥喝啥干点儿啥!在最后饭小二会奉上今日菜谱哦~
小二说冬至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又被称做“小年”,一是说明年关将近,余日不多;二是表示冬至的重要性。也是从这一天起开始“进九”,我国步入严寒季节。
冬至三侯
中国古代将冬至分为三候:“一候蚯蚓结;二候糜角解;三候水泉动。”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糜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糜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糜感阴气渐退而解角;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民俗
1、北方吃馄饨
“冬至馄饨夏至面。”冬至这天,民间有吃锟饨的习俗。《燕京岁时记》云:“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实际上“湿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申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
2、南方吃汤圆
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便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圆,他们在家宴上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4、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人们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是为了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5、杭州年糕
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欢吃年糕。每逢冬至会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6、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 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7、苏州酿酒
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祈愿。
冬至养生
俗话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裴教授介绍,冬至是人们养生的大好时机,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饮食宜清淡,不宜吃浓浊、肥腻和过咸食品。冬天阳气日衰,脾喜温恶冷,因此宜吃温热的食物以保护脾肾。吃饭宜少量多餐。应注意“三多三少”,即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多,糖类、脂肪、盐少。
按照传统的中医理论,冬至养生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1、御寒
冬至是“数九”的开始,冬至养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做好防寒保暖。在饮食上以温热为主,如食用糯米、狗肉、大枣、桂圆、芝麻、韭菜、木耳等,少吃冷饮、海鲜等寒性食物;外出时注意保暖,老人在早晚气温较低时尽量少出门,适度保暖、适量运动。
2、补阳
冬至时阴气已达到极盛,阳气开始萌芽。顺应这一趋势,冬至养生亦应适当补养阳气,可以适当吃一些羊肉、枸杞、韭菜等药食,注意生活规律,定时开窗换气,常呼吸新鲜空气适当进行室外体育锻炼。
4、益阴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而北方冬季气候一般比较干燥,常有大风天气,因此,滋益阴精也是冬至养生的重要内容。辛辣厚味、烧烤油炸食物少吃为妙,平时多喝水、多吃水果,卧室内要适当通风并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疾病。
今日菜谱
黄鱼烧年糕
材料:黄鱼 五花肉 年糕 红椒 小圆葱 姜 葱 土酱 猪油 鱼骨汤 料酒 老抽 胡椒粉
做法:
1.黄鱼去鳞(头部也要去鳞)洗干净;
2.锅烧热,放入猪油,下入黄鱼煎至两面金黄;
3.再放入小圆葱、姜片、葱段、五花肉片、土酱、鱼骨汤、料酒、老抽大火烧开;
4.汤汁烧至黏稠,下入年糕,加入胡椒粉,淋入猪油,小火煮2分钟;
5.葱段和红椒用油煸香,浇在黄鱼上即可。
米粉蒸羊肉
材料:羊肉 大米 香菜 醪糟汁 豆腐乳 豆瓣酱 甜面酱 酱油 蒜泥汁 红油 辣椒面 八角 椒麻 鸡精
做法:
1.大米、八角放入锅里,小火炒至金黄香脆,捣碎,制成粉蒸米;
2.羊肉切片放入碗中,加少量醪糟汁、椒麻、豆腐乳、豆瓣酱、甜面酱、酱油、鸡精、粉蒸米搅匀;
3.取竹蒸笼,放上荷叶,将拌好的粉蒸羊肉放在上边,上笼蒸至酥软,淋蒜泥汁、红油,撒辣椒面、香菜末即成。
香芋腊鸭排骨煲
材料:排骨 腊鸭腿 芋头 葱 姜 蒜 白酒 白醋 三花淡奶 盐
做法:
1.排骨斩成寸段,葱叶、姜拍一拍,再加3勺盐抓匀腌制半小时,然后冷水下锅煮半小时,去除血质;
2.芋头洗净去皮切成菱形条,用沸水煮3分钟,并加白醋防止氧化变黑;
3.腊鸭腿洗净蒸熟,拆肉;
4.腊鸭腿和排骨放入油锅里,加入葱段、姜片、蒜炒香;
5.烹入白酒、排骨原汤、适量水煮5分钟左右,加入芋头、三花淡奶翻炒均匀即可。
清汤冬菜萝卜牛腩
材料:牛肉 白萝卜 冬菜 葱 料酒 八角 花椒 干辣椒 枸杞 香叶 草果 盐 糖
做法:
1.牛肉切大块,焯水捞出,加枸杞、香叶、草果、八角、花椒、干辣椒、料酒、适量水蒸两个小时;
2.白萝卜去皮切块,待牛肉快熟时,放入白萝卜再篜10分钟取出;
3.牛肉切成片和白萝卜装盘;
4.煸香葱丝和冬菜,烹入刚刚蒸排骨的原汤、盐、糖烧开,浇在排骨上即可。
敬请关注今晚18:30分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回家吃饭》,看看美食是怎么做出来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