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06月21日 08:14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上海6月20日电(记者姚玉洁、有之炘、王涛)中国人民银行新闻发言人19日发表谈话表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这是今年以来,央行正式就人民币汇率改革问题明确态度,全球市场高度关注。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将重回升值路?央行为何选择这一时机宣布推进汇改?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时机又将如何把握?
一问:增强汇率弹性是否意味着人民币升值?
东亚银行资金中心负责人余屹表示,央行表态意味着因金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汇率政策的结束。但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并不意味着人民币一定会升值。与2005年启动汇改后几乎是单边升值不同,未来人民币对美元阶段性的贬值也可能经常会出现。
“未来3个月至6个月之内,不可能出现2005年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单边升值的趋势。”建设银行研究部高级研究员赵庆明认为,央行的表态不应该被理解为人民币重启升值道路,未来人民币将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对美元也将出现双边波动走势。
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认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意味着增强让市场决定汇率的能力,更市场化、更有弹性的人民币汇率是大势所趋,也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提条件。
市场人士认为,中国的货币政策不应该也不可能继续“紧盯”美元。从更有效的宏观经济管理看,当前恢复人民币汇率弹性,是实现货币政策相对独立且有效的前提,是央行朝着汇改纵深方向前行的必然进程。
二问:重提汇改意在何为?
“此时重提汇改,是中国管理层传递经济结构调整的信号。”沈明高说,汇改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央行表态表明,中国政府愿意付出时间和一定的代价,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
业内专家认为,管理层意识到,出口增长拉动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多转向内需拉动而非过度依赖出口,因此,汇率竞争力不再是汇率制度考虑的最重要因素。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当前中国进出口渐趋平衡,国际收支向均衡状态进一步趋近,预期2010年中国贸易顺差将收窄至790亿美元。汇改重启有助于央行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帮助实现经济长期再平衡。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黄泽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人民币汇率问题比较复杂,汇率水平是否合理有多种衡量标准。“我们目前需要聚焦的并不是汇率水平,而是汇率制度。现在要做的就是尽快放弃事实上盯住美元的策略,回到以前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真正参考一篮子货币,将贸易额同权重真正对应起来。”
余屹表示,尽管央行此次表态和2005年汇改设定的方案并未有太大的改变,重点都在于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但可以期待的是,在具体操作上可能会从“象征性”向“实质性”转变。人民币将真正盯住一篮子货币,提高欧元、日元等货币的参考权重,并适度放宽人民币波动区间。
三问:汇改时机如何把握?
“从时间节点上来看,当前我国经济复苏的趋势已经确立加上贸易顺差大幅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人民币当前退出紧盯美元应该是比较好的机会。”赵庆明说,中国将根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态势,采取自主性的汇率制度。
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多数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重新挂钩维持在6.8附近超过20个月。在当时全球经济出现衰退的情况下,这一举措有利于支持出口部门、保障就业。中国的临时性汇率政策对于中美两大经济体乃至全球经济复苏都功不可没。不过,随着全球经济步入复苏,这一特殊时期的“特别措施”事实上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安邦咨询首席研究员陈功表示,中国应在各种有利因素汇聚的关键时候,将人民币与美元之锚果断脱钩,目前重启汇改是一个化被动为主动的绝好机会。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要同时考虑国际和国内因素,包括中美贸易顺差、出口部门的承受能力等。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近期密集出台的大量经济数据显示,尽管国内宏观经济走势面临的不确定性有所增加,但大趋势是经济活动复苏向好。
目前,汇率市场对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减弱,境外不可交割的远期汇率市场预期人民币兑美元在未来12个月的升值幅度降至1%左右。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通常在升值预期弱的环境下调整汇率更容易操作,在目前市场对人民币重新估值预期较低的情况下,央行这一表态颇合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