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三季度物价延续温和上涨

发布时间:2010年08月04日 08:1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中国证券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三季度经济料继续放缓 物价延续温和上涨

  三季度,在库存回补结束、刺激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基数抬高等因素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继续呈放缓态势,通胀预期有所减弱,初步预计,三季度GDP增长9.2%左右,CPI增长3%左右。从主要经济指标三、四季度走势看,“前高后低”的幅度仍然在预料范围之内,根据中央下半年宏观经济政策以稳定为主基调的政策环境和国际经济近期变化看,在可控的减速范围内顺势“有保有控”调整经济结构是明智之举,加大对新兴产业、民间投资、保障房建设和已开工在建投资项目的支持应成为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国家信息中心宏观经济形势课题组

  稳步回调 经济减速势头未超预料

  (一) 上半年宏观经济增速达到过去七年来同期平均水平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7284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加快3.7个百分点,达到2003年以来上半年平均增速。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367亿元,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85830亿元,增长13.2%;第三产业增加值73643亿元,增长9.6%。我国经济增速在一季度达到反危机政策刺激下快速回升的短期高点(11.9%)之后,二季度出现预料之中的回调。“前高后低”运行态势,一方面是去年基数抬高的影响,另一方面是我国政府主动加强结构调整政策力度的结果。

  上半年,三大需求趋于协调,内生增长能力有所增强。一是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下降,民间投资增速明显快于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金融危机时期“增长靠投资,投资靠政府”的非常之态已经得到扭转。二是消费需求持续旺盛,对经济增长贡献保持稳定。三是外贸增长全面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更加协调。

  三季度宏观经济增速将继续回调。展望三季度,我国宏观调控政策基本方向不会改变,前期出台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淘汰落后产能、出口退税率上调、重启汇率改革等政策将进一步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推动我国经济增长质量和结构进一步改善;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库存回补阶段基本结束、上年同期基数抬高等因素作用下,我国经济增速继续稳步回调,预计三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9.2%左右。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一点都不付出速度的代价是不可能的。我国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实施力度不减的同时,对房地产、产能过剩行业和地方投融资平台的局部政策微调是与加大对民间投资鼓励和新兴战略性产业支持政策同时推出,有保有控的结构性政策将使中国经济的减速不会出现过快下滑局面。从主要经济指标三、四季度走势看,“前高后低”的幅度仍然在预料范围之内。

  (二)重工业成工业增速放缓主因

  1.上半年在重工业带动下工业生产增速高位回落

  工业生产增速总体较快,但呈逐月减速态势。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6%,增幅同比加快10.6个百分点。其中,一季度工业增长 19.6%,二季度增长15.9%。(去年一季度是5.1%,二季度增长9.1%。)分地区看,东部地区增长16.7%,中部地区增长20.7%,西部地区增长17.6%。工业产销衔接状况良好,上半年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6%,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

  重工业增速大幅下滑,轻工业增速较为平稳。上半年,重工业增长19.4%,轻工业增长13.6%。重工业增速由前两月的23.7%放缓至6月份的14.5%,轻工业增速由前两月的 14.5%放缓至12%,轻重工业增速差由9.2个缩小为2.5个百分点。轻重工业增速差的缩小往往预示下一阶段工业增速的减缓。二季度,“两高一资”行业增速出现回落,不仅改善了工业结构,提升了产业竞争力,而且使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增强了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2.工业生产增速将逐月放缓到正常水平

  三季度,工业生产将保持较快增长,其有利因素主要有:(1)先行指数表明工业生产仍然比较活跃。尽管连续两个月回落,但6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仍达到52.1%,表明社会需求依然保持较高水平。(2)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40517亿元,同比增长22%,其中制造业投资31109亿元,增长24.9%。前期工业投资增速较高为下半年工业生产奠定基础。(3)下半年国际市场石油、铁矿石等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同比涨幅逐步趋缓,受翘尾等因素影响国内工业品出厂价格也呈减速态势,企业生产成本压力将有所减轻。

  三季度,抑制工业增长的因素多于加速因素:(1)工业品库存回补阶段结束,甚至部分重化工产品存在再次削减库存的可能,库存对工业生产的拉动作用将减弱或变为负拉动。(2)国家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主动调整高载能行业生产。近期国家采取了控制高耗能行业新上项目、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实行差别电价和取消部分高载能产品出口退税率等一系列措施,再加上房地产市场降温政策,这将从内外需求两个方面迫使高耗载能行业落后产能退出生产。(3)今年世界经济增长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走势,三季度工业品出口交货值增速将会逐步放缓。(4)上年同期基数明显抬高。工业生产增速由2009年二季度的9.1%回升至三季度的12.4%,基数抬高了3.3个百分点,影响工业生产同比增速。

  总体来看,在重工业减速的带动下工业生产增速继续放缓,初步预计,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生产增长12.8%左右,增幅较上半年减少4.8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分别增长11.2%和13.5%左右,增幅较上半年减少2.4和5.9个百分点。

  物价涨势温和 不确定因素应警惕

  (一)上半年物价水平平稳上升为主

  上半年,消费物价水平温和上涨 2.6%,其中翘尾因素贡献49.4%,新涨价因素贡献50.6%;工业品出厂价格较快上涨6%,但其中翘尾因素贡献了72.9%,新涨价因素仅贡献 27.1%。国内管理通胀预期的政策取得实效:一是我国通过三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加强资本充足率、贷款总量和进度等监管措施,使货币供应量稳步回落,减弱了通货膨胀预期的货币基础。二是国务院出台房地产调控十项政策措施,加大对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的整治,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得到遏制,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居民通货膨胀预期。三是随着欧洲债务危机爆发,国际资本避险意向加强,大量资金退出商品期货市场,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涨幅趋缓,输入型通胀压力有所减弱。

  (二)三季度物价水平将继续温和上涨

  三季度,我国消费物价仍将保持温和上涨,抑制物价上涨的主要因素有:(1)国家管理通货膨胀预期是今年一项重要调整任务,政府物价主管部门将会进一步加强价格调控和监管,保持价格水平基本稳定。(2)今年夏粮虽有所减产,但仍属于建国以来第三个好收成,特别是连续六年的粮食丰收,使得我国粮食库存比较充裕,有助于稳定粮价预期。(3)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取得初步成效,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房价环比出现下降,这将有助于缓和通胀预期。(4)国际市场大宗初级产品价格同比涨幅趋缓,将有助于减轻输入型通胀压力。

  但是,推动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1)极端天气因素直接影响粮食生产,给农产品的稳产增产带来困难。进入7月份以来,因洪涝灾害等因素影响,鲜菜、水果价格出现较快上涨。异常天气将会影响物价稳定运行。(2)猪肉价格对食品乃至消费物价影响较大。由于猪粮比价自今年2 月初以来持续6 个月低于1:6 的盈亏水平,粮食价格出现了一定幅度的上涨,生猪存栏量和母猪存栏均在下降,猪肉价格后期上涨的可能性加大。(3)进入下半年,许多地区将会进一步出台水、电和燃气价格的上调方案,能源资源价格改革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物价上涨。(4)目前,我国逐步进入劳动力结构性短缺阶段,年初以来用工紧张导致农民工工资明显增加,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劳动力价格上升对物价的推动作用将会逐步显现。(5)翘尾因素仍不可忽视,7-9月份翘尾因素分别为2.1、1.6和 1.2个百分点,三季度翘尾仅比二季度小0.1个百分点。

  总体来看,我国消费物价温和上涨,通胀预期有所降低,但是不能忽视推动物价上涨的不确定因素。初步预计,三季度CPI上涨3%左右,PPI上涨5.1%左右。

  ■消费有望继续充当经济“稳定器”

  (一)上半年消费市场比较活跃

  消费需求实际增长快于近五年平均水平。一是消费需求名义增速加快,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2%,增幅同比加快3.2个百分点。二是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速提高,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增长9.9%,增幅同比提高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增长11.5%,增幅同比提高1.5个百分点。三是消费实际增长高于近五年平均水平。扣除价格因素,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5.2%,高于2005-2009年平均实际增速1.45个百分点,处于较快增长区间。

  (二)三季度市场消费需求依然比较旺盛

  三季度,我国消费市场保持活跃的有利因素主要有:(1)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为扩大消费奠定基础。今年以来,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提高10%,部分省市提高了低保标准;23个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近20%;劳动力供求变化使得部分地区农民工工资得到较大幅度增加。(2)扩大消费政策将继续发挥作用。“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期限延长,将继续推动家电消费快速增长;“汽车以旧换新”和新能源及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将促进节能消费和绿色消费的增长。(3)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消费者后顾之忧趋于减少。今年国家把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范围由10%扩大为23%;积极落实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今年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的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120元,比上年增长50%,城乡居民医保水平明显改善。

  抑制消费增长的因素主要有:(1)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导致住房消费增速减慢。5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4%,这是自 2009 年3月以来商品房销售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6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2%,连续两个月下降。二季度商品房销售同比仅增长5.2%,比一季度回落 30.6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面积的明显下降,将会影响到家具、家电、建材和装潢材料等相关商品消费。(2)汽车消费增速出现放缓趋势。今年一季度,我国汽车销售461 万辆,同比增长71.8%;但汽车销售自3 月创下173.5万辆的历史新高后,快速下滑,4-6月当月汽车销量同比增长分别为34.9%、28.5%和23.6%,增速连续3个月大幅回落,4-6 三个月汽车销量分别环比下降10.4%、7.5%和1.8%。(3)水电燃气等资源价格上调,对其他消费具有一定的挤占作用。(4)消费刺激政策边际效应开始递减,同时持续负利率使得居民储蓄存款等财富缩水,影响居民实际购买力。

  总体来看,消费需求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的势头,初步预计,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8.2%左右,实际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缓。

  投资回落态势或将持续

  (一)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位回稳

  投资增速高位回稳,实际增速较上年同期大幅减缓。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4187亿元,名义同比增长25.0%,实际增长21.7%,较上年同期减少了15.3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98047亿元,增长25.5%,各月间平稳小幅回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16140亿元,增长22.1%。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 19747亿元,增长38.1%,仍保持高速增长势头,房地产调控新政对房地产开发投资的影响尚不明显。

  中央项目作用减弱,民间投资增速持续提升。上半年,中央项目、地方项目投资分别同比增长13%和26.7%,增幅同比分别减少15.6和7.4个百分点,显示今年中央项目在投资增长中的作用减弱。从结构上看,民间投资(非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持续提升,累计增速连续4个月超过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速。上半年,民间投资增长28.6%,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增长21.5%。

  (二)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平稳减速

  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将保持较快增长,其有利因素主要有:(1)效益大幅增长增强企业投资意愿。上半年,全国24个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 71.8%。(2)新非公36条等政策促进民间投资。5月13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新36条)。7月26日,国务院发布了《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重点工作分工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部门在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方面的分工和任务,进一步明确了各领域的细化措施,有利于解决实际操作的问题。(3)下半年保障性住房投资将会加快。5月19日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各省、区、市政府签订2010 年住房保障工作目标责任书。但是,目前大部分省市进度明显滞后,在目标责任书的约束和房价依然居高不下的背景下,三季度开始保障房建设进度有望加快。(4)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国内经济出现明显减速的情况下,4万亿刺激计划后续投资项目进度有望加快。(5)西部大开发新增投资提振总投资增长。国家发改委7 月5 日公布,计划2010 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23 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6822 亿元。同时,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新疆发展明显提速,投资规模大幅度提升。

  抑制投资增长的不利因素:(1)中央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的政策逐步发挥作用,使政府投资项目逐渐减小。上半年,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6.5%,较上年末减少40.7个百分点。(2)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政策,将影响到地方政府基础设施建设等后续投资资金来源。(3)大力淘汰落后产能、高载能行业出口退税率下调或取消等政策将对钢铁、建材等相关产业投资起到抑制作用。(4)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会一定程度影响房地产投资回报预期,特别是住房销售面积增速大幅放缓将影响房地产投资增长。

  总体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将稳步回落,投资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初步预计,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左右,增幅较上半年回落3.5个百分点。

  外贸难现持续高速增长

  (一)上半年外贸进出口出现大幅度恢复性增长

  进出口贸易已恢复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值13548.8亿美元,同比增长43.1%,比2008年同期增长9.6%。其中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 52.7%,比2008年同期增长14.2%;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比2008年同期增长5.7%。这表明,我国进出口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由于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明显缩小,对外贸易进一步趋于平衡。

  (二)三季度外贸出口增速难以持续高速增长

  三季度,我国外贸出口将保持快速增长,其有利因素主要有:(1)虽然世界经济复苏面临重重困难,但不会出现“二次探底”,世界经济温和复苏,有助于我国外需保持稳定增长。二是“促出口、保市场”仍然是外贸政策的核心任务,实施人民币跨境结算、扩大人民币互换协议范围、增加出口信贷额度、扩大出口保险覆盖率等政策仍将会推动出口增长。三是出口价格指数出现回升,有助于出口额的增长。今年二季度,我国出口价格指数已回升至101.6,同比提高了8.6个百分点。

  但是,出口难以保持上半年的高速增长:(1)2010年世界经济增速将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格局,进入下半年世界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特别是欧债危机之后,财政重建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大部分国家开始紧缩财政支出,这将会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复苏进程;同时,欧债危机使得欧洲国家流动性趋紧,导致贸易融资成本上升。因此,外部需求增长放缓,将给我国出口带来不利影响。(2)鉴于发达国家失业率高企、汇率波动,以及今年是美日英等主要国家进入选举高峰年,各个候选人纷纷打出贸易保护主义大旗,以赢得选民支持。美欧国家保护主义情绪高涨,各国政府可能再度加大对本国企业的扶持力度,或是推行更多贸易保护性财政刺激措施和延长这些措施的实施时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成为影响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因素之一。(3)出口退税下调调整出口产品结构。财政部和税务总局决定自7 月15 日起,取消出口退税商品共计406项,主要涉及钢材、有色金属、医药化工及塑料橡胶制品等“两高一资”行业。这些行业产品在退税取消调整之前分别享受5% 至17%不等的出口退税率。部分企业抢在出口退税取消之前突击出口造成近两月出口快速增长。三季度开始这些行业出口可能会大幅减少。

  总体来看,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速将高位回落。初步预计,三季度,外贸出口同比增长25%左右,进口增长29%左右,顺差367亿美元,同比下降4.7%左右。

  组长:范剑平 副组长:祝宝良

  主要研究人员:王远鸿 牛 犁 李若愚 祁京梅 闫 敏 徐平生 刘玉红 徐 策

  主要执笔:牛 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