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CPI新高无碍行情发展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1日 08:4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广州日报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今日,国家统计局将召开今年前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新闻发布会。业内人士认为,在央行已经提前加息的背景下,最新公布的数据难以对市场构成大的影响,但数据的详情,或许能够为我们揭开央行政策"异动"的谜底:通胀究竟到了一个怎样的阶段?抑或加息仅是为前期楼市调控的跟进措施,通胀尚未失控?

  政策率先出台数据影响力大降

  以往的经验表明,业界一向最关注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而其原因就在于CPI的高低往往象征着加息可能性的大小。周二晚间,阔别市场3年之久的加息政策突然出台,引发投资界的热议。周三股市低开高走的演变表明,加息的影响已经被市场充分消化,当前的大盘确实很强,比多数人想象的还要更强。正因为此,今日的最新宏观数据对于揣摩短期政策意图的含金量已经大大降低,二级市场的波动也将较小受数据影响。

  今日数据看点:经济升势确立、CPI触及新高?

  尽管今日宏观数据对二级市场的影响将会减小,但从中期政策分析的角度,我们还是可以从数据中窥探一些重要的"细节"。

  比如说,央行在海外经济变数仍多,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较大,热钱加速流入的情况下还够胆加息,起码应该符合以下几个假设:一、中国经济已经或即将确认步入新一轮升势,加息不会导致"二次探底";二、相较于汇率,当前的经济已经有更加重要的因素需要引起重视,并动用利率手段加以调节。从历史上看,加息调节的目标大致有通货膨胀、资产泡沫(房价过高或者股价过高)、经济过热。

  从目前的舆论看,主流的观点均认为加息的原因在防通胀。如果基于通胀考虑,对今日宏观数据观察的重点就应该放在CPI是否创新高及究竟高到了怎样一个水平。而如果CPI数据尚显温和的话,我们就应该考虑房地产是否才是触动加息神经的关键原因。当然,由于目前经济仍处于复苏初期,加息的目的决不可能是防经济过热,从目前的政策舆论看,加息也决不是为了打压股市。

  加息前期无碍牛市发展中后期则应引起重视

  一位服务于外资投行的资深人士在2006-2007年的大牛市时曾写下一段文字评价加息对股市的影响,笔者以为,这或许也就是当下A股市场的真实写照。现将短文附记如下,美文共赏:

  干掉你的教科书,热钱又要来了。按照你课本学的,加息打击经济。按照你实际看到的,加息加热经济。实际上,按教科书的写法,"加息会打击股市",但是,过去80年统计资料表明,加息对股市的影响,几乎是利升。让国内的教授慢慢学吧。。。。。。。。。为什么?因为,只有开得快的车才会踩刹车。就是你踩刹车,这还是一部快车。对付全球流动性,央行没有一点办法。银行不借钱,别的渠道有。那些人不归行政命令管。好像也不归任何一个国家管。外汇占款节节攀升、外汇储备迭创新高、银行流动性泛滥成灾。加200点才有效,25点太少了。你最有可能看到的是加息小雨后更热的天。(投资快报)

  今日将发布CPI指数 年内再度加息可能性不大

  今日发布的消费者物价指数料再创新高

  央行近3年来首度加息震动市场,不过昨日主要金融市场均迅速消化影响,走势比预期平稳。下一次加息是否会很快到来?分析认为,此次加息未改"适度宽松"的基调,而且美联储将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因此未来一次加息恐怕要等待来年。

  央行的意外加息,让市场大出意外,昨日,众多金融机构纷纷调整利率预期,经济学家们表示,虽然此次加息意味着中国步入加息周期,但是央行对加息仍会保持谨慎,年内不会再度加息。

  此次加息的时点选择大出市场意料,业内人士表示,此次加息可能表明9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速和第三季度GDP增速高于预期,管理层对经济增长前景倾向乐观。

  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在过去一两个月以来,市场对于全球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已经有所缓和,而中国国内经济活动则保持强劲。在量化宽松预期和境外资本重新流入的推动下,国内资本市场的氛围迅速变得乐观。央行加息可能表明9月份的工业生产增速将超过市场预期(同比增长13.5%),并且三季度GDP增速可能也将强于预期(同比增9.5%)。政府通过加息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政府关心控制通胀。这将有助于稳定通胀预期。

  申银万国分析师李慧勇分析称,在G20会议前夕,中国主动加息可以化解一部分人民币汇率方面面临的压力。

  一问

  货币政策何去何从

  货币政策并无重大转变

  民生银行(600016)冶金金融事业部广州分部总经理助理庞娉婷对记者说,此次加息只是一次试探性的加息,而且此次加息没有加活期存款的利息,因为企业的存储很多都是周转资金,居民的相当一部分存款也是活期的,看来,央行并非一心想收紧流动性。它只是试试市场的反应,如果楼价还往上涨,央行可能还会再加息一次。

  投行高盛公司中国经学家乔虹与宋宇认为,加息并不代表政策立场的重大转变,因为此举与"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提高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的官方立场和此前采取的货币紧缩措施相符。除非11月、12月份通胀率持续超出预期,否则央行可能不会在年底前急于采取第二次加息措施。

  二问

  下一次加息在何时

  美"量化宽松"收缩中国加息空间

  对于未来的加息预期,大部分经济学家保持谨慎。

  兴业银行(601166)资深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此次加息,表明央行紧缩的决心很大,一定要守住全年信贷新增7.5万亿元,广义货币增速控制在17%内的目标,从目前情况看,年内压力还是比较大的,因为年底财政存款流出比较大,而国际资本流入又在加速。不过,鲁政委估计,年内不会再次加息了,下一次加息,最早也要等到明年第一季度。年内可能会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继续收紧流动性,估计上调次数为1~2次。

  瑞银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本次加息将拉开新一轮加息周期的序幕,直至利率正常化至金融危机前的水平,预计2011年将加息3次。

  李慧勇表示,此次加息更多是上半年经济过热时期该加没加息的追认,从时间上断言目前中国进入加息周期为时尚早。预期未来12个月存在加息1次的可能,更大幅度加息的可能现在看还不大。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黔昨对本报记者表示:"预期美联储在2012年第二季度之前会保持当前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并将于11月初实施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这些因素意味着中国继续显著上调利率的空间有限。因此,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将于未来数月维持利率不变,以观察紧缩措施在未来几个月对房地产行业的影响。预计央行将于2011年第二季度再度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