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客服设为首页
登录

中国网络电视台 > 经济台 > 图文频道 >

中国经济转型迎"关口战" "十二五"点明战略路线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2日 14:08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财经国家周刊

评分
意见反馈 意见反馈 顶 踩 收藏 收藏

专题:期待“十二五”

  中国经济转型即将迎来“关口之战”。

  10月15日~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中,一项极为重要的议程,便是审议研究并通过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

  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杨伟民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与核心。

  “中国的‘十二五’时期可称之为‘战略拐点’,将是划分过去30年和未来30年发展周期的拐点;换言之,‘十二五’是中国未来30年发展的起点。”国家行政学院决策咨询部研究员王小广在接受《财经国家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

  知情人士透露,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将致力于实现“华丽转轨”:初步考虑将经济增长速度(GDP)定为7%左右,进而集中精力把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拉动、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上来,“使‘十二五’真正成为发展方式转变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时期”。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条知易行难的漫漫长路。复杂的国内外局势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将如何寻找突破口?

  “新稳态”前的转身

  全球经济面临再平衡的转型剧痛,中国经济告别两位数增长;打破“唯GDP”惯性与量化经济转型目标,成为“十二五”规划的重要特点

  文/《财经国家周刊》记者 王露 刘明霞

  “十 二五”规划编制与以往五年规划的最大不同点,便在于国内外发展环境的新变。

  对此,经济学家们趋于共识的判断是,全球经济可能将进入一段难耐的时期,增速放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等多重特征并存,旧的均衡稳态打碎之后,全世界踏上了寻找“新稳态”的征途。

  这些新变,将直接压迫中国扩展外需的空间,倒逼中国调整结构、扩大内需。中国在占领战略制高点的比拼中,是借机“弯道超车”一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生产力强国,还是错失仍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反而被竞争对手赶超?

  “中等收入陷阱”风险

  “长期持续高速增长积累下来的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问题将进一步凸显。”《财经国家周刊》记者获悉,这是中国政府编制“十二五”规划中对未来国内形势、问题的基本判断。

  “十一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人均GDP超过3700美元,目前中国经济总量已排名世界第二。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消费结构、产业结构酝酿升级,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社会事业发展方兴未艾,生态环境保护大势所趋。所有这些,都蕴藏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

  然而,高增长不等于高质量。持续的高增长下面,累积了不少深层次矛盾,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全球经济深度调整之中,中国发展的内部矛盾亦愈加突出。

  一方面,内需与外需、消费与投资的失衡,环境资源的不可持续,“大进大出”粗放增长模式难以为继。中国经济的结构调整有必要从重点调整产业结构转向全面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和要素投入结构等,难度大幅增加。

  另一方面,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社保、教育、医疗、住房、收入分配、环保等关系全民切身利益的问题成为焦点,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则大大增加了解决问题的难度。

  同时,改革步入攻坚阶段,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关涉深层次矛盾、利益关系的调整,存量改革更加必要也更加艰难和复杂……所有这些,都是中国政府在制定“十二五”规划中必须直面的难题。

  随着人均GDP的提升,中国即将开始进入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新阶段。

  从国际经验和历史研究看,一个国家从中等收入过渡到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过渡到中等收入要难,许多国家都曾掉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导致经济发展长期停滞徘徊。为摆脱这些陷阱,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必须实现内生化,经济社会必须得到转型。

  “‘十二五’时期中国面临的最大风险将是‘中等收入陷阱’,处理不好经济可能陷入长期低迷。发展模式的调整是唯一出路。”王小广说。

  GDP增速目标初定7%

  内外形势催迫下,如何协调发展与调整、改革之间的关系?GDP增速的目标设定,成为最吸引眼球的焦点之一。

  本刊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作为预期性指标,“十二五”时期经济增速目标定为7%左右的可能性很大。

  所谓预期性指标,是国家期望的发展目标,主要依靠市场主体的自主行为实现。政府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并适时调整宏观调控方向和力度,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引导社会资源配置,努力争取实现。

  市场的预判与此相近。

  花旗集团在最近一份研究报告中判断,“十二五”规划很可能将经济增速目标由“十一五”的7.5%降低至7%。报告认为,尽管未来几年预期实际经济增速仍将继续高于目标,但中国经济已不太可能重回两位数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