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中国网络电视台|网站地图 |
客服设为首页 |
发布时间:2010年10月23日 08:09 | 进入复兴论坛 | 来源:CNTV综合
10月22日下午,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在韩国庆州拉开帷幕。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尹增铉在开幕式上说,鉴于汇率问题的重要性,会议首日议程有所变动,以重点商讨汇率问题。
当天,复旦大学金融研究学院发布报告,质疑美国等西方国家持有的“人民币汇率低估论”。
该报告汇率指数系列以2005年1月3日数据为基点(初始指数为100)。截至10月21日,“复旦版”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指数为112.984,而人民币盯住一篮子货币模拟指数为102.79。21日的有效汇率指数高出模拟指数10个百分点。
作为指数研发团队负责人,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学彬教授指出:这说明相对于一篮子货币,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并不存在低估,而是存在高估。
虽然“复旦版”汇率指数用数据表明当前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并不存在低估,但外界可能会质疑人民币汇率在2005年之前本来就存在低估,并质疑此后5年的升值幅度仍然难以纠正原先存在的汇率低估。
陈学彬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解释,在选择基期编制指数时,理论上应选择国际收支平衡的“均衡汇率”时段。在2000年到2005年间,中国贸易顺差占贸易总额的比重基本在5%以下,特别是2004-2005年比重更低,这段时间可以看做国际收支平衡的“均衡汇率”时期。
被误解的人民币
自美联储8月放出重启量化宽松政策的风声以来,美元持续大幅贬值,世界其他主要货币兑美元大幅升值,欧元、日元兑美元升值幅度已超过10%。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开始联手欧盟向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更大幅升值。陈学彬认为这种观点显然是片面和错误的,他认为美国没有理由迫使人民币大幅升值。
复旦汇率报告指出:尽管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幅度小于其他货币,但由于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加剧以来,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持续升值,目前与其他主要非美货币相比,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2005年至今所累积的升值幅度仍然是最大的。
国际清算银行的有效汇率统计资料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升值幅度(2005年初为基期)在2008年10月底最高曾达到30%,在2010年9月底升值幅度仍然高达20%。澳元和日元截至今年9月仅升值15.6%和3.95%;而美元、韩元和英镑则是贬值10.6%、18.3%和18.8%。
陈学彬指出,这主要是因为人民币在金融危机期间盯住美元,未随其他货币对美元大幅贬值,从而导致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美元升值而大幅升值,中国为世界金融和经济的稳定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
这也导致今年6月中国再次启动汇改时,美元指数正在高位86.11,人民币有效汇率也在(118)的高位。“复旦版”汇率报告也指出:鉴于人民币有效汇率已经在金融危机中持续升值至高位,在近期美元走软导致的非美元货币升值浪潮中,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必然应该小于其他货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
人民币不应承担“货币锚”义务
10月22日,G20财长会议在韩国庆州开幕,美国将这次会议作为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谈判的重要舞台。
美国财政部最近向本报表示,在G20财长会议之外,美国还将利用11月5日至6日在日本京都召开的APEC国家财长会议,以及11月11日至12日在韩国首尔召开的G20领导人峰会,进一步推动人民币汇率。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教授在22日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目前美元已经放弃作为“货币锚”的公共服务作用,美国希望中国承担起全球“货币锚”公共服务的作用,来承担金融动荡的成本,而中国一定不能上当。
孙立坚认为中国不能像日本在1980年代通过广场协议那样,在能力不足的时候提前充当“货币锚”,最后付出产业空洞化和金融泡沫化的严重代价。
他建议,在G20等重大会议的人民币汇率博弈之中,中国可能要付出一定幅度的人民币升值作为代价,要求美国这个“代理人”终止不负责任的货币政策,让美元回归“货币锚”承担对全球货币体系的公共功能。同时,中国也应该与欧洲联合起来,担任“监管人”的角色。